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仕路相親炙,頑心賴琢磨。
喜君名獨盛,笑我鬢先皤。
貫日忠誠在,明霜義分多。
憂民何所賴,歲稔與時和。
詩詞問答
問:《王僉憲足夢中詩見示依韻答之》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該詩寫于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么體裁?答:五律
問:祁順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歌韻
參考注釋
仕路
(1).進身為官之路。《三國演義》第五九回:“ 操 曰:‘吾與將軍之父,同舉孝廉,吾嘗以叔事之。吾亦與公同登仕路,不覺有年矣?!?魯迅 《且介亭雜文·儒術(shù)》:“由此士大夫便漸漸的進身,然終因不切實用,又漸漸的見棄。但仕路日塞,而南北之士的相爭卻也日甚了?!?/p>
(2).指官場。 宋 施彥執(zhí) 《北窗炙輠》卷下:“﹝ 陸虞仲 ﹞自登第后,愈篤學。其在仕路,以風節(jié)著。”《醒世恒言·吳衙內(nèi)鄰舟赴約》:“當下母子正在艙門口觀看這些船隻慌亂,卻見 吳府尹 馬船幫上來。夫人即叫丫鬟下簾掩門進去。 吳府尹 是仕路上人,便令人問是何處官府。”
親炙
指直接受到傳授、教導
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況于親炙之者乎?——《孟子·盡心》
久仰芳名,無由親炙。——《紅樓夢》
頑心
(1).愚妄之性。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四:“﹝ 戚密學 ﹞作諭民詩五十絶……以申規(guī)警,立限曰:諷誦半年,頑心不悛,一以苛法治之。果因此詩獄訟大減?!?宋 洪邁 《夷堅丙志·楚州陳道人》:“吾向來所戒如何,而乃頑心不改?!?/p>
(2).堅韌不拔的信念。 沉礪 《滬上度端陽》詩:“ 阮 嵇 懶緣何事?未許頑心寸寸灰?!?/p>
琢磨
思考;研究
這事我琢磨了很久
貫日
(1).積日;累日?!盾髯印ね醢浴罚骸叭舴蜇炄斩卧?,一日而曲列之?!?楊倞 注:“貫日,積日也?!?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 王逸 注《離騷》云:‘貫,累也?!砸岳廴罩味嬷兑蝗找??!?/p>
(2).遮蔽太陽;干犯太陽。古人常以之為君王蒙難或精誠感天的天象。《戰(zhàn)國策·魏策四》:“夫 專諸 之刺 王僚 也,彗星襲月; 聶政 之刺 韓傀 也,白虹貫日?!薄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昔者 荊軻 慕 燕丹 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 裴駰 集解:“ 應(yīng)劭 曰:精誠感天,白虹為之貫日也。 如淳 曰:白虹,兵象。日為君?!?前蜀 杜光庭 《賀黃云表》:“蒙輪挾輈之士,壯氣凌空;拔山扛鼎之夫,雄心貫日。” 元 王惲 《經(jīng)史總帥戰(zhàn)處》詩:“千年帶礪河山誓,輸與 汾陽 貫日誠。” 柳亞子 《哭龔鐵錚烈士》詩:“成敗空天問,精誠貫日明?!?/p>
忠誠
盡心竭力
忠誠無私
義分
(1).合乎道義的情分。 南朝 宋 袁淑 《效子建<白馬篇>》:“義分明於霜,信行直如弦?!?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本以義分相許,明非勢利相趨,早為相國所知,累遷官守。”
(2).泛指一般的情分。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一折:“小生 陳季卿 ,感蒙 惠安 長老念同鄉(xiāng)的義分,留我在寺中,溫習經(jīng)史?!?/p>
憂民
謂關(guān)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贄 《與焦若侯書》:“但 半山 過于自信,反以憂民愛國之實心,翻成毒民誤國之大害?!?羅惇曧 《文學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術(shù),皆發(fā)揮仁字。至於保民、養(yǎng)民、憂民,皆從不忍人之心發(fā)出?!?/p>
何所
何處?!妒酚洝ば⑽浔炯o》:“人皆以為不治產(chǎn)業(yè)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歲稔
年成豐熟。 唐 白居易 《泛渭賦》序:“上樂時和歲稔,萬物得其宜。”《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四》:“蓋逢歲稔,共樂時康。”《宋史·食貨志上三》:“﹝ 紹興 ﹞十三年, 荊湖 歲稔。米斗六七錢,乃就糴以寬 江 、 浙 之民?!?/p>
與時
追逐時機?!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罚骸?子貢 好廢舉,與時轉(zhuǎn)貨貲?!?裴駰 集解:“與時,謂逐時也?!?/p>


精彩推薦:
-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連亙?nèi)鞲鳛橛窬?。自非心至誠,必被神物烹。顧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遂招放曠侶,同作幽憂行。其門才函丈,初若盤薄硎。洞氣黑昳目穴,苔發(fā)紅鬇鬡。試足值坎窞,低頭避崢嶸。攀緣不知倦,怪異焉敢驚。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橫。忽然白蝙蝠,來撲松炬明。人語散澒洞,石響高玲玎。腳底龍蛇氣,頭上波濤聲。有時若服匿,偪仄如見繃。俄爾造平淡,豁然逢光晶。金堂似鐫出,玉座如琢成。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云漿湛不動,璚露涵而馨。漱之恐減算,酌之必延齡。愁為三官責,不敢攜一罌瓦。昔云夏后氏,于此藏真經(jīng)。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瓊。期之以萬祀,守之以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