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踏花翻·故宋女教場原文
戈撥煙香,旗幡風(fēng)軟,桃殺濆沫流星曉。
耳衣半剪宮黃,畫鼓春,日華射甲琉璃繞。
芙蓉騎將美人妝,鬟云點翅金鍪小。
多少。
錦對蛾眉爭掃。
魚翎繡箭鳴弦巧。
鳳凰飛去空山,水冷西湖,影浸閑花草。
夜深鬼火照團(tuán)營,粉蟲結(jié)恨秋聲老。
詩詞問答
問:鵲踏花翻·故宋女教場的作者是誰?答:王翃
問:鵲踏花翻·故宋女教場寫于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翃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2. 三個車字相疊,一在上,兩并排在下
參考注釋
旗幡
見“ 旗旛 ”。
沫流
(1).猶流派。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yuǎn)法師誄》:“昔釋 安公 振玄風(fēng)于 關(guān) 右,法師嗣沫流于 江 左?!?魯迅 《書信集·致魏猛克》:“他的沫流是 會文堂 所出小說插畫的畫家?!?/p>
(2).冒著泡沫的水流。指激流。 宋 梅堯臣 《郟城道中》詩:“行行溪水邊,鏡碧不可唾。安知有沫流,草木多偃臥?!?/p>
耳衣
戴在耳朵上御寒的用具。 唐 李廓 《送振武將軍》詩:“金裝腰帶重,鐵縫耳衣寒?!?/p>
宮黃
古代婦女額上涂飾的黃色。 宋 周邦彥 《瑞龍吟》詞:“因念箇人癡小,乍窺門戶。侵晨淺約宮黃,障風(fēng)映袖,盈盈笑語。”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再用約字》詞:“淺把宮黃約。細(xì)端相、 普陀 煙里,金身珠絡(luò)?!?宋 姜夔 《角招》詞:“翠翹光欲溜,愛著宮黃,而今時候。”參見“ 宮額 ”。
畫鼓
亦作“ 畫皷 ”。有彩繪的鼓。 唐 白居易 《柘枝妓》詩:“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宋 陸游 《日出入行》:“高樓錦繡中天開,樂作畫鼓如春雷?!薄端疂G傳》第五八回:“鸞鈴響,戰(zhàn)馬奔馳;畫鼓振,征夫踴躍?!?清 曹寅 《穀日西軒燕集》詩:“山香舞就寒蟾色,笑語喧於畫皷聲?!?/p>
日華
(1).太陽的光華。 南朝 齊 謝朓 《和徐都曹》:“日華川上動,風(fēng)光草際浮?!?唐 韓偓 《漫作》詩之一:“暑雨灑和氣,香風(fēng)吹日華?!?宋 司馬光 《同舍會飲金明沼上書事》詩:“日華駘蕩金明春,波光浄緑生魚鱗?!?清 唐孫華 《喜呂無黨及第》詩:“卿云瑞靄日華邊,臚唱聲聞玉陛宣?!?/p>
(2).道家指太陽的精華。 漢 劉向 《列仙傳·關(guān)令尹喜》:“ 尹喜 抱關(guān),含德為務(wù);挹漱日華,仰玩玄度?!薄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瓊室》“專閉御景乃長寧” 唐 梁丘子 注:“瞑目握固,存日中五色流霞來繞一身,於是日光流霞俱入口中,名曰日華?!?唐 皎然 《贈張道士》詩:“玉京真子名 太一 ,因服日華心如日?!?/p>
(3).古代宮名?!段骶╇s記》卷四:“ 河間王 德 筑 日華宮 ,置客館二十餘區(qū),以待學(xué)士?!?/p>
(4).為殿門名。 唐 杜甫 《奉答岑參補(bǔ)闕見贈》詩:“窈窕清禁闥,罷朝歸不同。君隨丞相后,我往 日華 東。” 仇兆鰲 注:“《唐六典》: 宣政殿 前有兩廡,兩廡各有門。其東曰 日華 , 日華 之東則門下省也……西廊有門曰 月華 , 月華 之西即中書省也。”
琉璃
巴利語 veluriya或梵文俗語verulia的譯音。用鋁和鈉的硅酸化合物燒制成的釉料,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多加在粘土的外層,燒制成缸、盆、磚瓦等。亦指琉璃燈座
一盞琉璃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騎將
騎兵將領(lǐng)?!妒酚洝じ到岢闪袀鳌罚骸?陽陵侯 傅寬 ,以 魏 五大夫騎將從,為舍人,起 橫陽 ?!?唐 王維 《燕支行》:“ 衞 霍 才堪一騎將,朝廷不數(shù)貳師功?!?/p>
美人
(1)
(2) 美女
一個長著油光發(fā)亮的黑頭發(fā)、紅嘴唇、眼睛一點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里
鬟云
形容鬟髻美如烏云。 清 捧花生 《秦淮畫舫錄·紀(jì)麗·陸元寶》:“或有以諧語入者,蝤蠐低俯,紅入鬟云,婀娜嬌羞,令人不可褻玩。”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shù)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shù)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shù)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
蛾眉
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
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滿身,綃縠參差。——唐· 李朝威《柳毅傳》
鳴弦
亦作“ 鳴絃 ”。 1.《論語·陽貨》:“子在 武城 ,聞弦歌之聲?!痹^ 子游 以禮樂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鳴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樂?!逗鬂h書·循吏傳贊》:“一夫得情,千室鳴弦?!?李賢 注:“一夫謂守長也。千室謂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則其下鳴弦而安樂也。” 宋 曾鞏 《送韓玉汝使兩浙》詩:“使傳東馳下九天,此邦曾屈試鳴弦?!?/p>
(2).撥動琴弦,使之作響。 三國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援琴鳴弦發(fā)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長。”
(3).指琴瑟琵琶等弦樂器。 晉 陶潛 《閑情賦》:“仰睇天路,俯促鳴絃。”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麗人》詩:“但歌聊一曲,鳴弦未息張?!?唐 楊炯 《和鄭校仇內(nèi)省眺矚思鄉(xiāng)懷友》:“頽風(fēng)暌酌羽,流水曠鳴絃。” 清 褚人穫 《堅瓠秘集·李近樓琵琶》:“《耳譚》載京師瞽者 李近樓 ,籍錦衣千戶,善琵琶,能左右手。彈新聲古曲,無不絶妙,平生羈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於鳴弦鐵撥發(fā)之,令人髮上指,淚交下?!?/p>
(4).指弓弦。 唐 李白 《秋獵孟諸夜歸》詩:“駿發(fā)跨名駒,雕弓控鳴弦?!?/p>
鳳凰
具有鮮艷羽毛和優(yōu)美體型和動作的一種鳥,從前中國皇宮里將它馴養(yǎng),并與神話中的鳳凰相聯(lián)系,作為好運的象征,有人認(rèn)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鸞)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yīng)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云光杳,空山劍氣深?!?李大釗 《警 * 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p>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區(qū)以西,三面環(huán)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長15公里,被孤山、白堤、蘇堤分隔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閑花
亦作“閑花”。1.指野花。 唐 李嘉祐 《贈別嚴(yán)士元》詩:“細(xì)雨濕衣看不見,閒花滿地落無聲?!?明 劉基 《題陸放翁<湖上詩>后》詩:“門前流水斜還直,籬外閒花白復(fù)紅?!?清 陳夢雷 《建溪舟行》詩之一:“新漲平江樹,閑花護(hù)客舟?!?郭小川 《青松歌》:“而青松啊,決不與野草閑花為伍?!?/p>
(2).幽雅的花。閒,通“ 嫺 ”。 唐 沉佺期 《仙萼池亭侍宴應(yīng)制》詩:“閒花開石竹,幽葉吐薔薇。”
夜深
猶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漢中王》詩:“夜深露氣清,江月滿江城。” 唐 戴叔倫 《聽歌回馬上贈崔法曹》詩:“共待夜深聽一曲,醒人騎馬斷腸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時分,還有人苦功讀書,實為可敬。”
鬼火
夜晚時在墓地或郊野出現(xiàn)的濃綠色磷光。世俗迷信,以為是鬼點的火
團(tuán)營
明 自土木之役后,京軍三大營(五軍、三千、神機(jī))損失殆盡。 景泰 中, 于謙 從三營中選精兵十萬,分十營集中操練,稱為團(tuán)營。 嘉靖 時罷團(tuán)營,恢復(fù)舊制?!睹魇贰ば⒆诩o(jì)》:“冬十月丙寅,命工作不得役團(tuán)營軍士?!眳⒁姟?三大營 ”。
秋聲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聲音,如風(fēng)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