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篇原文
欣欣雪齋叟,年少本孤寒。愁懷厄羈寓,兀坐起長嘆。
慷慨念前世,圣門真右觀。
鄒人息邪說,吏部回狂瀾。
鈍金須砥礪,曲木待繩彈。
幸哉得三男,父子聊自歡。
爛舌不令閉,濡毫無使乾。
高天揭懸象,絕嶂飛流湍。
取舍狥三益,行藏推四端。
鶯友新?lián)衲?,鵷雛初放官。
言辭凜冰雪,節(jié)操森瑯玕。
神禰儻終佑,騫翥亦何難。
詩詞問答
問:欣欣篇的作者是誰?答:孫介
問:欣欣篇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孫介的名句有哪些?答:孫介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欣欣
(1) 高興自得的樣子
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2) 草木茂盛的樣子
欣欣向榮
年少
1、:年輕
例子:青春年少 | 年少有為。
《史記·秦始皇本紀》:“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清 袁一相《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開美(袁賦正)、與參(袁賦誠)年少力學,好觀古人成敗之跡,開美固著書名山,而與參則乘時建樹,所在藉藉?!?nbsp;
2、:青少年(多指男子)
例子:翩翩年少| 英俊年少五陵年少爭纏頭?!啤ぐ拙右住杜眯?并序)》
孤寒
(1).出身低微?!稌x書·陳頵傳》:“ 頵 以孤寒,數(shù)有奏議,朝士多惡之,出除 譙郡 太守?!?宋 歐陽修 《論班行未有舉薦之法札子》:“其間雖容時有濫冒,然孤寒有才行之人,亦往往獲進。”《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若是舉孝廉時,不知多少分上鉆刺,依舊是富貴子弟鉆去了。孤寒的便有 曾參 之孝, 伯夷 之廉,休想揚名顯姓?!?/p>
(2).指出身低微的貧寒士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放孤寒》:“ 李太尉 德裕 頗為寒畯開路,及謫官南去,或有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 李崖州 。’”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書》:“孤寒之中,獨無可任大事者乎?”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六:“ 合肥 龔尚書 ,憐才下士,嘉惠孤寒,海內文流,延致門下,每歲暮各贈炭資?!?/p>
(3).家境貧寒無依。《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當時殿前太尉是 陽和王 ,見了這詞,好傷感:原來 劉兩府 直恁孤寒?!?元 關漢卿 《五侯宴》楔子:“則俺這孤寒子母誰偢問?”《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小生囊中只有四五十金,就是不嫌孤寒聘下令愛時,也不能彀就完姻事?!?/p>
(4).孤立;孤單。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康節(jié) 曰:‘臣自布衣叨冒至此,有陛下為知己,安得謂之孤寒,陛下今日便是孤寒也?!象@而問其故, 康節(jié) 曰:‘內自左右近習,外至公卿大臣,無一人忠於陛下者,陛下不自謂孤寒,而反謂臣為孤寒,臣所未喻也?!?宋 楊萬里 《東園探桃李》詩:“有花無葉也孤寒,有葉無花草一般?!?/p>
愁懷
憂傷的心懷。 宋 張輯 《謁金門·花自落》詞:“睡起愁懷何處著?無風花自落。” 元 關漢卿 《玉鏡臺》第一折:“怎能彀可情人消受錦幄鳳凰衾,把愁懷都打撇在玉枕鴛鴦帳。”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二二:“江上的暮色更足引動人的愁懷?!?/p>
羈寓
亦作“羇寓”。寄居;旅居?!侗笔贰な拰氣箓鳌罚骸半m少羈寓,而志性雅重,過期猶絶酒肉?!?唐 方干 《冬日》詩:“已嗟一周歲,羇寓尚何依?!?唐 康駢 《劇談錄·裴晉公天津橋遇老人》:“ 裴晉公 度 微時羈寓 洛 中?!?/p>
兀坐
危坐,端坐
冥然兀坐。——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長嘆
悠長的嘆氣
長嘆一聲
慨念
感慨懷念。 明 李東陽 《故明太傅平江伯陳公墓志銘》:“因慨念名家宿將之遺風,圣天子用舊保終之盛德,皆不可遂泯,乃敘次其事而系以銘?!?李大釗 《史觀》:“后世逸民高歌,詩人夢想,大抵慨念 黃 、 農 、 虞 、 夏 、 無懷 、 葛天 的黃金時代。”
前世
(1) 想像為某個人在今生塵世以前的一世
(2) 上一代
圣門
(1).謂進入圣道之門。 漢 揚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門:由於 * ,入自禽門;由於禮義,入自人門;由於獨智,入自圣門?!?/p>
(2).謂 孔子 的門下。亦泛指傳 孔子 之道者。 漢 班固 《幽通賦》:“游圣門而靡救兮,雖覆醢其何補?”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惟我朝諸公為義理之學,髣彿圣門氣象爾。”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三》:“余近得《顏子》三卷,亦國朝人裒集,雖謂有功圣門,可也?!?清 曾國藩 《圣哲畫像記》:“ 周 、 張 、 程 、 朱 ,在圣門,則德行之科也?!?/p>
邪說
不正當?shù)淖h論、主張
辟邪說
吏部
(1)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長官為吏部尚書。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時韓愈吏部權 京兆。——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吏部擬用左通政。——清· 張廷玉《明史》
(2) 又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狂瀾
(1) 巨大的波浪
八戒見了道;“果是狂瀾,無舟可渡。”——《西游記》
(2) 比喻動蕩不定的局勢或猛烈的潮流
力挽狂瀾
鈍金
不鋒利的兵器。《荀子·性惡》:“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后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后利。”
砥礪
(1) 磨刀石
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2) 磨煉
砥礪革命意志
(3) 勉勵
互相砥礪
繩彈
彈劾。《三國志·魏志·杜襲傳》“著名前世” 裴松之 注引《先賢行狀》:“ 安 深疾惡之,到官治戮,肆之於市。懼有司繩彈,遂自免。”
父子
父親和兒子,古時也指叔侄
不令
(1).不善;不肖?!对姟ば⊙拧な轮弧罚骸盃{爗震電,不寧不令。” 鄭玄 箋:“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薄蹲髠鳌ば哪辍罚骸肮丫胁涣钪?達 ,構我敝邑於大國?!?唐 元稹 《鶯鶯傳》:“慈母以弱子 * 見託,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佚之詞!” 明 楊慎 《二伯論下》:“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千里而襲人,強賊之行也。”
(2).沒有命令?!秾O子·九地》:“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薄犊鬃蛹艺Z·好生》:“ 孔子 曰:‘以此觀之, 文王 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從,不教而聽,至矣哉!’”
(3).不聽從命令?!俄n非子·說疑》:“臨難不恐,上雖嚴刑無以威之,此之謂不令之民也?!薄段簳け焙M踉攤鳌罚骸拔粽撸?淮 夷叛命,故有三年之舉; 鬼方 不令,乃致淹載之師?!?/p>
濡毫
濡筆。謂蘸筆書寫或繪畫。 唐 韋應物 《酬劉侍郎使君》詩:“濡毫意僶俛,一用寫悁勤?!薄剁R花緣》第五三回:“ 亭亭 正在磨墨濡毫,忽見 紅紅 、 婉如 從外面走來?!?吳沛霖 《淡卿出團扇索詩為題兩絕》之一:“擬將雅意深深卻,看汝濡毫興已狂。”
高天
(1).上天,上蒼?!俄n非子·說疑》:“殺身以安主,以其主為高天 泰山 之尊,而以其身為壑谷鬴洧之卑?!?唐 杜甫 《題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詩:“頻驚適小國,一擬問高天?!?/p>
(2).高空。 唐 李白 《大獵賦》:“狀若乎高天雨獸,上墜於大荒?!?毛 * 《冬云》詩:“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p>
(3).高朗的天空。 隋 薛道衡 《夏晚》詩:“高天澄遠色,秋氣入蟬聲?!?唐 杜甫 《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詩:“揮淚臨大江,高天意悽惻?!?仇兆鰲 注:“高天,指秋時?!冻o》:天高而氣清。”
懸象
(1).天象。多指日月星辰?!兑住だM辭上》作“縣象”。 漢 班固 《典引》:“懸象闇而恒文乖,彝倫斁而舊章缺?!?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答王太尉書》:“公之忠孝信感人神,公之盟誓事同懸象?!?清 唐甄 《潛書·性才》:“又如星之戾氣,散為彗孛,亦為明體,亦為懸象?!?/p>
(2).公布歷法。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善天文算法》:“乃知圣人御世,故天預令西法傳入 中 土,使上因之懸象布命?!?/p>
流湍
急流。 漢 張衡 《南都賦》:“流湍投濈,砏汃輣軋?!?/p>
取舍
采取或舍棄;選擇
取舍得當
三益
(1).謂直、諒、多聞。語本《論語·季氏》:“ 孔子 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后漢書·馮衍傳下》:“臣自惟無三益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晉 慧遠 《廬山東林雜詩》:“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宋 蘇軾 《除呂公著守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制》:“朕重失此三益之友,而閔勞以萬幾之煩。”
(2).借指良友。 晉 摯虞 《答杜育》詩:“賴茲三益,如琢如切?!?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之二二:“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宋 梅堯臣 《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詩:“風物稍佳時,把酒會三益。”
(3).指梅、竹、石。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五:“ 東坡 贊 文與可 梅竹石云:‘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是為三益之友。’”
行藏
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等
數(shù)問其行藏。——《元史·楊奐傳》
四端
指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開端、萌芽。《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薄端鍟の膶W傳·潘徽》:“源開三本,體合四端?!?清 方苞 《讀孟子》:“既揭五性,復開以四端,使知其實不越乎事親從兄?!?/p>
鶯友
《詩·小雅·伐木》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之句,后人遂以“鶯友”比喻好友。 唐 李商隱 《喜聞太原同院崔侍御臺拜兼寄在臺三二同年之什》詩:“若向南臺見鶯友,為傳垂翅度春風?!?元 王逢 《題朱松石左轄歸來堂》詩:“鶴孫影跨松閒石,鶯友聲過柳外墻?!?/p>
擇木
(1).謂鳥獸選擇樹木棲息。常用以比喻擇主而事?!蹲髠鳌ぐЧ荒辍罚骸癌z 孔子 ﹞命駕而行,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晉 左思 《吳都賦》:“菈擸雷硠,崩巒弛岑;鳥不擇木,獸不擇音?!薄侗笔贰とf俟普可朱渾元等傳論》:“ 神武 招攜,理殊納叛;諸將擇木,情非背恩。”《三國演義》第三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劉紹棠 《地母》:“原市委書記 楊仲芳 跟他是老戰(zhàn)友;但是,為了做官、保官和升官,只有良禽擇木而棲了?!?/p>
(2).喻選擇官職。 晉 潘岳 《西征賦》:“夕獲歸於都外,宵未中而難作;匪擇木以棲集,尠林焚而鳥存?!?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李弘度 常嘆不被遇。 殷揚州 知其家貧,問:‘君能屈志百里不?’ 李 答曰:‘《北門》之嘆,久已上聞。窮猿奔林,豈暇擇木?’遂授 剡縣 。”
放官
猶免職。《韓非子·八經(jīng)》:“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職,則放官收。” 陳奇猷 集釋:“放官,猶言免職也?!?/p>
言辭
(1) 說話所用的詞句
(2) 話語
與為言辭。——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冰雪
比喻清純
節(jié)操
指人的氣節(jié)、操行。多用褒義
瑯玕
(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贈我金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漢· 張衡《四愁詩》
(2) 傳說和神話中的仙樹,其實似珠;比喻珍貴、美好之物
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瑯玕樹。——《山海經(jīng)》
(3) 翠竹的美稱
剖劈青瑯玕,家家蓋墻屋。——唐· 白居易詩
騫翥
(1).飛舉貌。騫,通“ 鶱 ”。
(2).比喻地位上升。 南朝 宋 范泰 《贈袁湛謝混》詩:“亦有后出雋,離群盡騫翥?!?唐 沉千運 《贈史修文》詩:“曩昔盡騫翥,與君仍布衣?!?/p>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zhèn)踰歲月?!?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