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旱六首原文
蒼生惜死所,倚須數(shù)寸澤。連朝油云度,空勞問雨色。
豐歉恐?jǐn)?shù)然,造物莫為力。
定知天屢陰,為爾動凄惻。
詩詞問答
問:苦旱六首的作者是誰?答:陳造
問:苦旱六首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陳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陳造名句大全
陳造苦旱六首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蒼生
(1).草木叢生之處。《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孔 傳:“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蒼然生草木,言所及廣遠(yuǎn)。”
(2).指百姓。《文選·史岑<出師頌>》:“蒼生更始,朔風(fēng)變律?!?劉良 注:“蒼生,百姓也?!?唐 杜甫 《行次昭陵》詩:“往者災(zāi)猶降,蒼生喘未蘇。” 明 楊慎 《李光弼中潬之戰(zhàn)》:“儒者紙上之語,使之當(dāng)國,豈不誤蒼生乎?” 鄒韜奮 《經(jīng)歷》三二:“有害盡蒼生的黨,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p>
(3).罵落第秀才的話。 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三五出:“狀元真大才,衙門面向兩扇開。你還不曾會讀書,蒼生還相見,休要來。”
死所
死的地方?!蹲髠鳌の墓辍罚骸捌溆言唬骸了乐??’ 瞫 ( 狼瞫 )曰:‘吾未獲死所?!?杜預(yù) 注:“未得可死處?!薄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 吳公 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唐 韓愈 《答張十一功曹》詩:“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p>
連朝
猶連日。 唐 杜甫 《奉贈盧參謀》詩:“説詩能累夜,醉酒或連朝?!?元 戴表元 《招子昂飲歌》:“不見朱樓高到天,鳳簫龍管連朝起?!?清 魏源 《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我來正值連朝雨,兩崖逼束風(fēng)愈怒?!?/p>
油云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焙笤娢闹幸蛞浴坝驮啤敝笣庠啤?晉 陸機(jī) 《赴洛》詩之一:“谷風(fēng)拂脩薄,油云翳高岑?!?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送神》:“跪拜臨壇結(jié)空想,年年應(yīng)節(jié)候油云?!?宋 陸游 《葉相最高亭》詩:“膚寸油云澤天下,大千沙界納胸中?!?林百舉 《夢作詩數(shù)首醒記三句足成二絕》之一:“油云幕幕雨絲絲,正近江城梅落時?!?/p>
勞問
慰問?!稘h書·張延壽傳》:“ 永始 、 元延 間,比年日蝕,故久不還 放 ,璽書勞問不絶?!薄睹魇贰り惡鄠鳌罚骸?成祖 還軍,親詣 亨 第勞問。” 清 張履 《意苕山館詩序》:“余送客江中,還過君齋,兵燹患難之餘,握手相勞問。”
雨色
(1).雨中的景色。 南朝 陳 蕭銓 《巫山高》詩:“猿聲不辨處,雨色詎分空?!?唐 宋之問 《早入清遠(yuǎn)峽》詩:“雨色搖丹嶂,泉聲聒翠微。” 宋 吳文英 《金盞子·賦秋壑西湖小筑》詞:“笑攜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p>
(2).天欲下雨的景象。 唐 張旭 《山行留客》詩:“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唐 李白 《宿巫山下》詩:“雨色風(fēng)吹去,南行拂 楚王 。高丘懷 宋玉 ,訪古一霑裳?!?/p>
猶落紅。落花。 宋 毛滂 《攤聲浣溪沙·吳興僧舍竹下與王明之飲》詞:“雨色流香繞坐中,映堦疏竹一叢叢。”
造物
(1) 創(chuàng)造萬物,也指創(chuàng)造萬物的神力
(2) 指運(yùn)氣;造化
為力
(1).出力;盡力?!短浇?jīng)》丁部之十六:“輕休其力,不為力可得衣食,反常自言愁苦飢寒?!?冰心 《往事二》八:“我走近一步,說:‘假如我要得這種位置,東南沿海一帶,爹爹總可為力?!?/p>
(2).成功;奏效?!稘h書·異姓諸侯王表》:“鐫金石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其勢然也。” 唐 杜甫 《客居》詩:“安得覆八溟,為君洗乾坤。 稷契 易為力, 犬戎 何足吞。”《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三百金,妾任其半,郎君亦謀其半,庶易為力?!?/p>
為爾
猶言如此。 晉 王羲之 《問慰諸帖上》:“吾至乏劣,為爾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傳》:“為爾寂寂, 鄧禹 笑人?!?/p>
凄惻
因情景凄涼而悲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軍士各與父兄昆弟取訣,國人悲哀,皆作離別相去之詞……於是觀者莫不悽惻?!?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悽惻。” 唐 白行簡 《李娃傳》:“一旦大雪,生為凍餒所驅(qū),冒雪而出,乞食之聲甚苦,聞見者莫不悽惻?!?清 顧炎武 《禹陵》詩:“ 會稽 山色好,悽惻獨(dú)攀登。”
悲痛;哀傷。 蘇曼珠 《碎簪記》:“余心中甚為 蓮佩 凄惻,此蓋人生至無可如何之事也?!?/p>
因情景凄涼而感觸悲傷。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jīng)馬嵬賦》:“六馬歸 秦 ,卻經(jīng)過於此地;九泉隔 越 ,幾凄惻於平生?!?宋 陸游 《鹿頭關(guān)過龐士元廟》詩:“ 士元 死千載,凄惻過遺祠。” 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八·玉華山樵》:“老懷豈能忘故山,神游往往于其問。為君寫此轉(zhuǎn)凄惻,片云零落何時還?!?丁玲 《阿毛姑娘》:“那歌調(diào)在那弦上是發(fā)出那樣高亢的,激昂的,又非常委婉凄惻的聲音, 阿毛 又想哭了?!?/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