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原文
壯志老來退,窮愁無易功。風(fēng)云詩氣焰,天地醉心胸。
午枕著不覺,晝門關(guān)更慵。
由來自疏拙,底處不相容。
詩詞問答
問:偶感的作者是誰?答:王令
問:偶感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王令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令名句大全
王令偶感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壯志
豪壯的志愿、襟懷;偉大的志向
壯志未酬
老來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詩:“童孺交游盡,喧卑俗事牽。老來多涕淚,情在強(qiáng)詩篇。” 宋 陸游 《孤坐無聊每思江湖之適》詩:“老來閲盡榮枯事,萬變惟應(yīng)一笑酬。” 明 劉昺 《憶秦娥》詞:“少年離別,老來依舊?!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叭舨辉鐬榛I畫,到了那展轉(zhuǎn)不開的時候,還是請公公重作出山之計,再去奔走來養(yǎng)活你我呢?還是請婆婆摒擋薪水,受老來的艱窘呢?”
窮愁
窮困憂愁;窮苦而憂傷
無易
(1).不要輕易。《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 鄭玄 箋:“由,用也。王勿輕用讒人之言?!?/p>
(2).正確不可改變?!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為虛辭,其無用而勝;實事,其無易而窮也。人主多無用之辯,而少無易之言,此所以亂也?!?王先慎 集解:“無易者,其道不可易?!?/p>
風(fēng)云
①風(fēng)和云:天有不測~。 ②比喻變幻動蕩的局勢:~突變。氣焰
一種真的或假的優(yōu)越感,表現(xiàn)為傲慢的樣子或態(tài)度。比喻威風(fēng)、氣勢(多含貶義)
氣焰萬丈
氣焰囂張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
心胸
猶“心中”,“內(nèi)心”
午枕
午睡的枕頭。多指午睡。 宋 王安石 《獨臥》詩之三:“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明 文徵明 《四月》詩:“拋書尋午枕,新暖夢依微?!?/p>
不覺
(1)
(2)
沒有發(fā)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yuǎn)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門關(guān)
(1).出入必經(jīng)的國門、關(guān)門。《周禮·地官·遺人》:“門關(guān)之委積,以養(yǎng)老孤?!?鄭玄 注:“門關(guān)以養(yǎng)老孤,人所出入,易以取餼廩也?!?賈公彥 疏:“門謂十二國門,關(guān)謂十二關(guān)門,出入皆有稅。”《新唐書·百官志一》:“司門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門關(guān)出入之籍及闌遺之物。” 宋 曾鞏 《司門制》:“門關(guān)管鍵之事,啟閉出入之節(jié)。總其籍賦,而審其禁令。郎官之任,爾允詢求?!?/p>
(2).指邊防設(shè)施。 清 莫友芝 《有感》詩:“海腥吹入 漢 宮墻,無復(fù)門關(guān)亦可傷!”。
(3).指主管門、關(guān)的人。《周禮·地官·掌節(jié)》:“門關(guān)用符節(jié)。” 鄭玄 注:“門關(guān),司門、司關(guān)也。”
(4).門閂。《墨子·非儒下》:“ 季孫 與邑人爭門關(guān)。” 孫詒讓 間詁:“《説文·門部》云:‘關(guān),以木橫持門戶也?!薄端螘ば炝w之傳》:“帝突走出 昌門 ,追者以門關(guān)擊之倒地,然后加害。”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鐵鏡相船法》:“造屋主人不恤匠者,則匠者以法厭主人……以皂角木作門關(guān),如是者兇?!?/p>
(5).門戶;門扇。 唐 岑參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見呈》詩:“草根侵柱礎(chǔ),苔色上門關(guān)?!?/p>
由來
(1)
(2) 事情發(fā)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fā)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疏拙
亦作“疎拙”。1.粗疏笨拙;粗略拙劣?!俄n非子·難四》:“事以微巧成,以疏拙敗?!?唐 成玄英 《<莊子>序》:“依 子玄 所注三十篇,輒為疏解,總?cè)?。雖復(fù)詞情疏拙,亦頗有心跡指歸?!?金 王若虛 《文辨一》:“ 遷 文雖奇,疎拙亦多,不必皆可取也?!?王統(tǒng)照 《<短篇小說選集>序言》:“對社會生活的經(jīng)歷與認(rèn)識的浮淺,思想的薄弱,想像力的欠缺,文詞的疏拙,在這里不必一一具述?!?/p>
(2).懶散笨拙。 唐 羅隱 《寄許融》詩:“多病仍疏拙,唯君與我同?!?宋 蘇舜欽 《維舟野步呈子履》詩:“古人負(fù)才業(yè),未必為世用;吾儕性疎拙,擯棄安足痛?!?明 劉基 《謝恩表》:“臣 基 一介愚庸,生長南裔,疎拙無似?!?/p>
底處
何處。 宋 楊萬里 《山云》詩:“春從底處領(lǐng)云來,日日山頭絮作堆?!?金 吳激 《風(fēng)流子》詞:“書劍憶游梁,當(dāng)時事,底處不堪傷?!?/p>
相容
同時并存;互相包容
思想相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