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新蓮照態(tài)碧波清,出葉茨菰縱復橫。
不盡張潮詩外意,寫將畫里有馀情。
詩詞問答
問:《題鄒一桂畫四首·其二·荷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于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么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御制詩二集卷八十三
參考注釋
碧波
清澄綠色的水波。 唐 李白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將振 五樓 之金策,浮 三湘 之碧波?!?唐 許渾 《夜泊永樂有懷》詩:“蓮渚愁紅蕩碧波, 吳 娃齊唱采蓮歌?!?明 胡其毅 《楊柳枝詞和劉賓客韻》:“望去碧波魂欲斷,紅裝馱馬過橋時?!?清 查慎行 《西湖棹歌詞》之八:“也道城中粧束好,碧波迴眼看梳頭。” 碧野 《擎電放光的人們》:“闊水茫茫,金光燦爛的 天柱峰 就像沐浴在碧波萬頃的人造海中。”
茨菰
即慈姑。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卷上:“綽菜夏生于池沼間,葉類茨菰,根如藕條。” 宋 楊萬里 《憩懷古堂》詩:“茨菰無暑性,芙蕖有涼姿?!?清 張潮 《江南行》:“茨菰葉爛別 西灣 ,蓮子花開猶未還。”參見“ 慈姑 ”。
不盡
(1)
不完全
不盡合理
(2)
沒有盡頭;不完
感恩不盡
外意
(1).貳心;異志。《三國志·蜀志·劉璋傳》:“今州中諸將 龐羲 、 李異 等,皆恃功驕豪,欲有外意,不得 豫州 ,則敵攻其外,民攻其內,必敗之道也?!?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五:“ 望子 忽生外意,神便絶往來。”《水滸傳》第一一一回:“ 呂樞密 道:‘你兩個來到,恐有他意?!?穆弘 道:‘小人父子一片孝順之心,怎敢懷半點外意。’”
(2).文字描繪的表面意義。與內意相對。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張?zhí)煊X》:“ 苕溪漁隱 曰: 圣俞 《金針詩格》云:‘﹝詩﹞有內外意,內意欲盡其理,外意欲盡其象,內外含蓄,方入詩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