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原文
政樂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傳消息。待作新年歡計(jì),斷送春色。
桃李成陰,甘棠少訟,又移旌戟。
念畫樓朱閣,風(fēng)流高會(huì),頓冷談席。
西州縱有,舞裙歌板,誰共茗邀棋敵。
歸來未得,先沾離袖,管弦催滴。
樂事賞心易散,良辰美景難得。
會(huì)須醉倒,玉山扶起,更傾春碧。
詩詞問答
問: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的作者是誰?答:黃庭堅(jiān)
問: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是什么體裁?答:詞
問:黃庭堅(jiān)的名句有哪些?答:黃庭堅(jiān)名句大全
黃庭堅(jiān)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堿
(2) 相對(duì)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質(zhì)
酸堿中和
夷夏
(1).夷狄與華夏的并稱。古代常以指 中國 境內(nèi)的各族人民?!吨軙び谝韨鳌罚骸?翼 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 馮君 焉?!?唐 劉禹錫 《賀赦表》:“用含弘光大之澤,副夷夏會(huì)同之心。” 明 徐渭 《初入京瞻宮闕》詩:“域中夷夏極,天上帝王家?!?/p>
(2).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內(nèi)地。 唐 王勃 《滕王閣序》:“臺(tái)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p>
宴喜
安樂。 元 王惲 《樂全老人說》:“歲時(shí)讌喜,朋簪四盍,兒孫滿前,奉觴拜壽,樂融融也。” 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把年月守,只怕你清癯替不的他行瘦,讌喜倒能消彼處憂?!?/p>
官梅
官府所種的梅。 唐 杜甫 《和裴廸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東閣官梅動(dòng)詩興,還如 何遜 在 揚(yáng)州 ?!卑矗?南朝 梁 何遜 為官在 揚(yáng)州 時(shí),官府中有梅,常吟詠其下,故云。 宋 黃庭堅(jiān) 《雨中花慢》詞:“政樂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傳消息。待新年歡計(jì),斷送春色,桃李成陰。” 清 趙翼 《題謝蘊(yùn)山觀察種梅圖》詩:“陋彼 孤山翁 ,徒夸疎影橫,官梅與野梅,固難一例評(píng)?!卑?, 孤山翁 指 宋 林逋 。因其隱居終老 孤山 ,故稱。其《山園小梅》詩云:“疎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p>
消息
(1) 情況報(bào)道
消息靈通人士
(2) 音信
杳無消息
作新
《書·康誥》:“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yīng)保 殷 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孔 傳:“弘王道,安 殷 民,亦所以惟助王者居順天命,為民日新之教?!北疽庵^教導(dǎo) 殷 民,服從 周 的統(tǒng)治。后因以“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風(fēng)易俗。 宋 蘇軾 《王安石贈(zèng)太傅制》:“具官 王安石 少學(xué) 孔 孟 ,晚師 瞿 聃 ,罔羅六藝之遺文,斷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陳跡,作新斯人?!?/p>
送春
(1).送別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歸》詩:“杜鵑花落子規(guī)啼,送春何處 西江 西?!?清 周亮工 《白櫻桃》詩之二:“嶺外麥英雪是膚,送春新脫紫霞襦?!?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p>
(2).舊時(shí)立春日的一種風(fēng)俗。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fēng)俗志·山東·惠民縣之歲時(shí)》:“立春日,官吏各執(zhí)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紳家,謂之送春?!?/p>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輩和所教的門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爭榮斗艷、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甘棠
(1).木名。即棠梨。《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陸璣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宋 張孝祥 《青玉案·餞別劉恭父》詞:“甘棠庭院,芰荷香渚,盡是相思處?!?/p>
(2).《史記·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之滅 紂 ,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后遂以“甘棠”稱頌循吏的美政和遺愛。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非有圣智之君,惡有甘棠之臣?”《隸釋·漢趙相雍勸闕碑》:“至 趙國 府君,在官五載,蒞政清平,有甘棠之化?!?元 武漢臣 《玉壺春》楔子:“三年為吏在 錢塘 ,近奉徵書入 建章 。自省循良無實(shí)政,終慙父老説甘棠?!?明 王玉峰 《焚香記·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擬政聲馳。”
旌戟
(1).旌旗與棨戟。用作官員出行的儀仗。 唐 儲(chǔ)光羲 《貽王侍御 * 掾丹陽》詩:“旌戟儼成行,雞人傳發(fā)煦。” 唐 姚合 《送裴大夫赴亳州》詩:“寒日嚴(yán)旌戟,晴風(fēng)出管弦?!?/p>
(2).借指貴官。 唐 杜牧 《送張判官歸兼謁鄂州大夫》詩:“今君拜旌戟,凜凜近霜臺(tái)?!眳⒁姟?旌棨 ”。
畫樓
雕飾華麗的樓房。 唐 李嶠 《晚秋喜雨》詩:“聚靄籠仙閣,連霏繞畫樓。” 宋 李清照 《浪淘沙·閨情》詞:“簾外五更風(fēng),吹夢(mèng)無蹤。畫樓重上與誰同?”《紅樓夢(mèng)》第二八回:“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朱閣
(1).紅色的樓閣。 晉 陸機(jī) 《贈(zèng)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二:“玄云拖朱閣,振風(fēng)薄綺疏?!?唐 許渾 《宴餞李員外》詩:“云葉漸低朱閣掩,浪花初起畫檣回。” 宋 蘇軾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shí)有》詞:“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清 孫枝蔚 《對(duì)酒》詩:“香氣來朱閣,風(fēng)光在畫船。”
(2).通政院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宮室·官廨》:“朱閣,《翰墨大全》、《舊典》:通政本隸西臺(tái),近制建官則領(lǐng)朱閣?!?/p>
風(fēng)流
(1) 風(fēng)采特異,業(yè)績突出
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fēng)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fēng)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diǎn)或 * 上得到滿足
風(fēng)流小說
(5) 風(fēng)俗教化
風(fēng)流篤厚,禁罔疏闊?!稘h書·刑法志》
(6) 遺風(fēng),流風(fēng)余韻
舞榭歌臺(tái),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巍?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fēng)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唐· 杜甫《詠懷古跡》
(8) 風(fēng)韻,多指好儀態(tài)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fēng)流態(tài)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都t樓夢(mèng)》
高會(huì)
(1).盛大宴會(huì)?!稇?zhàn)國策·秦策三》:“於是使 唐雎 載音樂,予之五千金,居 武安 ,高會(huì)相與飲?!?鮑彪 注:“《高紀(jì)》注,大會(huì)也?!薄缎挛宕贰るs傳八·王晏球》:“悉以俸祿所入具牛酒,日與諸將高會(huì)?!?徐珂 《清稗類鈔·獄訟·岳鍾琪被冤》:“已率眾避寒山谷間,日置酒高會(huì)為樂?!?/p>
(2).泛指大規(guī)模地聚會(huì)。 晉 左思 《吳都賦》:“昔者 夏后氏 朝羣臣於茲土,而執(zhí)玉帛者以萬國,蓋亦先王之所高會(huì),而四方之所軌則?!薄缎绿茣ね踔宜脗鳌罚骸?天寶 元年,北討 奚奴皆 ,戰(zhàn) 桑乾河 ,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huì)而還?!?/p>
(3).稱與人會(huì)面的客氣話。 宋 范仲淹 《答趙元昊書》:“某與大王雖未嘗高會(huì),嚮者同事朝廷?!?/p>
談席
談經(jīng)論藝的場(chǎng)所。 宋 歐陽修 《答梅圣俞寺丞見寄》詩:“清風(fēng)滿談席,明月臨歌舫。” 宋 黃庭堅(jiān) 《雨中花慢·送彭文思使君》詞:“念畫樓朱閣,風(fēng)流高會(huì),頓冷談席。”
西州
(1).古城名。 東晉 置,為 揚(yáng)州 刺史治所。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 晉 謝安 死后, 羊曇 醉至 西州 門,慟哭而去,即此處。事見《晉書·謝安傳》。后遂用為典實(shí)。 唐 溫庭筠 《經(jīng)故翰林袁學(xué)士居》詩:“ 西州 城外花千樹,盡是 羊曇 醉后春?!?宋 蘇軾 《日日出東門》詩:“何事 羊公子 ,不肯過 西州 ?!?宋 張炎 《甘州·辛卯歲沉堯道同余北歸》詞:“短夢(mèng)依然 江 表,老淚灑 西州 ?!眳⒁姟?西州路 ”。
(2).指 陜西 地區(qū)?!稇?zhàn)國策·韓策三》:“昔者 秦穆公 一勝於 韓原 而霸西州, 晉文公 一勝於 城濮 而定天下?!薄稌x書·張軌傳》:“ 張涼州 一時(shí)名士,威著西州。” 清 吳偉業(yè) 《贈(zèng)荊州守袁大韞玉》詩:“西州士女 章臺(tái) 柳,南國江山玉樹花?!?/p>
(3).指 巴 蜀 地區(qū)?!逗鬂h書·廉范傳》:“ 范 父遭喪亂,客死於 蜀漢 , 范 遂流寓西州。”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求賢索友,歷于西州?!?晉 常璩 《華陽國志·漢中志》:“其珪璋瑚璉之器,則 陳伯臺(tái) 、 李季子 、 申伯 之徒,文秀暐曄,其州牧郡守冠蓋相繼,於西州為盛,蓋濟(jì)濟(jì)焉。” 明 孫蕡 《下瞿塘》詩:“我從前月來西州, 錦官城 外十日留?!?/p>
(4). 唐 貞觀 十四年(公元640年)滅 麴氏 高昌 ,以其地置 西州 ,轄境相當(dāng)今 吐魯番盆地 一帶,為東西交通要沖。
歌板
即拍板。樂器。歌唱時(shí)用以打拍子,故名。 唐 李賀 《酬答》詩之二:“試問酒旗歌板地,今朝誰是拗花人?” 宋 周邦彥 《虞美人》詞:“舞腰歌板閒時(shí)按,一任旁人看?!币槐咀鳌?歌版 ”。 清 黃景仁 《贈(zèng)舍上元》詩:“怕聽歌板聽禪板,厭看春燈看佛燈?!?/p>
棋敵
技藝高超的弈棋對(duì)手。 宋 黃庭堅(jiān) 《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詞:“ 西州 縱有,舞裙歌板,誰共茗邀棋敵?!?宋 陸游 《湖上遇道翁乃峽中舊所識(shí)也》詩:“掃空百局無棋敵,倒盡千鐘是酒仙?!?/p>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shí)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管弦
亦作“ 管絃 ”。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樂器與弦樂器。亦泛指樂器。《淮南子·原道訓(xùn)》:“夫建鐘鼓,列管弦?!薄稘h書·禮樂志》:“為其俎豆筦弦之間小不備,因是絶而不為,是去小不備而就大不備,或莫甚焉?!?晉 張華 《情詩》之一:“終晨撫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蕪記·感嘆》:“三千珠履盈階陛,十二金釵列管絃?!?清 孫枝蔚 《村居雜感》詩之五:“長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樂。《漢書·禮樂志》:“和親之説難形,則發(fā)之於詩歌詠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 * 》:“庭際花飛錦繡合,枝間鳥囀管弦同?!?元 陳孚 《真定懷古》詩:“千里桑麻緑蔭城,萬家燈火筦絃清。” 宋 歐陽修 《采桑子》詞:“返照波間,水闊風(fēng)高颺管絃?!?郭小川 《廈門風(fēng)姿》詩之四:“聽, 南海 的濤聲如號(hào)角, 鷺江 的潮音如管弦?!?/p>
樂事
得意事;使人高興或滿意的事
享受傾聽他談話的樂事
賞心
(1).心意歡樂。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晚出西射堂》詩:“含情尚勞愛,如何離賞心?” 宋 邵雍 《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閑步吟》:“必期快作賞心事,卻恐賞心難便來?!?蘇曼殊 《碎簪記》:“蓋余此次來 滬 ,所見所聞,無一賞心之事?!?/p>
(2).謂娛悅心志。 宋 沉遼 《禪老閣》詩:“賞心不期侈,澹泊自有餘?!?清 張麟書 《早梅》詩:“賞心不待花如雪,好在寒氷未解時(shí)。”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七篇:“若為賞心而作,則實(shí)萌芽于 魏 而盛大于 晉 。”
良辰美景
美好時(shí)刻,景色宜人
每良辰美景,賓僚并集,泛長江而置酒,亦一時(shí)之勝賞焉。——《陳書·孫瑒傳》
難得
(1) 很難做到(含珍重意)
難得他這么忙還惦記著我們
(2) 少有;不經(jīng)常;不易得到
這是難得的大雪
會(huì)須
(1).適逢需要。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桓宣武 北征, 袁虎 時(shí)從,被責(zé)免官。會(huì)須露布文,喚 袁 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p>
(2).應(yīng)當(dāng)。 唐 項(xiàng)斯 《山友贈(zèng)蘚花冠》詩:“會(huì)須尋道士,簪去遶霜壇。” 元 王惲 《平湖樂》曲:“會(huì)須滿載,百壺春酒,撾鼓蕩風(fēng)猗?!?沉礪 《送窮》詩:“會(huì)須立馬 昆侖 上,散髮披襟唱《大風(fēng)》。”
玉山
中國臺(tái)灣島山脈。北起三貂角,南接屏東平原,長約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歸線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僅為臺(tái)灣最高山峰,也為中國東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藥用和化工用植物資源豐富
春碧
(1).春日碧綠色的景物。指春山、春水或春草等。 唐 李賀 《難忘曲》:“蜂語繞妝鏡,拂蛾學(xué)春碧。” 唐 溫庭筠 《謝公墅歌》:“ 朱雀航 南繞香陌, 謝郎 東墅連春碧?!?南唐 張泌 《思越人》詞:“東風(fēng)澹蕩慵無力,黛眉愁聚春碧?!?/p>
(2).酒名。 宋 史達(dá)祖 《喜遷鶯》詞:“柳院燈疏,梅廳雪在,誰與細(xì)傾春碧?!?宋 陸游 《道院雜興》詩之三:“ 東樓 誰記傾春碧, 北嶺 空思擘晚紅?!弊宰ⅲ骸皬N醖本名重碧, 范至能 易為春碧?!?/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