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先生原文
眾人張眼,我視明明。眾人開口,我笑泠泠。
百姓不我知,我與同醉醒。
惟有北庵李家老,足智解語通人情。
恐物盜我本真處,勸我閉口藏眼睛。
翁意我甚愧,我語翁亦聽。
萬物不是賊,我家門畜停。
我勸李老莫憂驚,詐稱強盜國有刑,太守行令當不輕。
詩詞問答
問:答李先生的作者是誰?答:韓維
問:答李先生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韓維的名句有哪些?答:韓維名句大全
韓維答李先生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眾人
(1) 大多數(shù)人
眾人都感到驚奇
(2) 大家
眾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眾人。——唐· 韓愈《師說》
為眾人師。——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眾人待其身。——唐· 韓愈《原毀》
眾人皆以奢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泯然眾人。——宋· 王安石《傷仲永》
明明
(1) 顯然如此,確實
這話明明是她說的,還用爭?
(2) 清楚,顯然
工業(yè)落后的問題,明明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開口
(1) 張口說或笑
沒等我開口,他就搶先替我說了
(2) 新刃磨、搶,使之鋒利
(3) 河水沖破堤防
泠泠
(1) 形容清涼;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百姓
(1) 普通人——相對于官員、干部而言
并皆暴犯百姓。——《世說新語·自新》
百姓多聞其賢。——《史記·陳涉世家》
(2) (古代百姓是百官貴族的統(tǒng)稱)
同醉
一同暢飲而醉。 宋 陳師道 《送張支使》詩:“白酒初同醉,黃花已戒寒?!薄端问贰ざY志十六》:“今得此嘉雪,思與卿等同醉?!?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嗜酒終身》:“他們有酒同醉,有被同共?!?/p>
有北
北方寒冷荒涼的地區(qū)。有,詞頭?!对姟ば⊙拧は锊罚骸叭”俗P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朱熹 集傳:“北,北方寒涼不毛之地也。”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軒轅 去 蚩尤 之兇,遷其民善者於 鄒屠 之地,遷惡者於有北之鄉(xiāng)。” 清 錢謙益 《賀文司理詩冊序》:“自今以往,固將黜捲舌于天街,投讒人於有北,海內咸長養(yǎng)和平?!?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若是者,於 震旦 為封豕,投畀有北,未足以盡其誅?!?/p>
家老
(1).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長者?!秶Z·晉語八》:“ 叔向 聞之,見 宣子 曰:‘聞子與 和 未寧,徧問於大夫,又無決,盍訪之 訾祏 ? 訾祏 實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韋昭 注:“家臣室老?!薄犊鬃蛹艺Z·正論》:“ 定公 即位,乃命之,辭曰:‘先臣有遺命焉,曰:“夫禮,人之干也,非禮則無以立?!薄瘒诩依鲜姑急厥?孔子 而學禮,以定其位?!?/p>
(2).一族或一家中的長者?!痘茨献印び[冥訓》:“是故,質壯足輕者為甲卒千里之外;家老羸弱,悽愴於內。” 唐 柳宗元 《唐故兵部郎中楊君墓碣》:“既葬,其子姪洎家老,謀立石以表于墓。”集注引 孫汝聽 曰:“家老,謂其族之老也?!?唐 李賀 《春歸昌谷》詩:“少健無所就,入門媿家老?!?王琦 匯解:“家老謂一家之尊長?!?/p>
足智
富于智謀?!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臨菑 亦海 岱 之閒一都會也。其俗寬緩闊達,而足智,好議論。”《三國志·魏志·劉表傳》“ 越 為先祿勛”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玄 《傅子》:“ 越 , 蒯通 之后也,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p>
解語
(1).會說話。 唐 司空圖 《杏花》詩:“解笑亦應兼解語,只應慵語倩鶯聲?!薄缎挛宕贰るs傳十七·馬胤孫》:“ 孔昭序 解語,是朝廷無解語人也!” 明 劉基 《久別離》詩:“久別離,別時小兒未解語。”《花月痕》第十五回:“一朵嬌花能解語,卻又風前憔悴。”
(2).領會?!肚迤缴教迷挶尽の褰涠U師私紅蓮記》:“ 五戒 聽了此言,心中一時解語,面皮紅一回,青一回?!?/p>
通人
學識淵博,貫通古今的人
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贊》
本真
(1) 本源;真相;本來面貌
掩蓋本真
(2) 〈方〉∶純潔真誠
為人本真
閉口
閉住嘴不說話,不表態(tài)
滿屋子人都閉口無言
眼睛
眼的通稱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于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不是
(1)
錯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
否定判斷
現(xiàn)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家門
(1) 家庭住所的大門
(2) 家族
家門不幸
(3) 門第
辱沒家門
(4) 借指家
適還家門。——《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5) 又
各各還家門。
(6) 戲曲中指劇中人物的家世或類型,昆曲中也指角色行當
自報家門
李老
指 老子 ?!逗鬂h書·朱穆傳》:“嗟乎!世士誠躬師 孔圣 之崇則,嘉 楚嚴 之美行,希 李老 之雅誨,思 馬援 之所尚?!薄稌x書·皇甫謐傳》:“上有勞謙之愛,下有不名之臣;朝有聘賢之禮,野有遁竄之人。是以 支伯 以幽疾距 唐 , 李老 寄跡於西鄰?!?/p>
詐稱
假稱,謊說。《韓非子·五蠹》:“其言古者,為設詐稱,借於外力,以成其私,而遺社稷之利?!薄稌x書·閔王承傳》:“ 敦 恐其為己患,詐稱北伐,悉召 承 境內乘船。”《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他詐稱是 劉二 兒子,認我又駡我,被我打倒推死。” 沉鈞儒 《<申屠氏>序言》:“昏夜詐稱 六一 病,以次呼其家人,家人至則出不意盡殺之?!?/p>
盜國
竊取國家政權?!杜f唐書·僖宗紀》:“伏以偽 煴 違背宗社,僭竊乘輿,欺天之禍既盈,盜國之罪斯重,果至覆敗,以就誅夷。” 宋 洪邁 《容齋隨筆·杜延年杜欽》:“夫 新莽 盜國,權輿於 鳳 ?!?清 杜濬 《三君詠·嵇康》:“ 嵇康 人中龍,義不可當世。視彼盜國臣,伎倆如兒戲。” 梁啟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第四章:“其漸漸已成陳跡者,例如三年前學界之五四運動,如四年前之 張勛 復辟,如六年前之 洪憲 盜國?!?/p>
太守
漢朝設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
行令
(1) 行酒令
猜拳行令
(2) 發(fā)布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