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聞瘦以詩見寄次韻原文
多生習氣未除肉,長夜安眠懶食粥。屈伸久已效熊虎,倒掛漸擬同蝙蝠。
眾笑忍饑長杜門,自恐莫年還入俗。
經(jīng)旬輒瘦駭鄰父,未信腦滿添黃玉。
海夷旋覺似齊魯,山蕨仍堪嘗菽粟。
孤船會復見洲渚,小車未用安羊鹿。
海南老兄行尤苦,樵爨長須同一仆。
此身所至即所安,莫同歸期兩黃鵠。
詩詞問答
問:子瞻聞瘦以詩見寄次韻的作者是誰?答:蘇轍
問:子瞻聞瘦以詩見寄次韻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轍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轍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多生
佛教以眾生造善惡之業(yè),受輪回之苦,生死相續(xù),謂之“多生”。 唐 白居易 《味道》詩:“此日盡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塵侵?!?宋 蘇軾 《入寺》詩:“多生宿業(yè)盡,一氣中夜存?!?清 吳偉業(yè) 《同孫浣心郁靜巖家純祜過福城觀華嚴會》詩:“今日 云門 纔喫棒,多生 山谷 少安禪?!?/p>
習氣
不良的習慣或作風
官僚習氣
長夜
(1) 漫長的黑夜
長夜沾濕何由徹。——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時代
長夜難明赤縣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徹夜
長夜之飲
安眠
(1).安然熟睡?!段簳ろn顯宗傳》:“ 顯宗 曰:‘臣仰遭明時,直筆而無懼,又不受金,安眠美食,此臣優(yōu)於 遷 固 也?!?唐 元結 《石宮四詠》之四:“晨光靜水霧,逸者猶安眠?!薄都t樓夢》第一○九回:“起初再睡不著,以后把心一靜,誰知竟睡著了,卻倒一夜安眠?!眳蝿 独疃└募蕖返谝粓觯骸靶切菦]落我去挖米,又怕驚動你安眠?!?/p>
(2).死的婉辭。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韻》:“空垂兩行血,深送一枝瓊。祕祝休巫覡,安眠放使令?!?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于是慢慢地仔細地……放入棺里,使這安眠的人,非常舒適地安眠著?!?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四章:“在 朝鮮 我們犧牲了多少好同志呵!他們已經(jīng)安眠在 朝鮮 的土地上了?!?/p>
屈伸
亦作“ 屈申 ”。1.屈曲與伸舒。《禮記·樂記》:“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薄逗鬂h書·張奐傳》:“蛇能屈申,配龍騰蟄。” 明 方孝孺 《書夷山稿序后》:“人之窮達,在心志之屈伸,不在貴賤貧富。” 張素 《足疾一百余日始杖行室中》詩:“屈伸非比無名指,便有 秦 醫(yī)孰使聞。”
(2).進退?!盾髯印げ黄垺罚骸芭c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懦怯也?!薄端螘ぷ谑覀鳌さ酪?guī)》:“兵法屈申有時,不可茍進?!?唐 魏歸仁 《宴居賦》:“屈伸委運,行用隨時?!?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十:“有人既發(fā)展自我的個性,又能排除一切妨礙他的主觀困難環(huán)境而進取,屈伸自如,從容自在。”
久已
早已;早就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
熊虎
(1).熊與虎。 漢 張衡 《西京賦》:“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 三國 魏 阮籍 《元父賦》:“崇陵崔巍,深溪崢嶸,美類不處,熊虎是生?!?/p>
(2).指熊與虎的圖案,古代旗幟上的徽識。因以借指旗幟。《周禮·春官·司?!罚骸靶芑槠?,鳥隼為旟?!?唐 杜甫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翠華卷飛雪,熊虎亙阡陌。” 仇兆鰲 注:“熊虎,將士之旗?!?唐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吐谷渾》:“烈烈旆其旗,熊虎雜龍蛇?!?/p>
(3).比喻兇猛,勇猛。《左傳·宣公四年》:“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 若敖氏 矣?!薄度龂尽侵尽ぶ荑鳌罚骸?劉備 以梟雄之姿,而有 關羽 、 張飛 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薄度龂萘x》第四五回:“ 瑜 曰:‘吾之軍士,頗雄壯否?’ 干 曰:‘真熊虎之士也?!?/p>
(4).借喻勇猛的將士。 漢 陳琳 《武軍賦》:“衝鉤競進,熊虎爭先。” 晉 陸云 《吳故丞相陸公誄》:“帝曰將軍,整爾熊虎,赫赫明明,皇輿出祖。”《北齊書·文襄帝紀》:“揚旌北討,熊虎齊奮,克復中原?!?/p>
倒掛
(1) 頭尾顛倒掛著。指商品的成本或收購價格高于銷售價格
(2) 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中,農(nóng)民借支款額高于實際分配所得的款額也稱“倒掛”
(3) 某些社會現(xiàn)象的實際情況不符合常理,與應該的樣子相反
體腦倒掛
價格倒掛
蝙蝠
泛指所有屬于翼手目的許多種哺乳動物,前肢已變化為翼,夜間在空中飛翔,吃蚊、蛾等昆蟲,也有少數(shù)食果或吸食其他動物的血,靠本身發(fā)出的超聲波來引導飛行
杜門
閉門
光退門閭,杜門自守。——《漢書·孫光傳》
而又剪發(fā)杜門。——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黃玉
(1).黃色的玉飾?!抖Y記·月令》:“﹝季夏之月﹞衣黃衣,服黃玉?!薄端螘し鹬旧稀罚骸俺嗪缱陨舷?,化為黃玉?!卑?,今指含氟的硅酸鹽礦物。通常為黃色,亦有淺藍、淺綠、淺灰或白色。有玻璃光澤,硬度大。
(2).比喻栗肉。 元 張雨 《新栗寄云林》詩:“朅來 常熟 嘗新栗,黃玉穰分紫殼開?!?/p>
海夷
指邊境少數(shù)民族或來自海外的外國人。 唐 劉禹錫 《馬大夫見示浙西王侍御贈答詩因命同作》:“象筵照室會詞客,銅鼓臨軒舞海夷。”《舊唐書·儒學傳上·朱子奢》:“海夷頗重學問,卿為大國使,必勿藉其束脩,為之講説。”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戶部·海上市舶司》:“后以海夷狡詐無常,迫近京師,或行窺伺,遂罷不設?!?清 魏源 《<圣武記>敘》:“﹝《圣武記》﹞為十有四卷,統(tǒng)四十餘萬言,告成於海夷就款 江寧 之月。”
菽粟
泛指糧食
布帛菽粟
洲渚
水中小塊陸地。 晉 左思 《吳都賦》:“島嶼緜邈,洲渚馮隆。” 唐 杜甫 《暮春》詩:“暮春鴛鷺立洲渚,挾子飜飛還一叢。” 阿英 《明朝的笑話》一:“如今那有閑洲渚,寄語沙鷗莫浪眠?!?/p>
小車
(1) 體積小的車子;手推車,手拉小車
(2) 小轎車
海南
(1) 中國最南部的省,由海南島和附近的小島及廣闊的海域組成
(2) 日本本州和歌山縣的城市,瀕和歌灣
老兄
(1)
(2) 對兄的尊稱
(3) 男性相互間的尊稱
尤苦
苛責;污蔑。 唐 劉知幾 《史通·采撰》:“而 魏收 黨附北朝,尤苦南國,承其詭妄,重以加諸。” 浦起龍 通釋:“尤苦,謂污衊之?!?/p>
樵爨
(1).打柴做飯?!段簳ぱ帏P傳》:“軍無輜重樵爨之苦,輕行速捷,因敵取資?!?唐 杜甫 《落日》詩:“芳菲緣岸圃,樵爨倚灘舟?!?清 王韜 《香港略論》:“山坡之上,樹木鮮少,以供民樵爨,常被斬伐故也?!?/p>
(2).指燒火做飯的人。 明 周履靖 《錦箋記·協(xié)奏》:“臣聞古之賢君嘉隱士,遺樵爨,憐戍卒,賜宮媛?!?/p>
長須
漢 王褒 《僮約》:“ 資中 男子 王子淵 ,從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楊惠 ,買亡夫時戶下髯奴 便了 ?!焙笠蛞浴伴L鬚”指男仆。 唐 韓愈 《寄盧仝》詩:“先生又遣長鬚來,如此處置非所喜?!?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妓女類》:“僕曰長鬚?!?明 葉憲祖 《鸞鎞記·詩激》:“為囑長鬚蚤出門,寸牋好與遞歸轅。”
同一
(1) 相同;同樣
同一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結束在同一的命運里
(2) 一致
所至
(1).所致,使其然?!逗鬂h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孝始人倫,忠為令德,公實體之,非毀譽所至?!?/p>
(2).結局。 宋 岳珂 《桯史·楊艮議命》:“時 韓平原 得君,權震天下, 夢與 因扣以所至, 艮 屏人愀然曰:‘是不能令終?!?/p>
同歸
有同樣的結局或目的
黃鵠
(1).鳥名?!渡叹龝ぎ嫴摺罚骸包S鵠之飛,一舉千里?!?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六:“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白鷗。”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一個將青蛾來燎火,且過眼前;一個見黃鵠而關弓,不知背后?!?/p>
(2).比喻高才賢士?!段倪x·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劉良 注:“黃鵠,喻逸士也。” 唐 韓愈 《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黃鵠據(jù)其高,眾鳥接其卑?!?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陳沆 曰:“黃鵠謂 元稹 、 李紳 也。” 清 曹寅 《赴淮舟行雜詩》之六:“失藪哀鴻叫,摶空黃鵠勞?!?/p>
(3).指 漢高祖 劉邦 所作《鴻鵠歌》。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 漢高帝 ﹞雖飢渴四皓而不逼也,及太子卑辭致之,以為羽翼,便敬德矯情,惜其大者,發(fā)《黃鵠》之悲歌,杜婉妾之覦覬,其珍賢貴隱,如此之至也?!?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愿歌《黃鵠》三千歲,移得金莖五百年?!?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加以《大風》、《黃鵠》、《落葉哀蟬》,或步燕歌,或循騷旨,無詔伶人,自成絶調(diào)?!?/p>
(4). 漢 江都王 建 女 細君 所作之歌?!稘h書·西域傳下·烏孫國》:“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公主( 江都王 建 女 細君 )悲愁,自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內(nèi)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唐 李德裕 《討回鶻制》:“ 太和公主 居處不同,情義久絶,懐土多畏,亟聞《黃鵠》之歌,失位自傷,寧免緑衣之嘆,念其羈苦,常軫朕心。” 唐 杜甫 《留花門》詩:“公主歌《黃鵠》,君王指白日?!焙笠浴包S鵠”指離鄉(xiāng)的游子。 明 高啟 《甪里村》詩:“紫芝日已老,黃鵠何時還?”
(5).據(jù) 漢 劉向 《列女傳》載: 魯 陶嬰 少寡, 魯 人聞其義,將求焉。 嬰 聞之,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黃鵠之早寡兮七年不雙。”后指婦女的守節(jié)不嫁和空閨寂寞。 明 汪廷訥 《種玉記·互醋》:“我流落邊關,若不回時只恐你終啣黃鵠哀。淚空垂,冷落鴛幃日易西。” 清 陳維崧 《麥秀兩岐·為周貞女題詞》詞:“既許驅(qū)金犢,便合歌《黃鵠》?!?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早歲吟《黃鵠》,顛連四十春,懷貞心比鐵,完節(jié)鬢如銀?!?/p>
(6).山名。參見“ 黃鵠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