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zèng)陳督學(xué)(三首代)·其三原文
瀟湘為精魂,衡岳為神識(shí)。
日南半壁天,卿云爛五色。
靈洲有佳氣,弘農(nóng)常嘆息。
緬彼黃梅宗,衣缽會(huì)有得。
卒起愴榆枋,安知天地翼。
燕石誓終藏,慚愧謝周客。
詩詞問答
問:贈(zèng)陳督學(xué)(三首代)·其三的作者是誰?答:岑徵
問:贈(zèng)陳督學(xué)(三首代)·其三寫于哪個(gè)朝代?答:明代
問:岑徵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徵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2. 三首代
參考注釋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渡胶=?jīng)·中山經(jīng)》:“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淵, 澧 沅 之風(fēng),交 瀟湘 之淵。”《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唐 李白 《遠(yuǎn)別離》詩:“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 明 徐禎卿 《古意》詩:“帝子葬何處, 瀟湘 云正深?!?/p>
(2). 湘江 與 瀟水 的并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qū)。 唐 杜甫 《去蜀》詩:“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guān)塞阻,轉(zhuǎn)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云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明 何景明 《雁》詩:“長風(fēng)度關(guān)塞,九月下 瀟 湘 ?!?/p>
精魂
(1) 靈魂
(2) 精神
神識(shí)
(1).器局識(shí)見;精神智慧?!稌x書·謝安傳》:“神識(shí)沉敏,風(fēng)宇條暢?!薄侗笔贰づ峋貍鳌罚骸笆栏?讓之 謂曰:‘觀汝神識(shí),足成才士,欲求宦達(dá),當(dāng)資干世之務(wù)。’”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蓋學(xué)者神識(shí)有限,而述者注記無涯。”
(2).神志;精神意識(shí)?!侗饼R書·高伏護(hù)傳》:“性嗜酒,每多醉失,末路逾劇,乃至連日不食,專事酣酒,神識(shí)恍惚,遂以卒?!?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洛水》:“穴中有僵尸……夫物無不化之理,魄無不遷之道,而此尸無神識(shí),事同木偶之狀,喻其推移,未若正形之速遷矣?!?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人有頸斷而不死者,神識(shí)未散耳,非關(guān)勇也?!?/p>
(3).神魂?!短綇V記》卷二九五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安世高》:“ 世高 神識(shí)還生 安息國 ,復(fù)為王作子?!?明 李贄 《觀音問·答澹然師》:“蓋凡津送亡僧者,皆緣亡者神識(shí)飛揚(yáng),莫知去向,故藉平時(shí)持戒僧眾誦念經(jīng)咒以助之?!?/p>
半壁
(1)
(2) 指朝東的半面山崖
半壁見海日。——唐· 李白《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3) 半邊
我那岳伯父拼身舍命與金人撕殺,才保全得半壁江山。——《說岳全傳》
卿云
(1).即慶云。一種彩云,古人視為祥瑞?!吨駮o(jì)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見,命 禹 代 虞 事?!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叭魺煼菬?,若云非云,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云。卿云見,喜氣也?!?清 趙翼 《養(yǎng)疾未愈書感》詩:“歲晚滄江幾回首,卿云五色麗高旻。”
(2).歌名。傳說 虞舜 將禪位給 禹 時(shí)和百官一起唱的歌?!渡袝髠鳌肪矶骸?舜 為賓客而 禹 為主人……于時(shí)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fù)旦兮。’” 鄭玄 注:“卿,當(dāng)為‘慶’?!?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 虞 歌《卿云》,則文於 唐 時(shí)。”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賦》:“昔者《卿云》作歌於 虞舜 ,《白云》著詞於 漢武 ?!?/p>
(3). 漢 代辭賦家 司馬相如 (字 長卿 )、 揚(yáng)雄 (字 子云 )的并稱?!赌淆R書·文學(xué)傳論》:“ 卿 云 巨麗,升堂冠冕; 張 左 恢廓,登高不繼?!?南朝 陳 徐陵 《報(bào)尹義尚書》:“才冠 卿 云 ,智同 荀 郭 ?!?宋 陸游 《答人賀賜第啟》:“此蓋伏遇某官學(xué)窮 游 夏 ,文媲 卿 云 ?!?/p>
五色
指青、黃、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種色彩
五色紛披。——《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靈洲
(1).對(duì)水中沙洲的美稱。 三國 魏 嵇康 《四言詩》之二:“朝翔素瀨,夕棲靈洲?!?/p>
(2).山名。在 廣東 南海 。 隋 江總 《別南海賓化侯》詩:“ 石關(guān) 通 越井 ,蒲澗邇 靈洲 ?!薄缎绿茣さ乩碇酒呱稀罚骸?廣州 南海郡 ……縣十三。 南海 ……有 靈洲山 ,在 鬱水 中?!?/p>
佳氣
(1).美好的云氣。古代以為是吉祥、興隆的象征。 漢 班固 《 * 通·封禪》:“德至八方則祥風(fēng)至,佳氣時(shí)喜?!?唐 李白 《明堂賦》:“含佳氣之青蔥,吐祥煙之鬱嵂?!?宋 王安石 《南鄉(xiāng)子》詞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蔥蔥佳氣浮?!?明 高啟 《登金陵雨花臺(tái)望大江》詩:“ 秦皇 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遠(yuǎn)望宮殿嵯峨,滿山翠柏,麗日陽春,佳氣騰騰?!?/p>
(2).泛指美好的風(fēng)光。 唐 儲(chǔ)光羲 《洛陽道五首獻(xiàn)呂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氣多?!?/p>
(3).清雅的氣味。 唐 杜甫 《枯楠》詩:“涷雨落流膠,衝風(fēng)奪佳氣。” 宋 王安石 《朱朝議移法云蘭》詩:“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阿?!?/p>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鑒》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圣武紀(jì)》
(2) 嘆美;贊嘆
姑娘此時(shí),除了心中感激,點(diǎn)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黃梅
(1) 成熟的梅子
(2) 臘梅的別名
(3) 中國湖北省東端、長江北岸的一個(gè)縣。黃梅戲的發(fā)源地
(4) 黃梅季
衣缽
原指佛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缽,后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xué)問、技能等
有得
(1).有所得;有所領(lǐng)悟?!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拔逍墙詮奶锥酆跻簧幔湎轮畤梢员鴱奶煜?。居實(shí),有得也;居虛,無得也?!薄赌鲜贰る[逸傳上·陶潛》:“少來好書,偶愛閑靖,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宋 張載 《正蒙·有德》:“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yǎng),瞬有存?!比纾簩W(xué)習(xí)有得;有得有失。
(2).表示程度深或持續(xù)時(shí)間長?!豆賵?chǎng)現(xiàn)形記》第三三回:“ 上海道 前腳走, 上??h 跟著又來。并不是欺他官小,對(duì)不住他,只好擋駕;見面之后,有得同你纏。”
榆枋
榆樹與枋樹。比喻狹小的天地。 唐 趙中虛 《游清都觀尋沉道士得芳字》詩:“早蟬清暮響,崇蘭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fù)控榆枋?!?宋 王曾 《矮松賦》:“鸞乍迷於枳棘,鷃每悮於榆枋?!?明 楊珽 《龍膏記·傳情》:“分明是鵬摶暫息榆枋也,有日吹噓送上天。”參見“ 榆枋之見 ”。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huì)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dòng)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dòng)的范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
燕石
(1). 燕山 所產(chǎn)的一種類似玉的石頭。《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嬰石” 晉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嬰帶,所謂 燕 石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圣水》:“ 圣水 又東,逕 玉石山 ,謂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清 談遷 《故宮賦》:“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
(2).《太平御覽》卷五一引《闕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tái) 之東,歸西藏之,以為大寳。 周 客聞而觀焉,主人端冕玄服以發(fā)寳,華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盧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與瓦甓不異。’主人大怒,藏之愈固?!焙笠浴把嗍庇鞑蛔阏滟F之物。 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樂天任命,混一榮辱,進(jìn)無悅色,退無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甕牖,安肯沽衒以進(jìn)趨,揭其不貲之寳,以競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贈(zèng)范金鄉(xiāng)》詩之一:“我有結(jié)緑珍,久藏濁水泥。時(shí)人棄此物,乃與 燕 石齊?!笔?,一本作“ 珉 ”。 清 胡鳳丹 《重刻<日損齋筆記>序》:“以視碔砆 燕 石,車載斗量,無所短長輕重者,其貴與賤之相去何如也?!?/p>
(3).用為自謙凡庸之詞。 晉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訓(xùn),旁味《方言》,復(fù)為之解。觸事廣之,演其未及,摘其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補(bǔ)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廣寤多聞爾?!?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見寄十四韻》:“ 楚 材欣有適, 燕 石愧無功。” 宋 蘇軾 《九日邀仲屯田為大水所隔以詩見寄次其韻》:“漫遣鯉魚傳尺素,卻將 燕 石報(bào)瓊?cè)A?!?/p>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隱 《行次昭應(yīng)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詩:“早勒勛庸 燕 石上,佇光綸綍 漢 庭中。” 馮浩 箋注:“《后漢書》: 竇憲 大破北單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銘?!?唐 霍總 《塞下曲》:“豈要銘 燕 石,平生重武威?!眳⒁姟?燕然石 ”。
愧謝
謂對(duì)他人給予的照顧感到慚愧,并示感謝?!端螘ぶx晦傳》:“ 晦 至 江陵 ,無它處分,唯愧謝 周超 而已。” 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杜子春》:“﹝老人﹞握其手曰:‘君復(fù)如此,奇哉!吾將復(fù)濟(jì)子幾緡方可?’…… 子春 愧謝而已?!?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友人疑其妖魅所惑,驚謂之曰:‘君未嘗娶,何者為妻家,得無妄想耶?’ 虛中 遽若省悟,但唯唯愧謝而已。”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下:“先生正色曰:‘這是我醫(yī)人的方子……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壞我的方子?!怯牙⒅x?!?/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