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十二首原文
大寂宗風示后昆,金剛寶劍利當門。瞎驢滅卻正1一1法眼,那個男兒解出群。
詩詞問答
問:頌古三十二首的作者是誰?答:釋明辯
問:頌古三十二首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明辯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明辯名句大全
釋明辯頌古三十二首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大寂
佛教語。涅槃,圓寂。亦泛指佛教徒逝世。 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贈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銘》:“以某年月日,奄歸人寂于 長興里 之私第。” 趙殿成 箋注:“《涅槃經(jīng)》:‘我曠劫來,已入大寂?!?/p>
風示
曉諭;教誨;告誡?!稘h書·禮樂志》:“況於圣主廣被之資,修起舊文,放 鄭 近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於以風示海內(nèi),揚名后世。” 宋 曾鞏 《撫州顏魯公祠堂記》:“二君獨能追公之節(jié),尊而祠之,以風示當世,為法令之所不及,是可謂有者也。” 清 惲敬 《黃太孺人墓表》:“然古列女之賢者,天下皆繪畫之,鐫於廟垣,刻於墓闕,凡以風示后世而已。” 孫中山 《討袁檄文》:“亦以 民國 初立,舊污未殄,首行揖讓,風示天下,樹之楷模?!?
暗示,用言語示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 青娥 知之,中情皇急,陰使腹心者風示媼。媼悅,託媒往。”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八:“他在 日本 也見過幾個要人,總不得要領(lǐng),如今又遇著這退去之風示,更不得不急急離開 日本 ,前往 加拿大 。”
后昆
亦作“ 后緄 ”。后嗣;子孫?!稌ぶ衮持a》:“垂裕后昆。”《隸釋·漢綏民校尉熊君碑》:“追羨遺績,紀述前勛,於是刊碑,以示后緄?!?宋 蘇軾 《吊徐德占》詩:“死者不可悔,吾將遺后昆?!?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敢契貞石,以勵后昆。”
后昆。后代;后嗣。后,通“ 后 ”。 明 無名氏 《玉環(huán)記·延賞慶壽》:“止因無子,他日招壻,以續(xù)后昆。”
金剛
(1) 鉆石的略稱
(2) 美國三十年代拍攝一部怪獸電影,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叫金剛
(3) 比喻身材巨大、孔武有力的人
(4) 〈方〉∶某些昆蟲(如蒼蠅)的蛹
(5) 佛教指佛的侍從力士,手執(zhí)金剛杵(古印度兵器)
寶劍
原來指罕見而貴重的劍,后泛指普通劍
當門
(1).擋著門?!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笆?祝鼃 寘戈於車薪以當門?!薄稇?zhàn)國策·楚策一》:“人有以其狗為有執(zhí)而愛之。其狗嘗溺井。其鄰人見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狗惡之,當門而噬之。” 茅盾 《子夜》九:“此時房間的矮門忽然蕩開,一個人當門而立。”
(2).對著門。 宋 陸游 《漁翁》詩:“江頭漁家結(jié)茅廬,青山當門畫不如?!?/p>
瞎驢
佛教語。比喻最愚蠢的人。 唐 郭天錫 《<臨濟語錄>序》:“末后將 * 眼藏,卻向瞎驢邊滅卻?!?清 龔自珍 《語錄》:“ 邵寳 云:‘《金剛》為經(jīng)中之王, 右軍 為書中之圣,世間之二妙。’我聞瞎驢語,每引一大白解穢?!?/p>
滅卻
見“ 滅卻 ”。
亦作“ 滅卻 ”。熄掉;消除。 明 高明 《琵琶記·寺中遺像》:“第一滅卻心頭火,第二解開眉間鎖?!?郭沫若 《羽書集·抗戰(zhàn)與覺悟》:“我們的這次神圣戰(zhàn)爭是滅卻了自己的私欲而保持人類的天理。”
法眼
(1).佛教語。“五眼”之一。謂菩薩為度脫眾生而照見一切法門之眼。《無量壽經(jīng)》卷下:“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渡彼岸?!?慧遠 義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宋 蘇軾 《 * 阿羅漢贊·阿氏多尊》詩:“各研於心,得法眼正。”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佛肉眼見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p>
(2).指敏銳、精深的眼力。 明 屠隆 《綵毫記·預識汾陽》:“ 李先生 人天法眼,説此人奇?zhèn)ケ厥遣环??!薄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拔疫@老師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賞鑒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賀?!?魯迅 《吶喊·明天》:“ 王九媽 ,你有年紀,見的多,不如請你老法眼看一看?!?/p>
男兒
(1) 男子漢
男兒有淚不輕彈
(2) 指丈夫
出群
猶言出眾?!兑淖印ご蟮郎稀罚骸敖袷乐?,行欲獨賢,事欲獨能,辯欲出羣,勇欲絶眾。” 唐 杜甫 《海棕行》:“自是眾木亂紛紛,海棕焉知身出羣?!?明 葉憲祖 《鸞鎞記·鎞訂》:“只為我才貌出羣,聲名播遠,京中多少王孫公子,騷人墨客,戶外之履常滿,笥中之句頻投。”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某家有小兒,甫六齡,清秀在骨,器宇不凡,性亦矯矯出羣?!?/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