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zèng)石崇原文
美茲高會(huì)。憑城臨川。
峻墉亢閣。
層樓辟軒。
遠(yuǎn)望長州。
近察重泉。
郁郁繁林。
蕩蕩洪源。
津人思濟(jì)。
舟士戲舩。
得廁大歡。
屢蒙賓延。
飲必酃綠。
肴則時(shí)鮮。
仰接溫顏。
俯聽話言。
嘉我乃遇。
遭彼頻煩。
詩詞問答
問:贈(zèng)石崇的作者是誰?答:曹攄
問:贈(zèng)石崇寫于哪個(gè)朝代?答:魏晉
問:曹攄的名句有哪些?答:曹攄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高會(huì)
(1).盛大宴會(huì)。《戰(zhàn)國策·秦策三》:“於是使 唐雎 載音樂,予之五千金,居 武安 ,高會(huì)相與飲?!?鮑彪 注:“《高紀(jì)》注,大會(huì)也?!薄缎挛宕贰るs傳八·王晏球》:“悉以俸祿所入具牛酒,日與諸將高會(huì)?!?徐珂 《清稗類鈔·獄訟·岳鍾琪被冤》:“已率眾避寒山谷間,日置酒高會(huì)為樂?!?/p>
(2).泛指大規(guī)模地聚會(huì)。 晉 左思 《吳都賦》:“昔者 夏后氏 朝羣臣於茲土,而執(zhí)玉帛者以萬國,蓋亦先王之所高會(huì),而四方之所軌則?!薄缎绿茣ね踔宜脗鳌罚骸?天寶 元年,北討 奚奴皆 ,戰(zhàn) 桑乾河 ,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huì)而還。”
(3).稱與人會(huì)面的客氣話。 宋 范仲淹 《答趙元昊書》:“某與大王雖未嘗高會(huì),嚮者同事朝廷。”
憑城
(1).據(jù)城以守。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李尚書中丞父子》:“乃子中丞 見羅 材 ,時(shí)上公車在圍城中。單騎出勵(lì)將卒士民固守,發(fā)漕司金,明賞格,又勸富家助械助餉,晝夜憑城?!?/p>
(2).指狐貍依托城窟。比喻仗勢(shì)作惡。 明 吳騏 《感時(shí)書事寄計(jì)子山陸孝曾》詩:“營窟謀初遂,憑城氣轉(zhuǎn)揚(yáng)?!?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雜記》:“物之妖以夜,而人之妖則晝。脅肩諂笑,假虎憑城,翠眉紅裙,朱衣白面,斯人無非妖也?!眳⒁姟?城狐社鼠 ”。
臨川
今江西省撫州市
層樓
高樓。 漢 繁欽 《建章鳳闕賦》:“象玄圃之層樓,肖華蓋之麗天。” 宋 張先 《卜算子慢》詞:“縱西北層樓萬尺,望重城那見?!?元 薩都剌 《層樓即事》詩:“半空云氣層樓暗,四月 江 南欲雨天?!?賀敬之 《雷鋒之歌》:“我胸中的層樓呵,有八面來風(fēng)!”
遠(yuǎn)望
(1).向遠(yuǎn)處看?!冻o·九歌·湘夫人》:“荒忽兮遠(yuǎn)望,觀流水兮潺湲。”《后漢書·光武帝紀(jì)論》:“及始起兵還 舂陵 ,遠(yuǎn)望舍南,火光赫然屬天,有頃不見?!?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遠(yuǎn)望漁舟,不闊尺八。” 陳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詩:“登塔遠(yuǎn)望,極目天云?!?/p>
(2).弩名。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yīng)》:“劍名大傷,角星主之;弩名遠(yuǎn)望,張星主之;戟名大將軍,參星主之也?!?/p>
(3).弩神名?!端囄念惥邸肪砹短ā罚骸板笾?,名 遠(yuǎn)望 。”
重泉
(1).猶深淵?!痘茨献印R俗訓(xùn)》:“積水重泉,黿鼉之所便也?!薄稌x書·裴頠傳》:“是以欲收重泉之鱗,非偃息之所能獲也?!?南朝 梁 丘遲 《夜發(fā)密巖口》詩:“萬尋仰危石,百丈窺重泉?!?/p>
(2).指土壤的深層。 清 方文 《贈(zèng)姚有仆進(jìn)士》詩:“山勢(shì)鬱且奇,文木托其巔。上枝拂垂云,下根入重泉。”
(3).猶九泉。舊指死者所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潘岳<悼亡>》:“美人歸重泉,悽愴無終畢?!?宋 蘇軾 《祭單君貺文》:“云何不弔,銜痛重泉?!?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宦娘》:“獨(dú)此技未有嫡傳,重泉猶以為憾?!?/p>
(4).古地名?!冻o·天問》:“ 湯 出 重泉 ,夫何辠尤?” 王逸 注:“ 重泉 ,地名也?!薄妒酚洝ず忧罚骸?臨晉 民愿穿 洛 以溉 重泉 以東萬餘頃故鹵地。” 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 重泉 故城在 同州 蒲城縣 東南四十五里,在 同州 西北亦四十五里?!?/p>
(5).苔蘚名?!侗懋愪洝な叻Y》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苔名重泉,亦呼宣蘚,亦名妬草?!苯癖尽妒霎愑洝肪硐伦鳌爸劐X”。
郁郁
(1) 生長茂盛
郁郁蔥蔥
(2) 形容憂傷苦悶
郁郁不樂
繁林
繁茂的樹林。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繁林翳薈,則羽族云萃?!?明 高攀龍 《夜步》詩:“繁林亂螢照,村屋人語響?!?/p>
蕩蕩
浩大貌;空曠貌?!俄n詩外傳》卷二:“盪盪乎其義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薄稘h書·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風(fēng)捕景,終不可得?!?顏師古 注:“盪盪,空曠之貌也?!?/p>
(1).廣大貌;博大貌。《書·洪范》:“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薄墩撜Z·泰伯》:“大哉 堯 之為君也……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朱熹 集注:“蕩蕩,廣遠(yuǎn)之稱也?!薄稘h書·禮樂志》:“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 顏師古 注:“蕩蕩,廣大貌也?!?元 揭傒斯 《賦得海上云送良上人歸徑山》:“蕩蕩無邊涯,悠悠何所之?”
(2).心胸寬廣貌?!墩撜Z·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容……蕩蕩然,是父兄之容也?!?/p>
(3).水奔突涌流貌?!稌虻洹罚骸皽珳樗礁睿幨帒焉较辶?,浩浩滔天。” 孔 傳:“蕩蕩,言水奔突有所滌除。”《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異態(tài),東西南北,馳騖往來?!?呂延濟(jì) 注:“蕩蕩,流貌?!薄稌x書·孫綽傳》:“中夏蕩蕩,一時(shí)橫流,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何哉?”
(4).恣縱貌;無所約束貌?!对姟ご笱拧な帯罚骸笆幨幧系?,下民之辟。”《吳子·料敵》:“敵人之來,蕩蕩無慮。旗旌煩亂,人馬數(shù)顧。一可擊十,必使無措?!?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君不名教,臣不名謀,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國中蕩蕩,無有政令。” 宋 陶穀 《清異錄·酒漿》:“酒國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cái)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其樂可得而量也。”
(5).飄蕩貎;吹拂貌。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乙編卷六:“今枯骨朽腐……化為朽壤,蕩蕩游塵,豈能與生者相感,以致禍福乎?”《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風(fēng)蕩蕩,翠飄紅,忽南北,忽西東。”《白雪遺音·起字呀呀喲·逛花園》:“和風(fēng)蕩蕩春日暖,碧桃枝頭鳥聲喧。”
(6).空無所有貌。《東觀漢記·馬援傳》:“譬如嬰兒頭多蟣蝨,而剃之蕩蕩,蟣蝨無所復(fù)依。” 漢 荀悅 《漢紀(jì)·成帝紀(jì)三》:“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辭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若繫風(fēng)捕影不可得。”
(7).光亮明凈貌。《史記·滑稽列傳》:“漆城雖於百姓愁費(fèi),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宋 蘇軾 《廬山二勝·開先潄玉亭》詩:“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清 龔自珍 《天琴頌》:“ 重華 在堂, 周公 在下,蕩蕩有日月而無風(fēng)雨?!?/p>
洪源
(1).大水的源頭。比喻大業(yè)的開端。 漢 蔡邕 《釋誨》:“曩者,洪源辟而四隩集,武功定而干戈戢?!薄端鍟ひ魳分旧稀罚骸罢言丈系?,浚彼洪源?!?/p>
(2).特指 黃河 之源。 唐 沉佺期 《辛丑歲十月上幸長安時(shí)扈從出西岳作》詩:“磅礴壓洪源,巍峨壯清昊。”
津人
渡船的船夫。《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冬十月癸酉, 王子朝 用 成周 之寶珪沉于 河 。甲戌,津人得諸 河 上?!薄肚f子·達(dá)生》:“吾嘗濟(jì)乎 觴深 之淵,津人操舟若神?!?唐 王昌齡 《沙苑南渡頭》詩:“津人空守纜,村館復(fù)臨川?!?/p>
時(shí)鮮
(1) 剛上市的應(yīng)時(shí)的新鮮蔬菜、魚蝦等應(yīng)時(shí)的美味
品嘗時(shí)鮮
(2) 應(yīng)時(shí)而新鮮的
城市里時(shí)鮮蔬菜泛水汪汪的翠綠顏色。——《我們打了一個(gè)大勝仗》
溫顏
(1).溫和的面色?!稘h書·韓王信傳》:“為人寬和自守,以溫顏遜辭承上接下,無所失意,保身固寵,不能有所建明。” 唐 劉長卿 《送賈侍御克復(fù)后入京》詩:“溫顏風(fēng)霜霽,喜氣煙塵收?!?清 昭槤 《嘯亭雜錄·旭亭家書》:“恒以謙抑自居,雖僕夫媼婦,必接之以溫顏。” 葉圣陶 《隔膜·阿菊》:“女教師溫顏附合道,‘果然伊數(shù)得對(duì)。’”
(2).指慈母。 晉 陶潛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詩之一:“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宋 曾鞏 《八月二十九日小飲》詩:“溫顏幾杖適,弱質(zhì)衣冠恪?!?/p>
俯聽
(1).俯首而聽。 漢 繁欽 《與魏太子書》:“同坐仰嘆,觀者俯聽,莫不泫泣殞涕,悲懷慷慨。” 唐 岑參 《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詩:“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fēng)?!?唐 韓愈 《合江亭》詩:“波濤夜俯聽,云樹朝對(duì)臥?!?/p>
(2).屈尊下聽。 許地山 《命命鳥》:“愿勇猛無畏的 阿彌陀 ,俯聽?wèi)┣蠼右?。?/p>
頫聽:謂低頭而聽?!段倪x·張衡<西京賦>》:“伏櫺檻而頫聽,聞雷霆之相激?!?薛綜 注:“頫,低頭也?!?/p>
話言
(1).美善之言;有道理的話?!对姟ご笱拧ひ帧罚骸捌渚S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毛 傳:“話言,古之善言也?!?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蓋《書》之所主,本於號(hào)令,所以宣王道之正義,發(fā)話言於臣下,故其所載,皆典、謨、訓(xùn)、誥、誓、命之文?!?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若然,則所謂不可教訓(xùn),不知話言,不惟方命圮族而已,四岳何為而舉?而 堯 何為姑試之耶?皆不可通?!?章炳麟 《序<革命軍>》:“嗟呼!世皆嚚昧而不知話言,主文諷切,勿為動(dòng)容?!?/p>
(2).泛指話語。 宋 陸游 《謝徐居厚汪叔潛攜酒見訪》詩:“話言猶在耳,造次敢不佩?!?清 錢謙益 《三嚴(yán)作朋集序》:“詠三 嚴(yán) 之詩句,追 長蘅 之話言?!?/p>
(3).談?wù)f;談?wù)摗?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撫軍與之話言,咨嗟稱善?!?唐 李綽 《尚書故實(shí)》:“暇日與賓友話言,必及神仙之事?!薄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十回:“話言未了,忽見茶房領(lǐng)著一個(gè)中年婦人,一個(gè)和尚,趕了進(jìn)來。”
頻煩
頻繁。《三國志·蜀志·費(fèi)祎傳》:“以奉使稱旨,頻煩至 吳 ?!?唐 韓愈 《袁州刺史謝上表》:“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宮,顯榮頻煩,稱效寂蔑?!?清 劉大櫆 《乞公建義倉引》:“彼其所入者多,則其所出者亦眾。淫侈于酒食,頻煩其燕會(huì),故雖粟米狼藉,而終歲之用猶苦其不給?!?/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