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七日與王正仲飲原文
我來自楚君自吳,相遇泛波銜舳艫。時時舉酒共笑樂,莫問罌盎有與無。
醉憶曩同吾永叔,倒冠落佩來西都。
是時豪快不顧俗,留守贈榼少尹俱。
高吟持去擁鼻學(xué),雅闋付唱纖腰妹。
山東腐儒漫側(cè)目,洛下才子爭歸趨。
自茲離散二十載,不復(fù)更有一日娛。
如今舊友已無幾,歲晚得子欣為徒。
詩詞問答
問:四月二十七日與王正仲飲的作者是誰?答:梅堯臣
問:四月二十七日與王正仲飲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來自
表示來源,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過賦與、移轉(zhuǎn)、演繹、模仿或再生而發(fā)生
主要收入來自開采煤礦
相遇
遇見,遇到
這些候選人在許多講壇上相遇進(jìn)行辯論
舳艫
(1) 船頭和船尾的合稱
(2) 泛指船只
(3) 指首尾銜接的船只
時時
常常。《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袁盎 雖家居, 景帝 時時使人問籌策?!?唐 李咸用 《題劉處士居》詩:“溪鳥時時窺戶牖,山云往往宿庭除?!?楊朔 《潼關(guān)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閃動著黑亮的波光,時時還有一點兩點潮濕的漁火浮動在水面上。”
笑樂
歡笑喜悅
惹人笑樂
罌盎
泛指盛酒器。 宋 梅堯臣 《四月二十七日與王正仲飲》詩:“時時舉酒共笑樂,莫問罌盎有與無。”
倒冠落佩
亦作“ 倒冠落佩 ”。 1.指棄官歸隱。冠、珮是官員正服的打扮。 唐 杜牧 《晚晴賦》:“若予者則為何如?倒冠落珮兮,與世闊疎。敖敖休休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但當(dāng)謝客對妻子,倒冠落佩從嘲駡。”
(2).指隱者裝束?!都魺粜略挕?zhí)渺`會錄》:“ 陸處士 遂離席而陳詩曰:‘……鼓瑟吹笙傳盛事,倒冠落珮預(yù)華筵?!?/p>
見“ 倒冠落珮 ”。
西都
(1).古都名。(1) 周武王 都 鎬 ,至 成王 時別營 洛邑 為 東都 ,因稱 鎬京 為 西都 ?!对姟ば〈笱抛V》:“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 西都 豐 鎬 之時詩也?!?2) 新莽 始建國 四年(公元12年)建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常安 ( 新莽 改 長安 為 常安 )為 西都 。(3) 東漢 都 洛陽 ,因稱 西漢 舊都 長安 為 西都 。 漢 班固 《西都賦》:“ 漢 之 西都 ,在於 雍州 ,實惟 長安 ?!?4) 唐 顯慶 二年(657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5) 唐 寶應(yīng) 元年(762年)以 鳳翔府 為 西都 ,不久罷。(6) 五代 梁 開平 元年(907年)建都 開封府 ,號 東都 ,因改 唐 東都 河南府 為 西都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923年),復(fù)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又稱 西都 ,至 晉 天福 三年(938年)罷。(8) 五代 吳 都 江都府 ,至 南唐 改都 江寧府 ,因稱 江都府 為 東都 , 江寧府 為 西都 。 宋 陸游 《南唐書·烈祖紀(jì)》:“以 建康 為 西都 , 廣陵 為 東都 ?!?9) 北宋 以 洛陽 為陪都,因在 開封 西,故稱 洛陽 為 西都 。 宋 梅堯臣 《聞歐陽永叔謫夷陵》詩:“共在 西都 日,居常慷慨言?!?/p>
(2). 西漢 的代稱。
豪快
豪放爽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王延喆》:“乃立以百金償之,其豪快如此?!?/p>
不顧
(1).不回頭看?!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办妒?荊軻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晉 袁宏 《后漢紀(jì)·靈帝紀(jì)》:“ 林宗 異而問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顧?’ 叔達(dá) 曰:‘甑已破,視之無益?!?/p>
(2).不顧念;不照顧。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務(wù)在獨樂,不顧眾庶?!薄冻o·劉向<九嘆·離世>》:“不顧身之卑賤兮,惜皇輿之不興?!?王逸 注:“不敢顧念身之貧賤。”
(3).不理會?!冻o·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寶珞,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數(shù)公子飲酒,不顧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眾異之。” 周而復(fù)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顧 湯富海 的意見,不滿地說:‘非篩不行! 蘇賬房 !’”
(4).不考慮;不顧忌?!俄n非子·十過》:“耽於女樂,不顧國政,則亡之禍也?!薄逗鬂h書·列女傳·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節(jié),不顧榮祿?!?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二·帝王 *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顧五倫,真禽獸也?!?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十章:“戰(zhàn)士們不顧一切地在鋼架上爬行?!?/p>
留守
部隊、機關(guān)等離開時,部分人員在原駐地?fù)?dān)任守衛(wèi)、聯(lián)系等工作
少尹
(1).官名 唐 初諸郡皆置司馬, 開元 元年改為少尹,是府州的副職。 唐 杜甫 有《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詩。至 宋 ,名存實亡。后為州縣輔佐官如縣丞、典史、吏目、巡檢之類的別稱?!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二回:“﹝ 黎鴻甫 ﹞是 福建 的一個巡檢,署過兩回事……這位 黎鴻甫 少尹明知不得了,他便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帶了一妻兩妾三個兒子,逃了出來?!?/p>
(2).官名。指少詹事?!缎绿茣ぐ俟僦舅纳稀贰罢彩赂痹ⅲ骸?隋 廢詹事府。 武德 初復(fù)置。 龍朔 二年曰端尹府,詹事曰端尹,少詹事曰少尹。 武后 興宅 元年改曰宮尹府,詹事曰宮尹,少詹事曰少尹?!?/p>
高吟
(1).高聲吟誦;高聲歌唱?!稑犯娂るs曲歌辭二·傷歌行》:“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 唐 鄭谷 《作尉鄠郊送進(jìn)士潘為下第南歸》詩:“結(jié)綬位卑甘晚達(dá),登龍心在且高吟。” 魯迅 《花邊文學(xué)·知了世界》:“螞蟻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卻在枝頭高吟,一面還笑螞蟻俗。”
(2).高妙的吟唱?!段倪x·嵇康<琴賦>》:“慕 老童 於 騩 隅,欽 泰容 之高吟?!?劉良 注:“ 泰容 , 黃帝 樂師,故慕而欽之,以為高吟,而引清志也?!?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昨日到大劇院,一見舊歌劇花露潤融,高吟沉抑?!?/p>
擁鼻
(1).掩鼻。 唐 杜牧 《折菊》詩:“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后蜀 顧夐 《更漏子》詞:“舊歡娛,新悵望,擁鼻含嚬樓上。”
(2).見“ 擁鼻吟 ”。
纖腰
亦作“纎腰”。1.細(xì)腰。 唐 韋瓘 《周秦行紀(jì)》卷上:“見前一人纖腰修眸,容甚麗?!?宋 周邦彥 《解語花·元宵》詞:“衣裳淡雅,看 楚 女纖腰一把?!?/p>
(2).指細(xì)腰美女。 宋 蘇軾 《姝麗不肯開樽》詩:“莫嫌衰鬢聊相映,須得纖腰與共回?!?明 焦竑 《焦氏筆乘·金陵舊事上》:“宮中細(xì)草香紅濕,宮內(nèi)纖腰碧窗泣?!?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之二九:“ 窅娘 側(cè)足跛行苦, 楚國 纎腰餓死多?!?/p>
山東
中國東部沿海的省,簡稱魯。面積15.3萬平方公里,人口8493 萬(1990),省會濟南。山東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居全國前列,經(jīng)濟作物花生、棉花、煙草居 全國前列,煙臺蘋果,肥城桃,平度葡萄久有盛名。勝利油田及由此發(fā)展的石油化工在國內(nèi)占重要地位。是全國重要黃金產(chǎn)地
腐儒
迂腐的儒生,只知讀書,不通世事
上折隨何之功,謂何為腐儒。——《史記·黥布列傳》
側(cè)目
(1) 偏著頭看,形容聽得入神
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2) 不敢從正面看,形容畏懼
鄉(xiāng)之行劫縛者,側(cè)目莫敢過其門。——唐· 柳宗元《柳河?xùn)|集·童區(qū)寄傳》
洛下
(1).指 洛陽 城。 南朝 梁 劉令嫻 《祭夫徐悱文》:“調(diào)逸 許 中,聲高 洛 下?!?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山西 老將詩無敵, 洛 下書生語更妍?!?明 王世貞 《明佐游梁無資作歌見援聊此奉復(fù)》詩:“吾家弱弟慚小落, 洛 下東西兩間屋?!?/p>
(2).復(fù)姓。 漢 代有 洛下閎 。見《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
才子
(1) 才華出眾的人
才子佳人
(2) 長于文藝創(chuàng)作的人
歸趨
趨向。 郭沫若 《今天創(chuàng)作的道路》:“發(fā)掘社會進(jìn)展的軌跡和其歸趨,世界上已經(jīng)有不少的哲人為此消費了無限的腦力?!?/p>
離散
(1).分離;分散。《逸周書·時訓(xùn)》:“鴻雁不來,遠(yuǎn)人背叛;玄鳥不歸,室家離散?!?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蹈清漺之危跡兮,躡離散之輕微?!?宋 曾鞏 《福州上執(zhí)政書》:“或行役不已,而父母兄弟離散,則有《陟岵》之思?!?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柳生》:“但室人離散,求借洪威,更賜瓦全。” 李大釗 《大哀篇》:“農(nóng)失其田,工失其業(yè),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離散?!?/p>
(2).渙散?!段究澴印け钌稀罚骸皩R粍t勝,離散則敗?!?唐 柳宗元 《非國語·黃熊》:“凡人之疾,魄動而氣蕩,視聽離散,于是寐而有怪夢?!薄睹魇贰ぬ婕o(jì)一》:“時 元 守兵單弱,且聞中原亂,人心離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xiàn)五·朱忠莊公遺疏》:“我國家金甌全盛,不謂人心離散,財用困窮,一至于此?!?/p>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眥睚 *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一日于驢上。——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2) 一天,一晝夜
一日之內(nèi)。——唐·杜牧《阿房宮賦》
常如一日。——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茍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奉一日歡。——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如今
在這些日子里;現(xiàn)在,當(dāng)今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jì)》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xué)生
舊友
舊日結(jié)交的朋友;相交已久的朋友;老友
無幾
(1) 很少,沒有多少
所剩無幾
(2) 沒有多久;不久
無幾死于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