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存子侄上風嘆原文
家在岷峨峰六六,文章李杜追芳躅。有詩吟破雪飛花,無酒斟來體生粟。
觀光上國肩共摩,舟下長江尾相觸。
行行得意湖大天,攜手風涼曾點浴。
詩詞問答
問:和存子侄上風嘆的作者是誰?答:陽枋
問:和存子侄上風嘆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陽枋的名句有哪些?答:陽枋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岷峨
(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稱。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讓右將軍荊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帶百縣,縈抱七州?!薄吨軙れo帝紀》:“雖復(fù)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奪之威; 漳 滏 勤王,無救 宗周 之殞?!?/p>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稱。 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傳觴接膝何由得?!?宋 蘇軾 《滿庭芳》詞:“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詩序》:“然后登 岷峨 ,攬西極,浮 江 而下?!币徽f 岷 為 青城山 ; 峨 為 峨眉山 。
六六
(1).六的六倍,三十六?!尔i冠子·度萬》:“五音六律,稽從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為歲式。” 陸佃 解:“六六,六其律之六也?!?/p>
(2).謂 巫山 三十六峰。 宋 范成大 《范氏莊園》詩:“夕陽塵土漲郊墟,六六峯頭夢覺餘?!?明 汪道昆 《高唐夢》:“人醉我何醒,莫待黃粱先熟;明燭明燭,夢斷 巫山 六六?!?清 袁于令 《西樓記·私契》:“ 巫山 六六夢難成,一幅花箋作主盟?!?/p>
(3).鯉魚的別稱?!钝拧め岕~》:“鯉三十六鱗,具六六之數(shù),陰也?!?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胡書巢 ﹞《寄香亭》云……森森九種竹,燦燦十樣箋。六六雙鯉鱗,泠泠三峽泉?!痹敗?六六鱗 ”。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xiàn)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李杜
(1). 東漢 李固 、 杜喬 的并稱?!逗鬂h書·李杜傳贊》:“ 李 杜 司職,朋心合力。致主 文 宣 ,抗情 伊 稷 ?!?/p>
(2). 東漢 李膺 、 杜密 的并稱。《后漢書·黨錮傳·杜密》:“黨事既起,免歸本郡,與 李膺 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時人亦稱 李 杜 焉?!?/p>
(3). 東漢 李云 、 杜眾 的并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四李社》:“ 弘農(nóng) 五官掾 杜眾 ,傷 云 以忠諫獲罪,上書愿與 云 同日死。帝愈怒,下廷尉,皆死獄中。其后 襄楷 上言,亦稱為 李 杜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六“李杜”》:“ 李云 、 杜眾 以直通受誅,此又一 李 杜 矣?!?/p>
(4). 東晉 杜預(yù) 與 北魏 李沖 的并稱?!段簳ね趺C傳》:“詔曰:‘……故 杜預(yù) 之歿,窆於 首陽 ;司空 李沖 ,覆舟是託。顧瞻斯所,誠亦二代之 九原 也。故 揚州 刺史 肅 誠義結(jié)於二世,英惠符於 李 杜 ,平生本意,愿終 京陵 ,既有宿心,宜遂先志?!?清 趙翼 《陔馀叢考·六“李杜”》:“《魏書》 李沖 、 杜預(yù) ,忠義相結(jié),亦稱 李 杜 ?!?/p>
(5). 唐 李白 與 杜甫 的并稱。 唐 韓愈 《調(diào)張籍》詩:“ 李 杜 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薄缎绿茣の乃噦魃稀ざ鸥Α罚骸?甫 曠放不自儉,好論天下事,高而不功。少與 李白 齊名,時號‘ 李 杜 ’”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古體下》:“ 李 杜 二公,誠為勁敵。 杜陵 沉鬱雄深, 太白 豪逸宕麗?!?清 費錫璜 《<友鷗堂集>序》:“ 叔威 詩雖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蘇 、 陸 間,則并驅(qū)爭先?!?/p>
(6).初 唐 詩人 杜審言 與 李嶠 ,晚 唐 詩人 李商隱 與 杜牧 亦并稱“李杜”。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唐下》:“ 杜審言 、 李嶠 結(jié)友前朝, 李商隱 、 杜牧 之齊名晚季,咸稱 李 杜 。”
(7). 宋 李韶 與 杜范 的并稱?!端问贰だ钌貍鳌罚骸爱斒菚r, 杜范 亦在列,二人廉直,中外稱為‘ 李 杜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六“李杜”》:“《宋史》 李韶 與 杜范 皆廉直,中外謂 李 杜 ?!?/p>
追芳
謂與前人媲美。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追先寺》:“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p>
破雪
冒雪。 元 戴表元 《雪后泛湖歌》:“良時樂游古亦有,何人破雪浮官廚?!?/p>
飛花
(1).落花飄飛。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2).飄飛的落花。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茶客娶興》:“你掩淚含羞辭別去,似飛花逐水悠悠,蕭蕭孤影向誰投?!?/p>
(3).比喻飄飛的雪花。 宋 蘇轍 《上元前雪三絕句》之一:“不管上元燈火夜,飛花處處作春寒?!?/p>
(4).紡織時飛散的棉花纖維。
無酒
(1).沒有酒。《詩·小雅·鹿鳴》:“有酒湑我,無酒酤我。” 南朝 宋 謝靈運 《逸民賦》:“有酒則舞,無酒則醒?!?/p>
(2).沒有喝醉。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第二折:“[ 曹 末云]‘呀呀呀, 壽亭侯 是醉了也。 張文遠 ,扶著 壽亭侯 還宅去?!?張遼 云]‘丞相, 壽亭侯 無酒也?!?曹 末云]‘您怎生知道?’”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第二折:“我恰才本無酒,我聽的那廝説我哥哥兄弟在 古城 ,我故意推醉?!?/p>
來體
(1).弓張弦時弓臂內(nèi)向的體勢?!吨芏Y·考工記·弓人》:“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臾之屬,利射侯與弋?!?孫詒讓 正義:“往體,謂弓體外撓;來體謂弓體內(nèi)向。凡弓必兼往來兩體,而后有張弛之用。”
(2).指子孫?!逗鬂h書·宦官傳論》:“聲榮無暉於門閥,肌膚莫傳於來體?!?/p>
觀光
現(xiàn)在稱游覽觀賞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政教、文物、習俗、風光等為觀光
到這里來的所謂香客,很多是游覽觀光的,不全是真正燒香拜佛的香客。——《聽潮》
觀光代表團
上國
(1).指國都以西的地區(qū)?!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跋模?楚子 使 然丹 簡上國之兵於 宗丘 。” 杜預(yù) 注:“上國,在國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p>
(2). 春秋 時稱中原各諸侯國為上國,與 吳 楚 諸國相對而言。《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吳子 ﹞使 延州來 季子 聘于上國,遂聘于 晉 ,以觀諸侯?!?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上國,中國也。蓋以 吳 辟在東南,地勢卑下,中國在其上流,故謂中國為上國也?!薄秶Z·吳語》:“ 越 滅 吳 ,上征上國?!?韋昭 注:“上國,中國也?!?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國,與 晉 爭長?!?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p>
(3).外藩對帝室或朝廷的稱呼?!逗鬂h書·陳蕃傳》:“夫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應(yīng)分土,藩屏上國?!?李賢 注:“上象四七,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故曰下應(yīng)分土,言皆以輔王室也?!?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唐 白居易 《祭迴鶻可汗文》:“撫有九姓,制臨一方,氣吞諸戎,名播上國?!?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惟 布達拉 一區(qū),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華夏 ,故 吐番贊普 都之,以鞭撻四夷,抗衡上國。”
(4).指京師。 南朝 梁 江淹 《四時賦》:“憶上國之綺樹,想 金陵 之蕙枝?!薄顿Y治通鑒·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內(nèi)無事,自上國來者,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胡三省 注:“時藩鎮(zhèn)竊據(jù),自比古諸侯,謂京師為上國?!薄都t樓夢》第四回:“ 薛蟠 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機會,一來送妹待選,二來望親,三來親自入部銷算舊賬,再計新支,--其實只為游覽上國風光之意?!?/p>
江尾
江流的下游地段。 唐 李紳 《過鍾陵》詩:“ 龍沙 江尾抱 鐘陵 ,水郭村橋晚景澄?!?/p>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逯欽立 注:“行行,漸漸?!?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p>
(3).猶言走一走?!段饔斡洝返谖宥兀骸?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jīng),卻來我處何干?’ 行者 道:‘取經(jīng)取經(jīng),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p>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p>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xiāng)。”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后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p>
(2).各行各業(yè)。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墩撜Z·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得意
滿意,感到滿足時的高興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大天
唐 代吏部尚書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牓官稱……吏部尚書為大天,禮部為大儀?!?/p>
攜手
手拉手
攜手并肩
風涼
(1).指涼風。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詩:“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p>
(2).謂有風而涼爽;涼爽。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作酢法》:“初置甕於北蔭中風涼之處,勿令見日?!?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二·景隆八發(fā)》:“爾乃以瓦為枕,以棺為鋪,逍遙乎風涼,從容乎日晡?!?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此刻倒風涼了?!?/p>
(3).使身體清涼爽快;納涼。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風涼風涼,一推門,燈光射出去,只見……飛舞著好一片大雪?!?華山 《陣地春節(jié)散記》:“他滿臉紅光,正在洞口風涼,大概是在火爐邊包了好半天餃子,熱了?!?/p>
(4).猶輕松。 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發(fā)端》:“這一段文章說得倒還風涼,不過先生的苦心我們是不好忽略看過的?!?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個地主》:“你倒說得風涼,收了我的租,不幫我,還來勸我?!?/p>
(5).古地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渭水三》:“《關(guān)中圖》曰: 麗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風涼原 ,在 磈山 之陰,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唐 皎然 《送如獻上人游長安》詩:“閑尋 鄠 杜 看修竹,獨上 風涼 看古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