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四之一)原文
春容秀潤。二十四番花有信。
鸞鏡佳人。
得得濃妝樣樣新。
情無遠近。
水闊山長分不盡。
一斷音塵。
淚眼花前只見春。
詩詞問答
問:減字木蘭花(四之一)的作者是誰?答:賀鑄
問:減字木蘭花(四之一)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減字木蘭花(四之一)是什么體裁?答:詞
問:賀鑄的名句有哪些?答:賀鑄名句大全
賀鑄減字木蘭花(四之一)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春容
(1).猶春色,春天的景色。 五代 齊己 《南歸舟中》詩之一:“春容含眾岫,雨氣泛平蕪?!?宋 陳師道 《黃梅》詩:“黃里含真意,春容帶薄寒?!?金 元好問 《游黃華山》詩:“是時氣節(jié)已三月,山木赤立無春容?!?/p>
(2).青春的容貌?!稑犯娂で迳糖o一·子夜歌之三二》:“郎懷幽閨性,儂亦恃春容?!?唐 李白 《古風》之十一:“春容捨我去,秋髮已衰改?!?唐 溫庭筠 《蘇小小歌》:“酒里春容抱離恨,水中蓮子懷芳心?!?/p>
(3).女子的畫相。 明 楊柔勝 《玉環(huán)記·趕逐韋皋》:“賢姐怎生畫得一軸春容,與小生路上一看,就如見賢姐一般。”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幽媾》:“當時自畫春容,埋於太湖石下?!?/p>
秀潤
清秀而有光澤
秀潤的面色
二十四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又稱“二十四氣”,因以“二十四”作為“ 氣 ”的歇后語。氣,生氣?!?* 詞話》第五三回:“莫不道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
有信
(1).古代哲學概念。謂真實可以感知的境界?!独献印罚骸暗乐疄槲铩嘿廒べ?,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2).有信用。《漢書·高帝紀下》:“上曰:‘ 豨 嘗為吾使,甚有信?!?/p>
(3).謂有規(guī)律;按時。 宋 蘇軾 《次韻張十七九日贈子由》:“官事無窮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期?!?/p>
(4).有信息?!秲号⑿蹅鳌返谒氖兀骸?安太太 聽了這話,明白是 何小姐 有了喜了,自己有信兒抱孫子了,才覺有些歡喜。”
鸞鏡
《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鸞鳥詩》序:“昔 罽賓 王結(jié)罝 峻祁之山 ,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逾戚,三年不鳴。夫人曰:‘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縣鏡以映之!’王從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絶?!焙蠹匆浴胞[鏡”指妝鏡。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龍飆去去無消息,鸞鏡朝朝減容色。” 明 唐順之 《銅雀臺》詩之二:“鸞鏡時猶照,蛾眉歲不同。” 歐陽予倩 《木蘭從軍》第二十場:“許多年在戰(zhàn)場不親鸞鏡,今日里回家來舊課重溫?!?/p>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懷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得得
(1).任情自得貌。語本《莊子·駢拇》:“夫不自見而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南朝 梁 何遜 《西州直示同員》詩:“誓將收飲啄,得得任心神?!?宋 黃庭堅 《和甫得竹數(shù)本于周翰喜而作詩和之》:“人知愛酒耳,不解心得得?!薄都t樓夢》第三八回:“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p>
(2).頻頻;頻仍。 唐 王建 《洛中張籍新居》詩:“云山且喜重重見,親故應須得得來。” 金 高庭玉 《柳絮》詩:“得得穿朱戶,時時撲翠屏?!?/p>
(3).特特,特地。 唐 陸龜蒙 《丁隱君歌序》:“別業(yè)在深山中,非得得行不可適到其下?!?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二十:“我得得為渠入 蜀 ,何意見怪?”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縱千里萬里,猶將買草鞋得得而往。”
(4).應諾之詞。猶言好好。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仁宗 ﹞一日將御朝, 溫成 送至殿門,撫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
(5).的確,確實?!肚迤缴教迷挶尽ず喬蜕小罚骸傲既说玫秘撈娌?,何事年年被放回?”
(6).恰好。 宋 范成大 《萬州》詩:“前山如屏墻,得得正當戶?!?/p>
(7).猶答答。作詞或詞組的后綴。 葉圣陶 《微波》:“十二分通脫的一個女郎,兩年以后,會變成這樣羞人得得的?!?/p>
(8).象聲詞。多形容馬蹄聲。 清 黃景仁 《道中秋分》詩:“瘦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聽空空。” 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馬蹄得得,一個騎兵跑得滿頭大汗上?!?/p>
濃妝
華美的妝飾;濃艷的妝飾
濃妝艷抹
濃妝淡抹總相宜
樣樣
各種各樣;每一樣
樣樣俱全
遠近
(1) 遠處和近處
遠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guān)系的親疏
山長
(1). 唐 、 五代 時對山居講學者的敬稱。如 唐 代刺史 孫丘 于 閬州 古 臺山 置學舍,延 尹恭初 為山長; 五代 蔣維東 隱居 衡岳 ,受業(yè)者稱 蔣 為山長。事見 宋 馬永易 《實賓錄》卷十一。 宋 元 時為官立書院置山長,講學兼領(lǐng)院務; 明 清 時改由地方聘請。 清 末改書院為學堂,山長之制乃廢。 宋 范成大 《代兒童立春門貼詩》之三:“盛族推山長,修齡號櫟翁?!?元 吳養(yǎng)浩 《象山山長岳仲遠美任》詩:“雅有 岳山長 ,三年今在茲?!薄段拿餍∈贰返诙兀骸癌z總辦﹞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為辦軍裝的事罣誤了,制臺為他學問好,請他做個書院的山長,后來改了學堂,便充總辦之職?!?/p>
(2).隱者之稱?!端问贰だ缀喎騻鳌罚骸?簡夫 始起隱者,出入乘牛,冠鐵冠,自號‘山長’?!?宋 陸游 《遣興》詩:“退歸自合稱山長,變化猶應侍帝晨?!?/p>
不盡
(1)
不完全
不盡合理
(2)
沒有盡頭;不完
感恩不盡
一斷
(1).謂完全取決。《史記·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宋 陸九淵 《取二三策而已矣》:“然則於《武城》之篇,不惟其書之信而一斷之以理,以何疑焉?”
(2).一經(jīng)斷絕。 漢 王充 《論衡·儒增》:“頭一斷,手不能取他人之頭著之於頸。” 唐 聶夷中 《過比干墓》詩:“乾綱既一斷,賢愚無二門。”
(3).佛家語。謂斷一種煩惱即斷一切煩惱。 唐 盧延讓 《贈僧》詩:“浮世浮華一斷空,偶拋煩惱到蓮宮。”
音塵
音信;消息
五年隔闊音塵斷
淚眼
含著淚水的眼睛
淚眼模糊
只見
猶言只覺得。 宋 周邦彥 《解語花·上元》詞:“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彈琴訴怨》:“強對 南薰 奏 虞 弦,只見指下餘音不似前,那些個流水共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