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fēng)十五首·其一原文
天地有至德,健順運萬善。
陰陽迭往來,寒暑互流轉(zhuǎn)。
大生而廣生,疇能體其撰。
根柢祗一誠,神功何易簡。
詩詞問答
問:古風(fēng)十五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古風(fēng)十五首·其一寫于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制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
參考注釋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
至德
最高的道德;盛德?!兑住だM辭上》:“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薄墩撜Z·泰伯》:“ 泰伯 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薄妒酚洝ど叹袀鳌罚骸罢撝恋抡卟缓挽端?,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荀君 清識難尚, 鐘君 至德可師?!?/p>
順運
順從命運。 明 方孝孺 《贈周履素序》:“古之君子,出環(huán)堵之室而任天下之重,順運安行不動氣貌者,所學(xué)皆可用,而未嘗為無用學(xué)也?!?/p>
陰陽
(1)
(2) 古代哲學(xué)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范疇,并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zhì)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
(3) 日月運轉(zhuǎn)之學(xué)
陰陽歷算。——《后漢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4)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往來
(1) 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xùn)|集》
(3) 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寒暑
(1) 氣候的冷和熱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來表示整個一年
經(jīng)歷了幾十個寒暑
流轉(zhuǎn)
流通周轉(zhuǎn)
加快資金流轉(zhuǎn)
大生
方言。一般指老年人逢十的生日。如六十壽辰、七十壽辰等。 沙汀 《范老老師》:“自從去年做過七十歲的大生以后,老老師的精神,便不大濟事了?!?/p>
根柢
(1).草木的根。柢,即根。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jīng)》:“根柢槃深,枝葉峻茂?!?唐 章孝標 《玄都觀栽桃十韻》:“根柢終盤石,桑麻自轉(zhuǎn)蓬?!?宋 蘇軾 《小圃五詠·人參》:“上藥無炮灸,齕嚙盡根柢?!?/p>
(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礎(chǔ)?!逗鬂h書·王充王符傳論》:“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歸乎寧固根柢,革易時敝也?!?宋 陸游 《寄題方伯謩遠庵》詩:“ 方侯 胸中負經(jīng)濟,議論源源有根柢?!薄都t樓夢》第一一八回:“但自古圣賢,以人品根柢為重?!?魯迅 《書信集·致金肇野》:“木刻的根柢也仍是素描,所以倘若線條和明暗沒有十分把握,木刻也刻不好?!?/p>
(3).植根。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夫音者始於宮,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宮商也。” 宋 蘇舜欽 《哀穆先生文》:“讀書益勤,為文章益根柢於道?!?清 戴名世 《<意園制義>自序》:“余之為是也,非茍易也。根柢於先儒理學(xué)之書,未之敢失也?!?/p>
一誠
猶言專誠?!痘茨献印ふf林訓(xùn)》:“ 管子 以小辱成大榮, 蘇秦 以百誕成一誠?!?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上以 周 孔 為關(guān)鍵,畢志一誠;下以嗜欲為鞭策,欲罷不能?!?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八:“無論詩古文詞,推到極處,總以一誠為主?!?/p>
神功
(1).神一般的功績。舊時多用以頌揚帝王?!稌x書·赫連勃勃載記》:“鴻績侔于天地,神功邁于造化。”《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箋>》:“神功無紀,作物何稱。” 呂延濟 注:“謂 高祖 神妙之功無能記述。” 宋 葉適 《謝除華文閣待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竊仰鴻施,有如神功?!?明 宋濂 《送劉永泰還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清史稿·禮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書,光華萬世?!?/p>
(2).神靈的功力。《南史·謝惠連傳》:“﹝ 靈運 ﹞忽夢見 惠連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 仲氏 司徒自 清源 聞而感,鑄而資,雖從人力,悉類神功?!?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紫府真人,黑頭元宰,收斂神功寂似無。”《水滸傳》第一○五回:“ 宋江 以下眾人,十分歡喜,稱謝 公孫勝 神功道德。”
易簡
(1).平易簡約?!兑住だM辭上》:“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清 魏源 《復(fù)何竹薌同年論會計書》:“至救時務(wù)之書,宜易簡不宜繁難?!?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故能易簡而得理,無為而成化也。”
(2).謂寬和,不固執(zhí)。 唐 白居易 《范陽張公墓志銘并序》:“在官寬重易簡,綽然有長吏體?!?/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