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久久人妻白浆|精品国产仑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dd id="kqay2"><nav id="kqay2"></nav></dd>
    <abbr id="kqay2"></abbr>
    首頁 >> 古詩文 >> 答祖擇之書原文 詩詞名句

    答祖擇之書

    作者:歐陽修 朝代:宋代

    答祖擇之書原文

    修啟:秀才人至②,蒙示書一通,并詩賦雜文兩策,諭之曰:“一覽以為如何?”某既陋,不足以辱好學者之問,又其少賤而長窮③,其素所為未有足稱以取信于人。亦嘗有人問者,以不足問之愚,而未嘗答人之問。足下④卒然及之,是以愧懼不知所言。雖然,不遠數(shù)百里走使者以及門,意厚禮勤,何敢不報。

    某聞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篤敬⑤,篤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果于用,果于用然后不畏而不遷。三代⑥之衰,學校廢。至兩漢,師道尚存,故其學者各守其經(jīng)以自用。是以漢之政理文章與其當時之事,后世莫及者,其所從來深矣。后世師法漸壞,而今世無師,則學者不尊嚴,故自輕其道。輕之則不能至,不至則不能篤信,信不篤則不知所守,守不固則有所畏而物可移。是故學者惟俯仰徇⑦時,以希祿利⑧為急,至于忘本趨末,流而不返⑨。夫以不信不固之心,守不至之學,雖欲果于自用,而莫知其所以用之之道,又況有祿利之誘、刑禍之懼以遷之哉!此足下所謂志古知道之士世所鮮,而未有合者,由此也。

    足下所為文,用意甚高,卓然有不顧世俗之心,直欲自到于古人。今世之人用心如足下者有幾?是則鄉(xiāng)曲之中能為足下之師者謂誰,交游之間能發(fā)足下之議論者謂誰?學不師則守不一,議論不博則無所發(fā)明而究其深。足下之言高趣遠,甚善,然所守未一而議論未精,此其病也。竊惟足下之交游能為足下稱才譽美者不少,今皆舍之,遠而見及,乃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隱。

    夫世無師矣,學者當師經(jīng),師經(jīng)必先求其意,意得則心定,心定則道純,道純則充于中者實,中充實則發(fā)為文者輝光,施于世者果致⑩。三代、兩漢之學,不過此也。足下患世未有合者,而不棄其愚,將某以為合,故敢道此。未知足下之意合否?

    詩詞問答

    問:答祖擇之書的作者是誰?答:歐陽修
    問:答祖擇之書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歐陽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歐陽修名句大全

    注釋

    注釋

    ①祖擇之:祖無擇,字擇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②秀才人至:祖無擇派的人到了。③其少賤而長窮:我幼年貧賤,年紀大了,又窘迫不得志。其,此處指歐陽修。④足下:第二人稱的敬稱,這里指祖擇之。⑤篤敬:真誠地敬重。⑥三代:夏、商、周。⑦徇時:遵從時弊。徇,通“循”,遵從,遵循。⑧希祿利:希圖俸祿、名利。⑨流而不返:隨波逐流而忘記了正道。⑩果致:必定達到(目的)。

    詩文賞析

    祖無擇,字擇之,上蔡人(今河南上蔡人),為人重義氣,對師友忠誠。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剛剛從被貶謫之地召回京城任職,接到一個并不熟悉的叫祖擇之的人派仆人從百里之外送來的文稿及求教信,請他評點自己的文章,并向他求教如何作文之事。于是歐陽修揮筆回信,就是這篇《答祖擇之書》。作者除了就事論事地對祖擇之的詩、賦、雜文等文稿的布局、謀篇、修辭、音韻、句讀等發(fā)表具體的意見外,還從治學的根本態(tài)度和方法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精辟的見解,提出了尊師重道、身體力行、學以致用的主張。

    本文開頭先誠懇而謙遜地談自己寫作的緣起和觀點,同時將古今學者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加以對比,從“某聞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到“學者各守其經(jīng)以自用”,肯定了古人的學習態(tài)度:尊師重道,篤信自守,不畏不遷的精神。他認為古人學習不僅僅是為了通曉傳統(tǒng)的儒道,還把這個道理當成是自己終身不渝的信仰。這也從一個側面抨擊了社會上浮躁、虛華、追名逐利的不良風氣。

    接下來的文中,他先是用大量筆墨夸贊了祖擇之文章的優(yōu)點,“足下所為文,用意甚高然”,即文章“言高趣遠”,十分有志向。而后筆鋒一轉概括地指出了所存在的不足——“所守未一而議論未精”。分析了產(chǎn)生這些弊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鄉(xiāng)村中沒有優(yōu)秀的老師可以求教,也沒有志同道合的學者一起討論,所以才導致“學不師則守不一,議論不博則無所發(fā)明而究其深”。強調學習中要跟隨值得尊敬的老師,并且要和學友時常切磋,才能夠不斷提高,探究出深刻的道理。文章至此,可以說是言簡意賅,發(fā)人深省。

    通覽全篇,這已經(jīng)超出了一封普通書信的范圍,更多的是闡述歐陽修個人的散文理論。從治學問題的解答,到對后輩的指點提攜,到自己身體力行、尊師重道的示范,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但顯示了他為文的雄辯有力,更展示了他一代文宗的大家之風,令世人敬仰。

    【妙評】

    袁枚《隨園詩話》卷六:“歐公學韓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韓,此八家中所以獨樹一幟也。”

    0
    糾錯

    精彩推薦:

    • 作者:呂勝己,朝代:宋代

      日月無根,循環(huán)常共天難老。世間擾擾。只見閑煩惱。
      滿酌高吟,便是今生了。還知道。舊時官好。幾個新華表。

    • 作者:趙蕃,朝代:宋代
      莫與蘭爭長,風期本自同。俱高漢賦上,并錄楚詞中。斛種當書屋,籃移自佛宮。更余千個竹,相與慰詩窮。
    • 作者:范仲淹,朝代:宋代
      弦上萬古意,樽中千日醇。清心向流水,醉貌發(fā)陽春。
    •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代
      外道邪山千萬重,真言一發(fā)盡摧峰。有時明月無人夜,獨向昭潭制惡龍。
    • 作者:畢仲游,朝代:宋代

      石窟昔藏金,蟾光射百尋。

      今朝在何處,山景正陰陰。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標簽:七夕節(jié)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 作者:辛棄疾,朝代:宋代
      綠楊堤,青草渡?;ㄆ魅ァ0偕嗦曋?,喚起海棠睡。斷腸幾點愁紅,蹄痕猶在,多應怨、夜來風雨。別情苦。馬蹄踏遍長亭,歸期又成誤。簾卷青樓,回首在何處。畫梁燕子雙雙,能言能語,不解說、相思一句。
    • 作者:王洋,朝代:宋代
      云中白鶴塔千尋,為眾同南古到今。五百年來一聲錫,四禪天外百花林。長眉白黑歸宗眼,苦口因緣黃蘗心。方見道場多勝境,盡情呈現(xiàn)付知音。
    • 作者:釋法薰,朝代:宋代
      冷水點沸鍋,舌頭不出口??上Ю蠋r頭,慈悲成過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夏山經(jīng)雨后,古屋憩幾馀。

      氣爽景增潤,心清目亦舒。

      由他自今昔,即此閱居諸。

      耽詠依然我,摛詞隨意書。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app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
    手機版 古詩文 在線查詢
    詞典網(wǎng) www.jiebe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