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辟滬南道中曉征三首原文
貂裘紫帽日程程,不得修途一紙平。作雪曉天梅萼重,壓塵小雨馬蹄輕。
隨身詩(shī)酒三勁敵,入眼山川幾畫屏。
到日未須投我轄,為燒蘭水濯繁纓。
詩(shī)詞問答
問:從辟滬南道中曉征三首的作者是誰(shuí)?答:李新
問:從辟滬南道中曉征三首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李新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新名句大全
李新從辟滬南道中曉征三首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貂裘
用貂的毛皮制做的衣服
程程
(1).旅途停頓處。 宋 張先 《河傳》詞:“都門東路,嘶馬將行, 江 南 江 北,十里五里,郵亭幾程程?!?/p>
(2).一程又一程。謂路程遙遠(yuǎn)。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程程去也,相見何時(shí)卻?!?/p>
不得
用在動(dòng)詞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修途
亦作“ 修涂 ”。長(zhǎng)途。 晉 張華 《情詩(shī)》之四:“懸邈極修途,山川阻且深?!?宋 梅堯臣 《靈鳥賦》:“麟不時(shí)而出,駒流汗兮擾擾於修涂?!?清 黃鷟來 《甲戌夏至武威》詩(shī)之一:“駑足蹶修途,青云杳難攀?!?/p>
一紙
一張紙。多用于書信或文件等?!度龂?guó)志·蜀志·呂凱傳》:“都護(hù) 李嚴(yán) 與 闓 書六紙,解喻利害, 闓 但答一紙?!薄缎瓦z事》前集:“天子倚著懶架兒暫歇坐間,忽見粧盒中一紙文書,用手取來看時(shí),卻是小詞一首?!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澳菚r(shí)一紙呈兒,掛冠林下,倒是一樁樂事?!?巴金 《探索集·懷念烈文》:“這以后又過了兩個(gè)月,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種期刊,被 * 政府一紙禁令同時(shí)查封了?!?/p>
作雪
謂醖釀降雪,下雪。 宋 陸游 《大雪歌》詩(shī)序:“累日作雪竟不成,戲賦此篇?!?/p>
曉天
拂曉時(shí)的天色。 唐 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詩(shī):“明月隱高樹,長(zhǎng)河沒曉天?!?唐 牛叢 《題朝陽(yáng)巖》詩(shī):“躡石攀蘿路不迷,曉天風(fēng)好浪花低。”
梅萼
亦作“ 梅蕚 ”。梅花的蓓蕾。 宋 歐陽(yáng)修 《玉樓春·題上林后亭》詞:“池塘隱隱驚雷曉,柳眼未開梅蕚小?!薄端逄蒲萘x》第九八回:“楊花已逐東風(fēng)散,梅萼偏能留晚香?!?/p>
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時(shí)內(nèi)雨量達(dá)10毫米或一小時(shí)內(nèi)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馬蹄
馬的蹄子
隨身
帶在身邊;跟在身旁
隨身攜帶
詩(shī)酒
做詩(shī)與飲酒;詩(shī)與酒?!赌鲜贰ぴ觽鳌罚骸?粲 負(fù)才尚氣,愛好虛遠(yuǎn),雖位任隆重,不以事務(wù)經(jīng)懷,獨(dú)步園林,詩(shī)酒自適。” 宋 蘇軾 《寄黎眉州》詩(shī):“且待 淵明 賦歸去,共將詩(shī)酒趁流年?!?清 秋瑾 《清明懷友》詩(shī):“詩(shī)酒襟懷憎我獨(dú),牢騷情緒似君癡?!?/p>
勁敵
強(qiáng)勁的敵人或?qū)κ?/p>
此席宴客,皆吾前歲之勁敵也。——《舊五代史·霍彥威傳》
入眼
看著舒服;順眼;看中
有那入眼的,便把些 * 與他吃了便死。——《水滸傳》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國(guó)壯麗的山川
畫屏
(1).有畫飾的屏風(fēng)。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亦有曲帳畫屏, * 綵扇?!?前蜀 韋莊 《奉和觀察郎中春暮憶花言懷見寄四韻之什》:“落花帶雪埋芳草,春雨和風(fēng)溼畫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道士》:“兩女對(duì)舞,長(zhǎng)衣亂拂,香塵四散;舞罷,斜倚畫屏?!?/p>
(2).《新唐書·后妃傳上·太穆竇皇后》:“﹝父 毅 ﹞畫二孔雀屏間,請(qǐng)昏者使射二矢,陰約中目則許之…… 高祖 最后射,中各一目,遂歸於帝。”后以“畫屏”為擇婿之典。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探婚》:“我羨你玉京游方少年,我羨你畫屏間多妙選?!?/p>
(3).在屏條上作畫。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吳》:“ 曹弗興 , 吳興 人,以畫名冠絶一時(shí)。 孫權(quán) 命畫屏,誤墨成蠅狀, 權(quán) 疑其真,以手彈之。”
繁纓
古代天子、諸侯所用輅馬的帶飾。繁,馬腹帶;纓,馬頸革。《禮記·禮器》:“大路繁纓一就,次路繁纓七就?!?孔穎達(dá) 疏:“繁,謂馬腹帶也?!薄蹲髠鳌こ晒辍罚骸凹龋?衛(wèi) 人賞之以邑,辭,請(qǐng)曲縣、繁纓以朝,許之?!?漢 賈誼 《新書·審微》:“ 叔孫于奚 者, 衛(wèi) 之大夫也。曲縣者, 衛(wèi)君 之樂體也;繁纓者,君之駕飾也?!?漢 蔡邕 《獨(dú)斷》卷下:“繁纓在馬膺前,如索帬者是也。” 宋 蘇軾 《司馬溫公行狀》:“公言 孔子 不以名器假人,繁纓以朝,且猶不可, 允言 近習(xí)之臣,非有元?jiǎng)状髣?,而?zèng)以三公之官,給以一品鹵簿,其為繁纓,不亦大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而乃繁纓棨戟,徒夸品秩之尊?!?/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