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久久人妻白浆|精品国产仑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dd id="kqay2"><nav id="kqay2"></nav></dd>
    <abbr id="kqay2"></abbr>
    首頁 >> 古詩文 >> 蟬原文 詩詞名句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蟬原文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詩詞問答

    問:蟬的作者是誰?答:虞世南
    問:蟬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蟬是什么體裁?答:五古
    問:虞世南的名句有哪些?答:虞世南名句大全

    全唐詩:卷36_23

    參考注釋

    垂綏

    (1).美玉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垂綏琬琰, 和氏 出焉?!薄稘h書》作“鼂采”。

    (2).枝葉下垂貌。 唐 柳宗元 《乞巧文》:“插竹垂綏,剖瓜犬牙?!?/p>

    清露

    (1).潔凈的露水。 漢 張衡 《西京賦》:“立脩莖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宋 晏殊 《浣溪沙》詞:“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郭沫若 《登臨》詩:“廟中的銅馬,還帶著夜來的清露?!?/p>

    (2).方言。雨的別稱。 明 楊慎 《俗言·俗語反說》:“ 貴竹 名雨曰清露。”

    流響

    (1).傳播響聲。亦指傳出的聲響。 晉 成公綏 《嘯賦》:“音要妙而流響,聲激嚁而清厲?!?晉 傅玄 《雜詩》:“女景隨形運,流響歸空房?!?唐 虞世南 《蟬》詩:“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疎桐。”

    (2).指流傳名聲。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唐順之》:“ 應(yīng)德 詩稱名家……妙處并足流響詞林。”

    非是

    (1).謂不正當?shù)氖?。《管子·明法解》:“國無明法,則百姓輕為非是。”

    (2).以非為是。《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謂之愚?!?楊倞 注:“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則謂之愚。”

    (3).不正常,意外。

    (4).不當;有過錯。《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臣前奏請葬 丁姬 復(fù)故,非是?!?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侵官固非是,妄作譴可懲?!?/p>

    秋風

    秋天的風

    詩文賞析


    (1)綏: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簡析】:
    古人以蟬居高飲露象征高潔,作者以比興和寄托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操。
    本詩與駱賓王、李商隱的《詠蟬》同為當時詠蟬詩三絕。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關(guān)鍵要把握住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征,從中找出藝術(shù)上的契合點。垂ruí音近于“銳”),是古代官帽打結(jié)下垂的帶子,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蟬用細嘴吮吸清露,由于語義雙關(guān),暗示著冠纓高官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詩的最后評點道,這完全是由于蟬能夠“居高聲自遠,而不是由于憑借秋風一類外力所致。這些詩句的弦外之音,它們所隱喻的深層意義無非是說,做官做人應(yīng)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這種居高致遠完全來自人格美的力量,絕非依憑見風使舵,或者什么權(quán)勢、關(guān)節(jié)和捧場所能得到的。實際上,詠蟬包含著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勛臣之一,名聲在于博學(xué)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wù)摎v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 * 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xué)、文辭、書翰),并贊嘆:“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從他不是以鯤鵬鷹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楊義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后世人稱道。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按咕q”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tǒng)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tǒng)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yīng)。“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tài)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fā)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chǔ)上引發(fā)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于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diào)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quán)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边@里所突出強調(diào)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yīng),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xiàn)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jīng)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xué)、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保ā短圃妱e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云:“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边@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zhì)的不同,雖同樣工于比興寄托,卻呈現(xiàn)出殊異的面貌,構(gòu)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shù)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劉學(xué)鍇)
    0
    糾錯

    精彩推薦:

    • 作者:焦靜山,朝代:宋代
      渟渟靈水養(yǎng)靈珠,籟定波生注玉壺。洗盡塵勞多少客,不知還解洗心無。送溫處士歸黃山百鵝峰舊居
    • 作者:王建,朝代:唐代
      眼暗沒功夫,慵來剪刻粗。自看花樣古,稱得少年無。
    • 作者:郎士元,朝代:唐代
      連山盡處水縈回,山上戍門臨水開。朱欄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鱗自相向。昔人愛險閉層城,今日愛閑江復(fù)清。沙洲楓岸無來客,草綠花紅山鳥鳴。
    • 作者:林宗放,朝代:宋代
      始聽歌來暮,還聞?wù)f去思。但知憂國計,那肯問家為。跨竹兒童集,攜書父子隨。謝在攀戀處,爭作畫圖披。
    • 作者:王宥(山陰),朝代:元代

      云林夜澄寂,有雨彌更佳。

      漠漠著樹穩(wěn),霏霏度檐斜。

      入靜意所便,爭喧競浮誇。

      弛張任橐籥,細大無根芽。

      妙運出元造,至理忘紛拿。

      變化本因妄,聲聞耳生瑕。

      不如且置之,攝心靜無嘩。

      危坐不須寐,呼童剪燈花。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國系丁年盛,天開甲觀祥。黃離增煥炳,赤伏衍明昌。一日三天見,元辰萬國康。姿神輝玉裕,德業(yè)燦金相。書圣規(guī)宸藻,文心儷漢章。乾坤參久大,日月并升常。祖武瞻興慶,新庭拱未央。晨昏兩慈壺,詩禮一賢王。道統(tǒng)家傳正,炎圖國本強。?;∪怨鹊~律又清商。舊事蘭猗殿,新涼桂子香。黃華先浥露,青女緩行霜。史賀星同軌,農(nóng)歌稼滌場。與齡占夢帝,多祜葉思皇。磐石重山固,靈源少海長。三宮同壽域,歲歲頌無疆。
    • 作者:石孝友,朝代:宋代
      燭花吹盡篆煙青。長波拍枕鳴。西風吹斷雁鴻聲。離人夢暗驚。鄉(xiāng)思動,旅愁生。誰知此夜情。亂山重疊擁孤城??战伦悦鳌?/div>
    • 作者:姚勉,朝代:宋代
      盡將心事寫成碑,大要操修在不欺。此一瓣香前輩似,只三個字老天知。素瓶貯豆應(yīng)先滿,匹馬攜琴料自隨。吾榜得人今又盛,會排介甫擊升之。
    • 作者:王令,朝代:宋代
      襲襲前修與后生,要言高爵是身榮。卻將獵較誣師圣,不見三年學(xué)有成。
    • 作者:王士禎,朝代:清代

      香壓彤奩,光迎羅幌。

      圓冰背結(jié)盤螭樣。

      一泓秋水碧如煙,誰教移向妝臺上。

      脈脈相看,盈盈難傍。

      影娥池畔憑闌望。

      妝成雙鏡照明簾,扶渠并蒂波間漾。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app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
    手機版 古詩文 在線查詢
    詞典網(wǎng) www.jiebe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