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原文
清音迎曉月,愁思立寒蒲。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碧云行止躁,白鷺性靈粗。
終日無群伴,溪邊吊影孤。
詩詞問答
問:鶴的作者是誰?答:杜牧
問:鶴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鶴是什么體裁?答:五律
問:杜牧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牧名句大全
杜牧鶴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清音
(1) 清越的聲音;清亮的聲音
山水有清音
(2) 發(fā)音時聲帶不振動的音,如普通話語音中的 p、t、k、f、s等
曉月
拂曉的殘月。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陵王墓下作》詩:“曉月發(fā) 云陽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江表》詩:“哀碪擣秋色,曉月啼寒螿?!?宋 柳永 《殢人嬌》詞:“曉月將沉,征驂已鞴。愁腸亂,又還分袂?!?曹禺 《原野》第三幕:“左半個天懸著半輪曉月,如同一張薄紙?!?/p>
愁思
(1).憂慮。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長吏隳官,賢士失志,愁思無已,嘆息垂淚?!薄稘h書·伍被傳》:“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為亂者十室而六。”
(2).憂愁的思緒。 唐 柳宗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詩:“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宋 陳策 《摸魚兒·仲宣樓賦》詞:“江城望極多愁思,前事惱人方寸?!?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三:“夜深人靜,燈光黯黯的籠罩著人的愁思。”
寒蒲
浦草。因多生長于水濱,故稱。《梁書·張纘傳》:“臨魚官以輟膳,踐寒蒲之抽筠?!?宋 黃庭堅 《謝何十三送蟹》詩:“寒蒲束縛十六輩,已覺酒興生江山?!?明 徐渭 《仕女》詩:“乍解寒蒲束縛,忽聞落落琴聲?!?/p>
丹頂
指丹頂鶴朱紅色的頭頂。 唐 劉禹錫 《鶴嘆》詩之二:“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宋 陸游 《山房》詩:“老鶴初來未丹頂,稚松親種已虬枝。”《水滸傳》第一回:“鶴生丹頂,龜長緑毛?!? * 《仙鶴》詩:“你的儀態(tài)是優(yōu)雅的峰端,你的丹頂是珍異的王冠?!?/p>
西施
亦稱“西子”,春秋末年越國苧羅(今淅江諸暨南)人,為春秋時越王勾踐獻(xiàn)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后人用以代稱美女
霜毛
(1).白色羽毛。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曲江張公九齡》:“仙鶴下人間,獨立霜毛整?!?宋 陸游 《胡無人》詩:“中華初識汗血馬,東夷再貢霜毛鷹。”
(2).白發(fā)。 唐 韓愈 《答張十一功曹》詩:“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宋 歐陽修 《謝致仕表》:“頭垂兩鬢之霜毛,腰束九環(huán)之金帶。” 清 唐孫華 《早秋雜興次江位初韻》之二:“強施冠幘霜毛短,裁展詩書霧眼昏?!?/p>
(3).借指老人。 明 無名氏 《四賢記·祈熊》:“苦他們泣守風(fēng)燈,是奴家奉養(yǎng)霜毛?!?/p>
四皓
(1).指 秦 末隱居 商山 的 東園公 、 甪里先生 (甪,一作角)、 綺里季 、 夏黃公 。四人須眉皆白,故稱 商山 四皓。 高祖 召,不應(yīng)。后 高祖 欲廢太子, 呂后 用 張良 計,迎四皓,使輔太子, 高祖 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見《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 漢 揚雄 《解嘲》:“ 藺生 收功於 章臺 ,四皓采榮於 南山 。” 唐 杜牧 《題青云館》詩:“四皓有芝輕 漢祖 , 張儀 無地與 懷王 。”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五·四皓考》:“《陳留志》云:‘ 東園公 姓 唐 ,名 秉 ,字 宣明 , 襄邑 人,常居園中,因以為號; 夏黃公 姓 崔 ,名 廓 ,字 少通 , 齊 人,隱居 夏里 修道,故號 夏黃公 ; 甪里先生 , 河內(nèi) 軹 人, 泰伯 之后,姓 周 名 術(shù) ,字 元道 ,號曰 霸上先生 。’卻欠 綺里季 。 皇甫謐 《高士傳》載:‘ 綺里季 姓 朱 ,名 暉 ,字 文季 。’四人詳矣……予以《索隱》既引《陳留志》欠 園公 之名,失寫也; 廓 與 廣 同,姓 黃 ,非 崔 ,文義順也; 甪里 既稱 泰伯 之后,必 蘇 人,或寓居於 軹 也?!卑矗妒酚洝ち艉钍兰摇?司馬貞 索隱引《陳留志》作“ 園公 姓 庾 ”。參見“ 商山四皓 ”。
(2).指 南朝 齊 徐伯珍 兄弟四人。《南史·隱逸傳下·徐伯珍》:“﹝ 徐伯珍 ﹞家甚貧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對,時人呼為‘四皓’?!?/p>
(3).泛指隱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明 張煌言 《懷王媿兩少司馬》詩:“我昔曾上 嘉禾島 ,島上衣冠多四皓。”
碧云
(1).青云;碧空中的云?!段倪x·江淹<雜體詩·效惠休“別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 張銑 注:“碧云,青云也。” 唐 戴叔倫 《夏日登鶴巖偶成》詩:“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宋 劉克莊 《沁園春》詞:“悵佳人未來,碧云冉冉;王孫去后,芳草萋萋?!?程善之 《古意》詩:“高城回首碧云邊,玉漏淙淙天未曙?!?/p>
(2).喻遠(yuǎn)方或天邊。多用以表達(dá)離情別緒。 唐 韋應(yīng)物 《奇皎然上人》詩:“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別餘。” 宋 王禹偁 《仲咸以四韻見寄因次原韻兼紓客情》:“喜霽未遑抽賦筆,勞君先惠碧云詩。” 宋 柳永 《傾杯》詞:“最苦碧云信斷,仙鄉(xiāng)路杳,歸雁難倩?!?/p>
行止
(1) 行動的蹤跡
行止難測
(2) 行動;活動
(3) 猶言一舉一動
故大英雄見得定,識得破,不偷一時之歡娛,壞自己與他的行止。——《三刻拍案驚奇》
白鷺
又叫鷺鷥,鸛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嚇
性靈
指人的精神、性格等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xué)》
無群
猶言無可倫比。 南朝 梁 江淹 《古意報袁功曹》詩:“一言鳳獨立,再説鸞無羣?!薄杜f唐書·劉鄴傳》:“ 李德裕 以偉望宏才,繼登臺袞;險夷不易,勁正無羣。”
溪邊
古代傳說中的獸名?!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 天帝之山 ﹞有獸焉,其狀如狗,名曰谿邊,席其皮者不蠱?!?郭璞 注:“或作谷遺?!?畢沅 曰:“草木鳥獸之名多雙聲,當(dāng)為谷遺?!?/p>
吊影
對影自憐。喻孤獨寂寞。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輕舟反溯,弔影獨留?!?唐 白居易 《自河南經(jīng)亂兄弟離散》詩:“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宋 張元干 《賀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詞:“悵望關(guān)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清 黃景仁 《后觀潮行》:“獨客弔影行自愁,大地與身同一浮?!?/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