彭思王廟原文
背仙眠兮芳洲,蕩兩漿兮碧流。陟崔嵬兮拜神宮,跨汗漫兮俯文虹。
浩唱兮擊彭絲,陽阿兮屢舞。
降神焚兮百和,尊瑤觴兮綠醑。
九關辟兮杳云旗,回風下兮帝子來。
周覽兮故國,我與民兮相思。
靈容兮有穆,笑燦然兮扁祥。
風雨旸時兮歲事豐,厲鬼回兮畢方逐。
包洞庭兮二江,捍崇山兮五岳。
揚靈兮報祀,與山川兮長久。
詩詞問答
問:彭思王廟的作者是誰?答:任續(xù)
問:彭思王廟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任續(xù)的名句有哪些?答:任續(xù)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芳洲
芳草叢生的小洲?!冻o·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王逸 注:“芳洲,香草藂生水中之處?!?唐 鄭愔 《采蓮曲》:“不覺芳洲暮,菱歌處處聞?!?清 王夫之 《春盡》詩之二:“雜甸與芳洲,當時不可留。”
碧流
綠水。 唐 孟浩然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詩:“洲勢逶迤遶碧流,鴛鴦鸂鶒滿灘頭?!?后蜀 顧敻 《河傳》詞:“碧流紋細,緑楊絲輭。” 宋 蘇軾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應修人 《新柳》:“軟風吹著,細霧罩著,淺草托著,碧流映著--春色已上了柳梢了?!?/p>
崔嵬
(1) 有石頭的土山
慎事關門并早歸,眼前恩愛隔崔嵬。——《 * 》
(2) 高大;高聳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仙峰巔險峻嶺崔嵬。——《封神演義》
神宮
(1).神廟;神殿。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先生過神宮而息,潄 吾泉 而行,迴乎逌而游覽焉。” 南朝 梁 沉約 《梁宗廟登歌》之七:“神宮肅肅,靈寢微微?!?/p>
(2).指皇宮。 朱祖謀 《聲聲慢·落葉》詞:“香溝舊題紅處,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宮凄奏,分付哀蟬?!?/p>
(3).古星名。屬尾宿?!稌x書·天文志上》:“﹝尾九星﹞第三星旁一星,名曰神宮,解衣之內室。”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后湖詩》:“后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注:“汗漫,不可知之也?!焙蟾綍橄扇说拿帧?晉 張協(xié)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愿接 盧遨 游太清?!?/p>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shù),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于‘雜志邇例’的宣言,并為一談,太汗漫了?!?/p>
(4).形容漫游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游黃鶴雛, 縉云 仙子住清都?!?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閑行。”參見“ 汗漫游 ”。
文虹
彩虹?!端囄念惥邸肪砣?晉 傅玄 《陽春賦》:“丹霞橫景,文虹竟天。”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鏡文虹於綺疏,浸蘭泉於玉砌?!?/p>
浩唱
放聲高歌。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怳臨風以浩唱,折瓊茅而延佇?!?清 吳偉業(yè) 《和楊鐵崖天寶遺事》:“浩唱扇低 槐市 月,緩聲衫動 石頭 風?!?/p>
陽阿
(1).樂曲名。 戰(zhàn)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客有歌於 郢 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南朝 宋 謝莊 《月賦》:“徘徊《房露》,惆悵《陽阿》?!?/p>
(2).古之名倡 陽阿 善舞,后因以稱舞名?!痘茨献印m真訓》:“足蹀 陽阿 之舞,而手會《緑水》之趨?!?高誘 注:“ 陽阿 ,古之名倡也?!毒v水》,舞曲也?!?三國 魏 曹植 《箜篌引》:“ 陽阿 奏奇舞, 京洛 出名謳。”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雖 邯鄲 其敢倫,豈 陽阿 之能擬。”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舊院……逢秋風桂子之年,四方應試者畢集,結駟連騎,選色徵歌,轉車子之喉,按 陽阿 之舞?!?/p>
(3).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朝陽初升時所經(jīng)之處?!冻o·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 咸池 ,晞女髮兮陽之阿?!?王逸 注:“阿,曲隅,日所行也。言己愿托司命,俱沐 咸池 ,乾髮 陽阿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巖上宿》詩:“美人竟不來, 陽阿 徒晞髮。” 明 何景明 《九詠》:“晞溫暾兮 扶桑 ,訊靈居兮 陽阿 。” 謝無量 《西湖旅興寄懷伯先五十韻》:“晚歲思丹鳥, 陽阿 放白鷴?!?/p>
屢舞
(1).接連多次歌舞。亦謂歌舞無度?!对姟ば⊙拧べe之初筵》:“舍其坐遷,屢舞僊僊。” 毛 傳:“屢,數(shù)也?!?晉 左思 《蜀都賦》:“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以裔裔?!薄杜f唐書·穆宗紀》:“夫賓宴之禮,務達誠敬,不繼以淫。故詩人美‘樂且有儀’,譏其屢舞?!?/p>
(2).常常舞動。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詞:“聞説北風吹面急,邊上衝梯屢舞?!?/p>
降神
(1).謂神靈降臨;使神靈降臨。《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文選·蔡邕<陳太丘碑文>》:“峩峩崇岳,吐符降神。” 李周翰 注:“言立五岳之精,吐其符應,降其神靈?!?宋 梅堯臣 《登長蘆江口》詩:“野祝擊鼓降神語,老鴉銜肉上樹飛?!?鄭振鐸 《論武俠小說》:“黠者們便利用了這一股憤氣與希望,造作了‘降神’‘授術’‘祖師神祐’‘槍炮不入’等等的邪說以引誘著他們。”
(2).迎神。《漢書·禮樂志》:“ 高祖 時, 叔孫通 因 秦 樂人制宗廟樂。大祝迎神于廟門,奏《嘉至》,猶古降神之樂也。” 漢 班固 《 * 通·禮樂》:“書下管鞀鼓笙鏞,以閒降神之樂?!?/p>
百和
見“ 百和香 ”。
瑤觴
玉杯。多借指美酒。 唐 王勃 《宴山亭序》:“銀燭摛花,瑤觴抒興?!薄度阂纛愡x·百順記·父子榮歸》:“玉趾步金蓮,捧瑤觴遶膝爭先。”
九關
(1).謂九重天門或九天之關。《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⒈抨P,啄害下人些?!?王逸 注:“言天門凡有九重,使神虎豹執(zhí)其關閉?!?王夫之 通釋:“九關,九天之關。”《隋書·音樂志中》:“九關洞開,百靈環(huán)列?!?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聞天有九關,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設險,以安萬國也。”
(2).指宮闕,朝廷。 宋 陸游 《言懷》詩:“孰云九關遠,精意當徹聞?!?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頻驚扣九關。” 清 陳夢雷 《抒哀賦》:“叩九關以竭誠兮,及離思之未遠?!?/p>
(3).九成的餉銀。舊軍隊給官兵發(fā)工資稱關餉。 清 李鴻章 《復英西林》:“敝部僅發(fā)九關,現(xiàn)仍萬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籌否?”
云旗
亦作“ 云旂 ”。 1.以云為旗。《楚辭·九歌·東君》:“駕龍輈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王逸 注:“以云為旌旗?!?/p>
(2).畫有熊虎圖案的大旗?!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拖蜺旌,靡云旗?!?張守節(jié) 正義:“ 張 云:‘畫熊虎於旌,似云氣也。’”《文選·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庭,云旗拂霓?!?薛綜 注:“旗謂熊虎為旗,為高至云,故曰云旗也?!?唐 錢起 《送鮑中丞赴太原軍營》詩:“云旂臨塞色,龍笛出關聲?!?劉師培 《文說·宗騷》:“云旗星蓋,遽宇高堂,靃靡千古,鏤錯萬狀?!?/p>
回風
(1).旋風?!冻o·九章·悲回風》:“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清 錢謙益 《寶嚴灣楓林》詩:“白楊蕭蕭響空谷,長似鈴鐸悲回風?!?/p>
(2).舊時高級官員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報告:一切準備妥當,并無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這種報告,叫做“回風”?!毒劳ㄑ浴び裉么郝潆y逢夫》:“巡捕官回風已畢,解審牌出。”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出堂規(guī)》:“早堂,各役回風畢,把儀門皂隸領鑰開門?!?/p>
(1).旋風?!豆旁娛攀住|城高且長》:“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緑?!?唐 杜甫 《對雪》詩:“亂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清 曹寅 《惠山納涼歌》:“柳上一蟬鳴不已,柳下迴風激流水?!?/p>
(2).曲名?!抖蹿び洝罚骸暗鬯覍m人名 麗娟 ,年十四,玉膚柔軟,吹氣勝蘭,不欲衣纓拂之,恐體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風》之曲,庭中花皆翻落?!?/p>
帝子
帝王的子女
周覽
(1).遍覽;巡視。 戰(zhàn)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臣少曾遠游,周覽九土,足歷五都?!?宋 司馬光 《進<資治通鑒>表》:“每患 遷 固 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徧,況於人主,日有萬機,何暇周覽” 清 林則徐 《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折》:“擬於旬日之間,出赴中路之 虎門 澳門 等處,與水師提臣 關 ( 關天培 )乘船周覽,以便相機度勢,通計熟籌……隨時會同 鄧 ( 鄧廷楨 )等覈實辦理?!?/p>
(2).謂細看。 唐 韓愈 《答殷侍御書》:“辱賜書,周覽累日,竦然增敬?!?/p>
故國
(1) 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國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國,本國
見故國之旗鼓,感乎生于疇日。——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生活習慣基本上保持故國的一套
(3) 故鄉(xiāng),家鄉(xiāng)
取醉他鄉(xiāng)客,相逢故國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詩》
(4) 舊都。南宋時指汴京
(5) 指舊地;古戰(zhàn)場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燦然
(1).明白;顯豁。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文理燦然而厚,知廣大有而博?!?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二:“ 邵 蔡 二子,蓋將發(fā)諸子之所未言,而使理與數(shù)燦然於天地之間也,其功亦不細矣?!?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人只要在性上用功??吹靡恍宰址置?,即萬理燦然?!?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二:“且章奏文報,燦然指掌?!?/p>
(2).明亮貌。 宋 梅堯臣 《夜》詩:“羣物各已息,眾星燦然森?!?宋 周密 《武林舊事·元夕》:“花邊水際,燈燭燦然?!?冰心 《莊鴻的姊姊》:“四壁的梅花瘦影,交互橫斜,爐火熊熊,燈光燦然。” 艾蕪 《海島上》:“左邊的島嶼,則真是萬家燈火,通體燦然?!?/p>
(3).鮮麗貌。 宋 蘇軾 《謝惠生日詩啟》:“燦然華袞之榮,自省庸虛,惟知愧汗。” 章炳麟 《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繆》:“衣成矣,加以修飾,未嘗不燦然耀目?!?張賢亮 《土牢情話》第九章:“她像一片未經(jīng)污染的土地,上面仍然燦然地開放著鮮花?!?/p>
(4).形容文辭華麗可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顏標 典 鄱陽 ,鞠場亭宇初搆, 巖杰 紀其事,文成,燦然千餘言。” 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有興即揮毫,燦然存簡牘?!?元 柯丹邱 《荊釵記·分別》:“老安人且莫縈牽,那秀才文章燦然,管登科,作狀元。”
雨旸
語本《書·洪范》:“曰雨,曰暘?!敝^雨天和晴天?!段簳ぬ煜笾救罚骸敖杂陼Ч?jié),萬物不成候也?!?宋 陸游 《乞祠祿札子》:“今春以來,雨暘尤為調適,二麥繼熟,民間亦以為所收倍於常年?!?清 趙翼 《出郭》詩:“自慚游惰無營業(yè),高柳陰中話雨暘。”
歲事
(1).一年中應做的事?!抖Y記·王制》:“成歲事,制國用?!?孔穎達 疏:“‘成歲事’者,斷定計要,一歲事成,乃制來歲之國用?!?/p>
(2).多指一年的農(nóng)事?!渡袝髠鳌肪砦澹骸奥i鉏已藏,祈樂已入,歲事已畢,餘子皆入學。” 鄭玄 注:“祈樂當為新穀?!?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書》:“薄從歲事,躬歛山田?!?宋 蘇轍 《送龔鼎臣諫議移守青州》詩之二:“新絲出盎冬裘具,貢棗登場歲事休?!?清 趙翼 《恭紀》詩之二:“滄溟無警妖氛熄,絢甸咸登歲事豐?!?/p>
(3).指諸侯每年秋天朝見天子的事?!对姟ど添灐ひ笪洹罚骸皻q事來辟,勿予禍適?!?孔穎達 疏:“常以歲時行朝覲之事,來見君王。”《周禮·秋官·小行人》“令諸侯春入貢” 孫詒讓 正義引 清 林喬蔭 曰:“歲事者,君親行之?!洞笞诓贰P宗遇會同’,以其或一歲一行,或數(shù)歲一行,故為歲事。”
(4).每年祭祀的事?!秲x禮·少牢饋食禮》:“用薦歲事於皇祖伯某?!薄稘h書·武帝紀》:“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為歲事?!?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為農(nóng)祈也。於此造之,歲以為常,故曰為歲事?!?/p>
(5).一年的時序。 宋 梅堯臣 《自感》詩之二:“有生無不老,歲事看秋籜。” 宋 蘇轍 《次韻王鞏元日》:“春風娜娜還吹霰,歲事駸駸已發(fā)機?!?/p>
厲鬼
惡鬼;鬼怪
只教厲鬼殺權奸
畢方
(1).傳說中的怪鳥。出現(xiàn)則常有火災?!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 章莪之山 ﹞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譌火?!薄段倪x·張衡<東京賦>》:“八靈為之震慴,況鬾蜮與畢方!” 薛綜 注:“畢方,老父神,如烏兩足一翼者,常銜火在人家作恠災?!?唐 柳宗元 《逐畢方文》:“云有怪鳥,莫實其狀……若今火者,其可謂譌歟?而人有以鳥傳者,其畢方歟?”
(2).神名?!俄n非子·十過》:“昔者 黃帝 合鬼神於 泰山 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 畢方 并轄, 蚩尤 居前?!迸f注:“畢方,神名也?!?/p>
(3).木精。《淮南子·氾論訓》:“山出梟陽,水生罔象,木生畢方,井生墳羊。人怪之?!?高誘 注:“木之精也?!?/p>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后天之祝?!?/p>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眳⒁姟?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段倪x·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眳⒁姟?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二江
(1).指 四川 境內之 郫江 、 流江 ?!妒酚洝ず忧罚骸?蜀 守 冰 鑿 離碓 ,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 張守節(jié) 正義引 任豫 《益州記》:“二江者, 郫江 、 流江 也?!?晉 左思 《蜀都賦》:“帶二江之雙流,抗 峨眉 之重阻?!?唐 杜甫 《大雨》詩:“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
(2).借指 成都 一帶。《隋書·于文仲傳》:“ 王謙 竊居二江,叛換 三蜀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詞》:“ 蜀王 扶天茂績,命世雄姿,八國二江,早列封圻之內; 黔 城 楚 硤,皆歸陶冶之中?!?/p>
(3).相當于 北宋 的 江南東路 與 江南西路 。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詩之一:“ 霸祖 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4). 四川 宜昌 段 長江 中有 葛洲壩 和 西壩 兩個洲,將 長江 分成三條水流,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介于兩洲之間。
崇山
(1).高山。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嵸崔巍?!?晉 陸機 《從軍行》:“深谷邈無底,崇山鬱嵯峨?!?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七章:“大地雖大,崇山大河雖多,深林邃谷雖奧,不數(shù)百年皆化為都邑焉?!?/p>
(2).引申為崇高,巨大?!稌x書·慕容垂載記》:“宜述修前規(guī),終忠貞之節(jié),奈何棄崇山之功,為此過舉!”
(3).山名。相傳 舜 放 驩兜 之處?!稌に吹洹罚骸傲?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 孔穎達 疏:“蓋在 衡嶺 之南也?!卑矗瑩?jù) 清 王夫之 《孟子稗疏》、 王鳴盛 《蛾術編》卷四六,當在 唐 驩州 境內, 泗城 之南(今 廣西 凌云縣 和 西林縣 一帶)。 唐 沉佺期 《從崇山向越?!吩姟俺l(fā) 崇山 下,暮坐 越常 陰”,即其處。舊說或謂在今 湖南 大庸縣 境,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及《通典·州郡十三》。
(4).山名。即 嵩山 ?!秶Z·周語上》:“昔 夏 之興也, 融 降于 崇山 。” 韋昭 注:“ 融 , 祝融 也。 夏 居 陽城 , 嵩高 所近?!?/p>
(5).山名。 狄山 的異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歷 唐堯 於 崇山 兮,過 虞舜 於 九疑 ?!?張守節(jié) 正義引 張揖 曰:“ 崇山 , 狄山 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瓠子河》:“《山海經(jīng)》曰:‘ 堯 葬 狄山 之陽。一名 崇山 ?!?/p>
五岳
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揚靈
(1).顯靈?!冻o·離騷》:“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漢 應瑒 《西狩賦》:“盪無妄之氣穢,揚靈乎八區(qū)?!?清 王士禛 《漁洋詩話》卷中:“叔兄 叔子 士祜 詩云:‘……秋水依稀聞落葉, 楚 天髣髴見揚靈?!?/p>
(2).猶揚帆。 鄭澤 《佩忍初來長沙邀飲云泉即席奉贈》詩:“浮江泛 洞庭 ,揚靈戾 湘州 ?!?/p>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長久
時間延續(xù)很長
不是長久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