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東都上李相公原文
四海兵初偃,平津閣正開。誰知大爐下,還有不然灰。
詩詞問答
問:將赴東都上李相公的作者是誰?答:劉長川
問:將赴東都上李相公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將赴東都上李相公是什么體裁?答:五絕
問:劉長川的名句有哪些?答:劉長川名句大全
劉長川將赴東都上李相公書法欣賞
全唐詩:卷311-2
參考注釋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3) 豪放、豁達(dá)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平津閣
見“ 平津館 ”。
大爐
《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后以喻天地。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破賊設(shè)蒙儉等露布》:“大鑪覆載之間,占風(fēng)納賮?!?唐 杜甫 《遣懷》詩:“拓境功未已,元和辭大爐?!睜t,一本作“ 罏 ”。
不然
(1)
不是這樣,并非如此
其實(shí)不然
(2)
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不然,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3)
否則,表轉(zhuǎn)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xiàn)相反的結(jié)果或情況
我得早點(diǎn)去,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4)
否則
要去就別遲到,不然,就甭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