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清芬閣原文
山腰系煙帛,石齒漱灘雪。千歲可坐致,清風在巖穴。
五季浪拍天,不覆漁翁船。
入山種美材,百世收棟椽。
松廳正一臺,蓮幕壯兩河。
少蓬薰班香,建州辦韓多。
今代南海君,事事似諸父。
何年繼昔游,秋山祠乃祖。
詩詞問答
問:題清芬閣的作者是誰?答:朱翌
問:題清芬閣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朱翌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翌名句大全
朱翌題清芬閣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山腰
山腳和山頂之間大約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橫洞口而欹臥,頓山腰而半折?!?唐 白居易 《殘暑招客》詩:“云截山腰斷,風驅雨腳迴?!薄秲号⑿蹅鳌返谑换兀骸耙痪湓捨赐?,只聽得山腰里吱的一聲骲頭響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聞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詩:“貼在山腰下佝僂得可怕的老柏,拿著黑疲的拳頭硬和太空挑釁?!?/p>
石齒
齒狀的石頭。亦指山石間的水流。 宋 蘇軾 《游道場山何山》詩:“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宋 楊 * 《滿庭芳》詞:“一徑幽通邃竹,松風漱、石齒濺濺?!?金 元好問 《少室南原》詩:“清溪鳴石齒,暖日長藤芽?!?元 張可久 《憑欄人·白云煉師山居》曲:“丹氣溶溶生紫煙,石齒泠泠鳴玉泉。” 清 劉大櫆 《菉溪書屋圖記》:“按其圖,則修竹萬竿,而千尋之老木間廁其中,其下怪石林立,溪流自石齒間縈紆漩洑?!?/p>
千歲
(1) 千年。泛指年代長久
(2) 對天子(皇帝)所封諸王的直接稱呼,小說和戲劇中常用
千歲爺
(3) 對天子(皇帝)所封諸王的間接稱呼
坐致
輕易獲得;輕易達到?!睹献印るx婁下》:“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茍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仁宗寶元二年》:“乘人心離散, 嘉勒斯賚 立敵之時,緣邊州 * 徙糧草二百餘里,不出一月,可坐致山界 洪 宥 等州?!?王闿運 《<衡陽縣志>序》:“兩君既殂,三公坐致?!?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七講:“ 宋文帝 公開袒護佛家,對臣下毫不諱言地表示,假若人們都信仰了佛教,則一定能馴服地接受統(tǒng)治,可以坐致太平?!?/p>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巖穴
山洞
云歸而巖穴暝。——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五季
(1).即 后梁 、 后唐 、 后晉 、 后漢 、 后周 五代。 宋 葉紹翁 《南屏興教磨崖》:“ 錢塘 自 五季 以來,無干戈之禍?!?清 惲敬 《西楚都彭城論》:“后世如 六朝 之割裂,如 五季 之紊亂,草澤英雄,崛起一時?!?陳天華 《猛回頭》:“到 五季 ,又是個,外強中弱,俺同胞,遭殺戮,好不心傷?!?/p>
(2).中醫(yī)以四時配五行而為五季,即春屬木,夏屬火,長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
拍天
形容浪濤洶涌沖擊,氣勢浩大。 唐 韓愈 《題臨瀧寺》詩:“ 潮陽 未到吾能説,海氣昏昏水拍天。”
漁翁
老漁人。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七:“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水滸傳》第一○三回:“五個人一徑搖到那打魚船邊, 李俊 問道:‘漁翁,有大鯉魚嗎?’” 劉半農(nóng) 《游香山紀事詩》之六:“網(wǎng)畔一漁翁,閒取黃煙吸?!?/p>
入山
(1).進入山里?!妒酚洝ね馄菔兰摇罚骸?少君 年四五歲時,家貧……為其主人入山作炭?!?宋 蘇軾 《與林天和長官》之二十:“知入山未還,即日想已還治。起居佳否?往來衝冒,然勝游計不為勞也?!薄度龂萘x》第一二○回:“又大興土木,作 昭明宮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p>
(2).指隱居?!度龂尽な裰尽は戎鱾鳌贰斑w 觀 為別駕從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袁暐 《獻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當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十四:“入山燒黃白,一旦化為灰?!?許杰 《<文藝批評與人生>自序》:“我既然還生活在人類社會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p>
美材
(1).優(yōu)良的木材。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或以嘉名取寵,或以美材見珍?!?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詩序:“美材取於既成,碩果食於方熟?!?/p>
(2).不凡的資質。《韓非子·奸劫弒臣》:“人主無法術以御其臣,雖長年而美材,大臣猶將得勢擅事主斷,而各為其私急?!薄俄n詩外傳》卷六:“美材也而不聞君子之道、隱小物以害大物者,災必及身矣。”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長時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百世之怨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流芳百世
松廳
唐 中期監(jiān)察院禮祭廳的別名。 唐 趙璘 《因話錄》卷五:“都廳亦曰監(jiān)院南院。 會昌 初,監(jiān)察御史 鄭路 所葺禮祭廳,謂之松廳,南有古松也。刑察謂之魘廳,寢於此魘?!?/p>
正一
(1).純真之一。道家認為“一”為世界萬物之本,永恒不變。 南朝 齊 顧歡 《夷夏論》:“佛號正真,道稱正一,一歸無死,真會無生,在名則反,在實則合?!?唐 盧照鄰 《病梨樹賦》:“高談正一,則古之 蒙莊子 ;深入不二,則今之 維摩詰 ?!?南唐 譚峭 《化書·道化·正一》:“命之則四(虛、神、氣、形),根之則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謂正一?!?/p>
(2).道教的一派。原為五斗米道,為 東漢 張陵 所創(chuàng)。傳說 太上老君 親授 張陵 《太平洞極經(jīng)》、《太玄經(jīng)》、《五斗經(jīng)》、《正一經(jīng)》各若干卷。 張陵 傳授于后裔及其門徒。后 張陵 被尊為“天師”、“正一天師”,其所創(chuàng)之道派亦稱為“天師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統(tǒng)稱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經(jīng)》,崇拜鬼神,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等?!杜f唐書·隱逸傳·司馬承禎》:“﹝ 承禎 ﹞事 潘師正 ,傅其符籙及辟穀、導引、服餌之術。 師正 特賞異之,謂曰:‘我自 陶隱居 傳正一之法,至汝四葉矣。’”《元史·釋老傳·張與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薄毒劳ㄑ浴そ鹆钍访梨境晷阃罚骸斑@一房道士,世傳正一道教,善能書符遣將,剖斷人間禍福?!?/p>
蓮幕
《南史·庾杲之傳》:“﹝ 王儉 ﹞用 杲之 為衛(wèi)將軍長史。 安陸侯 蕭緬 與 儉 書曰:‘盛府元僚,實難其選。 庾景行 汎淥水,依芙蓉,何其麗也?!瘯r人以入 儉 府為蓮花池,故 緬 書美之?!焙笠蚍Q幕府為“蓮幕”。 唐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獻尚書》詩:“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 宋 陸游 《送范西叔赴召》詩:“衰病強陪蓮幕客,凄涼又送 石渠 郎?!?/p>
兩河
(1). 戰(zhàn)國 秦 漢 時, 黃河 自今 河南 武陟縣 以下東北流,經(jīng) 山東省 西北隅北折至 河北 滄縣 東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與上游今 晉 陜 間的北南流向一段東西相對,當時合稱“兩河”?!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兩河 之間為 冀州 , 晉 也?!?唐 孔穎達 《毛詩正義序》:“ 晉 宋 二 蕭 之世,其道大行; 齊 魏 兩河 之間,茲風不墜?!?/p>
(2). 唐 安 史 之亂后,稱 河南 河北 二道為 兩河 。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況今 元濟 承宗 尚未擒滅, 兩河 之地太半未收?!?清 吳偉業(yè) 《武林謁同門張石平》:“二室才名官萬石, 兩河 財賦導 三江 ?!?/p>
(3). 宋 稱 河北 河東 地區(qū)為 兩河 ?!端问贰だ罹V傳》:“莫若於 河北 置招撫司, 河東 置經(jīng)制司,擇有材略者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棄 兩河 於敵國之意?!?清 錢謙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絕句》之一:“ 兩河 三鎮(zhèn) 全輸卻,殘局休論 十六州 ?!?鄧方 《論詩》:“哀哀望 兩河 ,獨使人肺酸?!?/p>
少蓬
秘書少監(jiān)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祕書監(jiān)為大蓬,少監(jiān)為少蓬?!?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 顏夷仲 為少蓬,尚無出身,久之乃賜第,除西掖。”
今代
現(xiàn)代,今世。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詩:“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宋 李覯 《袁州州學記》:“今代遭圣神,爾袁得圣君?!?宋 洪邁 《容齋三筆·監(jiān)司待巡檢》:“觀此,則是使者與巡檢同驛而處,同席而食,至於步行送之登舟,今代未之見也?!?/p>
南海
(1)
(2) 縣名,在廣東省境內,現(xiàn)已并入廣州市
(3) 對康有為的尊稱,其字亦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事事
(1) 做事
無所事事
(2) 各種事情;每件事
委員會將發(fā)現(xiàn)它事事都有人掣肘
諸父
(1).古代天子對同姓諸侯、諸侯對同姓大夫,皆尊稱為“父”,多數(shù)就稱為“諸父”?!对姟ば⊙拧しツ尽罚骸凹扔蟹柿q,以速諸父。”《管子·四稱》:“獠獵畢弋,暴遇諸父,馳騁無度,戲樂笑語?!?/p>
(2).指伯父和叔父。《莊子·列御寇》:“如而夫者,一命而呂鉅,再命而於車上儛,三命而名諸父,孰?yún)f(xié) 唐 許 也。” 成玄英 疏:“諸父,伯叔也?!薄稘h書·王莽傳上》:“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彊而早世。” 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 李京兆 諸父中,有一人嘗為 博 守者,不得其名,其人極廉介?!?/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