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調(diào)名 誓丹陽原文
子孫入道,七祖出離地獄。子孫得道,九祖生天。
如退道,累祖先。
詩詞問答
問:無調(diào)名 誓丹陽的作者是誰?答:王哲
問:無調(diào)名 誓丹陽寫于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無調(diào)名 誓丹陽是什么體裁?答:詞
問:王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哲名句大全
王哲無調(diào)名 誓丹陽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子孫
(1) 兒子和孫子
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列子·湯問》
(2) 泛指后代
子孫相繼為王。——《戰(zhàn)國策·趙策》
(3) 又
子孫侯者。
人主之子孫。
遠(yuǎn)者及其子孫。
入道
(1) 合于圣賢之道
(2) 加入道教或某些會道門
七祖
(1).七代祖先。 前蜀 杜光庭 《中元眾修金箓齋詞》:“臣等九玄七祖,受福諸天,貽祚流祥,傳休無極?!?/p>
(2).佛教稱傳法相承的七代。華嚴(yán)宗以 馬鳴 、 龍樹 、 杜順 、 智儼 、 法藏 、 澄觀 、 宗密 為七祖。禪宗南宗以 達(dá)摩 、 慧可 、 僧璨 、 道信 、 弘忍 、 慧能 、 神會 為七祖。禪宗北宗以 弘忍 的另一弟子 神秀 為六祖, 普寂 為七祖。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身許雙峰寺,門求七祖禪。” 唐 呂巖 《與潭州智度寺慧覺》詩:“請師開説西來意,七祖如今未有人。”參閱《景德傳燈錄·弘辯禪師》。
出離
(1).猶佛家所謂涅槃?!度A嚴(yán)經(jīng)》五:“調(diào)伏眾生,令究竟出離?!?唐 慧能 《壇經(jīng)·行由品》:“ 五祖 曰:‘……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門人,終日供養(yǎng),祇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明 李贄 《與周友山書》:“古人以有身為患,故欲出離,以求解脫。”
(2).走出;離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一齊觀瞻,見個書生,出離人羣?!薄端疂G傳》第五六回:“此時天色未曉,敲開店門,去房里取出行李,拴束做一擔(dān)兒挑了,計算了房錢,出離店肆,投東便走?!?魯迅 《華蓋集·碰壁之后》:“我裝作無所聞見模樣,以圖欺騙自己,總算已從地獄出離。”
(3).猶超出。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記念劉和珍君》:“而此后幾個所謂學(xué)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diào),尤使我覺得悲哀。我已經(jīng)出離憤怒了。”
地獄
(1) 某些宗教的說法,指人死后靈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對
(2)
(3) 比喻受苦受難的地方
(4) 黑暗、喧鬧、混亂和壞人無法無天的地方
得道
(1) 指符合正義
得道多助
(2) 指道教、佛教修行達(dá)到非凡的境界
九祖
泛指歷代祖宗。 唐 呂巖 《敲爻》歌:“九祖先靈得超脫,誰羨繁華貴與榮?!?前蜀 杜光庭 《馬尚書南斗醮詞》:“壽紀(jì)潛延祿祚,興益七玄九祖,超度幽扃五族,六親均承遺蔭?!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谖宥兀骸澳阋孟乖捴幔覕噥y的你 狄 家九祖不得升天。”
生天
(1).升上天空。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俄而夕騖東返,落日西懸,綺霞映水,蛾月生天?!?/p>
(2).佛教謂行十善者死后轉(zhuǎn)生天道?!?* 念處經(jīng)·觀天品》:“一切愚癡凡夫,貪著欲樂,為愛所縛,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樂?!薄斗ㄔ分榱帧肪砣灰峨s寶藏經(jīng)》:“我聞石室比丘尼,若能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天。” 唐 李紳 《龜山寺魚池》詩:“汲水添池活白蓮,十千鬐鬣盡生天。凡庸不識慈悲意,自葬江魚入九泉?!?嚴(yán)復(fù) 《和荊公》:“生天成佛者,都是有犧牲?!?/p>
祖先
(1) 民族或家族較早的上代
(2) 演化成現(xiàn)代生物的古代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