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鶴原文
仙格孤高老始成,臨池愛刷羽毛輕。未看月下婆娑舞,且聽風前嘹唳聲。
向人自在有真態(tài),伴我官間無俗情。
少待相將林下去,攜筇更引鹿同行。
詩詞問答
問:觀鶴的作者是誰?答:虞儔
問:觀鶴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虞儔的名句有哪些?答:虞儔名句大全
虞儔觀鶴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仙格
(1).道家謂仙人的品級?!对企牌呋`》卷九三:“ 伯夷 叔齊 曾參 ……如此之流,咸入仙格?!?/p>
(2).借喻清雅高潔的人品。 唐 高彥休 《唐闕史·杜舍人牧湖州》:“ 杜舍人 再捷之后,時譽益清,物議人情,待以仙格?!?/p>
孤高
特立高聳
孤高特立
臨池
《晉書·衛(wèi)恒傳》:“ 漢 興而有草書…… 弘農(nóng) 張伯英 者,因而轉(zhuǎn)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焙笠蛞浴芭R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 唐 杜甫 《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 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名臣通畫學》:“前代名臣能臨池者多矣,鮮有以畫名者。”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黃忠端書孝經(jīng)卷》:“夫人善臨池,代公作行草,幾奪真?!?呂叔湘 《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書法一項,確是一種藝術(shù)。但是這是要有寫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臨池的工夫,才會有成就的?!?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日記抄得很工整,字體遒勁,也可作臨池之用?!?/p>
羽毛
(1) 鳥類的毛
(2) 鳥羽和獸毛,比喻人的名譽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詩:“白露月下團,秋風枝上鮮?!?前蜀 韋莊 《搗練篇》:“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宋 文同 《蓮賦》:“張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煙際。” 元 劉因 《采石圖》詩:“平生曾有 金陵 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清 阮大鋮 《燕子箋·雙逅》:“閃得我月下星前,獨自孤單?!?/p>
(2).指月下老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月下傳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權(quán)作主婚?!眳⒁姟?月下老人 ”。
婆娑
(1) 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東門之枌》。毛傳:“婆娑,舞也。”
(2) 枝葉紛披的樣子
嘹唳
形容聲音響亮凄清。 南朝 齊 謝朓 《從戎曲》:“嘹唳清笳轉(zhuǎn),蕭條邊馬煩?!?唐 陳子昂 《西還至散關(guān)答喬補闕知之》詩:“葳蕤蒼梧鳳,嘹唳白露蟬。” 宋 梅堯臣 《范饒州夫人挽詞》之一:“江邊有孤鶴,嘹唳獨傷神。” 清 陳維崧 《天香·中元感舊》詞:“許多流鶯聲細,似啼猿 楚 峽嘹唳?!?王亞平 《塑像》詩:“嘹唳的候雁,結(jié)隊飛向南方。”
自在
(1) 自由;無拘束
自在嬌鶯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無家身自在,時得到蓮宮。——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閑自得,身心舒暢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離煩惱的系縛,通達無礙
真態(tài)
本色;天然風致。 唐 獨孤及 《和李尚書畫射虎圖歌》:“居然畫中見真態(tài),若務除惡不顧私?!?宋 姜夔 《續(xù)書譜·真》:“ 魏 晉 書法之高,良由各盡字之真態(tài),不以私意參之耳。” 金 張建 《俊師定庵》詩:“輕風一蕩激,真態(tài)互掀簸?!?/p>
俗情
(1).世俗的情感;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態(tài)。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 文帝 以位尊減才, 思王 以勢窘益價。” 唐 杜甫 《久客》詩:“羇旅知交態(tài),淹留見俗情。”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歸田》:“大抵古人著述,各有所本,雖小説家亦然,要足資考據(jù),備勸懲,砭俗情,助談劇,故雖歷千百年而莫之或廢也?!?/p>
(2).塵世的情思,與脫悟的情思相對。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邢舜舉》:“君雖酷好,奈俗情未斷何?!?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莫將一切俗情牽,須將一切妄念捐?!?/p>
少待
稍等。 明 湯顯祖 《南柯記·就征》:“請到時, 東華館 少待?!?/p>
相將
(1) 相隨,相伴
兩個相將旅游
(2) 將近,行將
有秦兵二十萬圍了 晉城 韓國,相將半月有余。——《秦併六國平話》
下去
用在動詞后,表示繼續(xù)
說下去
同行
(1) 同路
攜手同行
(2) 聯(lián)合行動
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