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原文
使者銜中旨,崎嶇萬里行。人心猶未革,天意似難明。
四海霍光第,六宮張奉營。
陪臣無以報(bào),西望不勝情。
詩詞問答
問:使者的作者是誰?答:羅隱
問:使者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使者是什么體裁?答:五律
問:羅隱的名句有哪些?答:羅隱名句大全
羅隱使者書法欣賞
全唐詩:卷660-19
參考注釋
使者
(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辦事的人
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 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2) 比喻帶來某種信息的人或事物
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中旨
(1).皇帝的詔諭。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乃詔陪侍,奉述中旨?!?唐 羅隱 《使者》詩:“使者銜中旨,崎嶇萬里行?!?清 藍(lán)啟肅 《送郭華野總制湖廣》詩:“中旨纔傳出 漢 宮,直教歡喜到兒童?!?/p>
(2). 唐 宋 以后不經(jīng)中書門下而由內(nèi)廷直接發(fā)出的敕諭。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今奉太后中旨,有命學(xué)士草廢立令。”《宣和遺事》前集:“ 貫 ( 童貫 )由此恃功,稍專軍政,選置將吏,皆取中旨,不復(fù)關(guān)朝廷矣?!薄睹魇贰むu智傳》:“然或進(jìn)退一人,處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zhí)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p>
符合君主的意旨。《史記·商君列傳》:“ 鞅 復(fù)見 孝公 ,益愈,然而未中旨。”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起予圣懷,發(fā)言中旨?!?/p>
崎嶇
山路不平
崎嶇而經(jīng)丘。——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崎嶇坎坷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jīng)濟(jì)部部長。建國后,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shè)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wù)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3) 豪放、豁達(dá)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霍光
霍光(?-前68) : 西漢大臣。字子孟,河?xùn)|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武帝臨終時,被任為大司馬大將軍,封博陸侯,與金日b13b等同受遺詔,輔佐年幼的昭帝。昭帝死后,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不久即廢,又迎立宣帝。前后執(zhí)政二十年。六宮
古代皇后的寢宮,正寢一,燕寢五,合為六宮?!抖Y記·昏義》:“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nèi)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nèi)和而家理。” 鄭玄 注:“天子六寢,而六宮在后,六官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內(nèi)之政也?!币蛴靡苑Q后妃或其所居之地。《周禮·天官·內(nèi)宰》:“以陰禮教六宮?!?鄭玄 注:“六宮謂后也?!薄吨芏Y·天官·內(nèi)宰》:“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xiàn)之于王?!?鄭玄 注:“六宮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宮者?!?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故 賈后 肆虐於六宮, 韓午 助亂於外內(nèi),其所由來者漸矣,豈特繫一婦人之惡乎?”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清 黃遵憲 《烏之珠歌》:“御牀不掃空垂簾,六宮共抱 蒼梧 痛。”
陪臣
(1).古代天子以諸侯為臣,諸侯以大夫?yàn)槌迹蠓蛴肿杂屑页?。因之大夫?qū)τ谔熳?,大夫之家臣對于諸侯,都是隔了一層的臣,即所謂“重臣”,因之都稱為“陪臣”。(1)古代諸侯的卿大夫,對天子自稱“陪臣”?!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欒盈 過於 周 , 周 西鄙掠之。辭於行人曰:‘天子陪臣 盈 ,得罪於王之守臣,將逃罪?!?杜預(yù) 注:“諸侯之臣稱於天子曰陪臣?!薄抖Y記·曲禮下》:“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自稱曰‘陪臣某’。” 鄭玄 注:“亦謂諸侯之卿也……陪,重也?!?孔穎達(dá) 疏:“其君已為王臣,己今又為己君之臣,故自稱對王曰重臣也?!薄妒酚洝R太公世家》:“ 周 欲以上卿禮 管仲 , 管仲 頓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讓,乃受下卿禮以見?!薄段倪x·陸機(jī)〈謝平原內(nèi)史表〉》:“陪臣 陸機(jī) 言,今月九日,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張含 ,齎板詔書印綬,假臣為平原內(nèi)史?!?李善 注:“ 蔡邕 《獨(dú)斷》曰:諸侯境內(nèi),自相以下,皆為諸侯稱臣,於朝皆稱陪臣?!?2)指大夫的家臣?!墩撜Z·季氏》:“ 孔子 曰:‘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p>
(2).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時,對對方國家的君主而言,亦稱“ 陪臣 ”。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 宗道 曰:‘僕與 夏 主比肩從事天子,若 夏 主自來,當(dāng)相為賓主。爾陪臣也,安得為主人。’”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阿文成相度》:“ 安南國 王 阮光平 至京,遣其臣饋公土儀,公取一二物,使人出曰:‘中朝相公問陪臣好?!?/p>
無以
即“無已”,不停止,不得已
無已人,則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不勝
受不住,承擔(dān)不了。勝:承受,經(jīng)得起
刑人如恐不勝。——《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驢不勝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