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同行與子復同歸,依舊青袍大袖衣。
不恨同心歧出處,南山采蕨北山薇。
詩詞問答
問:《寄霍覺商李鶴汀梁無奇陳五管陳瑤室》的作者是誰?答:何吾騶
問:該詩寫于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么體裁?答:七絕
問:何吾騶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吾騶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微韻
參考注釋
同行
(1) 同路
攜手同行
(2) 聯(lián)合行動
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
同歸
有同樣的結(jié)局或目的
依舊
依然像從前一樣
書房的陳設依舊未變
青袍
(1).青色的袍子?!豆旁姟罚骸扒嗯鬯拼翰?,長條隨風舒。” 南朝 梁 何遜 《與蘇九德別》詩:“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唐 杜甫 《渡江》詩:“渚花張素錦,汀草亂青袍?!?/p>
(2).比喻包圍在樹干上的苔蘚。 元 明本 《苔梅》詩:“玉堂試看青袍客,莫忘 江 南有白衣?!卑矗γ?,謂枝干上生有苔蘚之梅。
(3).學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學子。 唐 許渾 《酬殷堯藩》:“莫怪青袍選, 長安 隱舊春?!?清 唐孫華 《浙闈撤棘后聞以銓曹公事連染左官》詩之二:“較比 翟公 添氣色,青袍日日到門來。”參見“ 青衿 ”。
(4). 漢 以后賤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賤者之服。 唐 杜甫 《徒步歸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仇兆鰲 注:“公往行在,麻鞋謁帝,有青袍而無朝服?!薄缎瓦z事》后集:“ 粘罕 令左右將青袍迫二帝易服?!?/p>
(5).借指寒士。 唐 李商隱 《淚》詩:“朝來 灞水橋 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劉學鍇 等集解引 陳帆 曰:“然自我言之,豈 灞水橋 邊以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貴客,窮途飲恨,尤極可悲而可涕乎?”
(6). 唐 貞觀 三年,規(guī)定八品、九品官服青色, 顯慶 元年,規(guī)定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此時亦得辭漁樵,青袍裹身荷圣朝。”按,此處“青袍”指縣尉之服。
(7).泛指品位低級的官吏。 元 柳貫 《太子受冊禮成赴西內(nèi)朝賀退歸書事》詩:“青袍最困微班忝,親向前星挹斗杓?!?/p>
(8).借指出仕。 宋 林逋 《寄祝長官坦》詩:“深心賴黃卷,垂老愧青袍?!?/p>
(9). 唐 時幕府官居六品,六品服深綠,故稱。 唐 杜甫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仇兆鰲 注:“《唐志》尚書員外郎,從六品。 上元 元年制,五品服淺緋,六品服深緑。 朱 注:‘公時已賜緋,而云青袍者,以在幕府故耳。舊注謂青袍九品服,誤矣?!?/p>
同心
(1) 思想或認識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圓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
山采
謂入山采伐?!妒酚洝ぱ袅袀鳌罚骸扒锒瑒t勸民山採,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乘多水時出材竹?!?/p>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詩·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p>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跋乃脑?,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從。” 杜預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薄段倪x·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劉良 注:“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3).山名。即 鐘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 呂向 題解:“ 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后應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吳偉業(yè)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 ,無才卻薦 嵇 。 北山 休誚讓, 東觀 豈攀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