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方巖原文
寓居峰頂寺,不覺度炎天。山叟頻為約,林僧每出禪。
虛懷思往事,宴坐息諸緣。
照像龕鐙暗,通宵磬韻傳。
宴心資寂寞,琢句極幽玄。
拾菌寒云外,烹茶翠竹前。
遠陰臨岳樹,清響落巖泉。
僻道無來客,深秋足亂蟬。
松風生井浪,溪雨長苔錢。
自省浮塵世,終難住永年。
遍游曾宛轉,欲別重留連。
明日東西路,依依獨黯然。
詩詞問答
問:別方巖的作者是誰?答:胡則
問:別方巖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胡則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則名句大全
胡則別方巖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寓居
寄居;僑居
寓居他鄉(xiāng)
峰頂
1.亦作"峰頂"。
2.山峰的頂端。
3.喻事物發(fā)展的頂點。
不覺
(1)
(2)
沒有發(fā)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炎天
(1) 炎熱的天氣;炎熱的夏天
炎天烈日
(2) 指南方
山叟
住在山中的老翁。 唐 高適 《漁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駐眼看鉤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問他不開口?!?明 王守仁 《青原山次黃山谷韻》:“且從山叟宿,勿受役夫催。”
林僧
山林古寺中的僧人。 清 方文 《重過潤州上方寺》詩之一:“出郭尋香剎,林僧乃舊交?!?/p>
出禪
猶出定。 南朝 齊 蕭子良 《回向佛道門》:“十方諸菩薩,讀誦於經法。入禪出禪者,勸總行眾善?!?/p>
虛懷
胸襟寬大,虛心謙退
一見能傾座,虛懷只愛才。——杜甫《李監(jiān)宅》
往事
從前的事情
往事歷歷在目
宴坐
靜坐,安坐
龍湫宴坐。——宋· 沈括《夢溪筆談》
諸緣
佛教語。指色香等百般世相。此種種世相,皆為我心識攀緣之所,故稱諸緣?!独銍澜洝肪硪唬骸皠t汝今者識精元明能諸緣,緣所遺者?!?宋 蘇軾 《和陶雜詩》之九:“思我無所思生,安能觀諸緣?!?清 顧炎武 《應州》詩之一:“頓覺諸緣減,臨風獨灑然?!?/p>
照像
同“ 照相 ”。1.相片。 巴金 《堅強戰(zhàn)士》:“他小心地把照像從筆記本上撕下來,小心地折好照像放在棉軍服的右邊小口袋里面?!?巴金 《滅亡》十九:“這是一本畫冊,里面有許多人底照像,也有他認識的,也有他不認識的?!?/p>
(2).拍照。如:到公園里照像去。
龕鐙
見“ 龕燈 ”。
通宵
通夜;整個夜晚
玩?zhèn)€通宵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琢句
推敲詩文的字句。 前蜀 貫休 《寄匡山紀公》詩:“寄言無別事,琢句似終身?!?宋 蘇軾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詩:“從來勢利關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 梁 、 陳 、 隋 間,專尚琢句。”
幽玄
(1).幽深玄妙。《周書·武帝紀上》:“至道弘深,混成無際,體色空有,理極幽玄?!?魯迅 《準風月談·夜頌》:“夜是造化所織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們溫暖、安心?!?/p>
(2).謂玄虛的釋道哲理。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況乎神仙之遠理,道德之幽玄,仗其短淺之耳目,以斷微妙之有無,豈不悲哉?”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薄对企牌呋`》卷八八:“實為聾瞽之徒,豈覺幽玄之理,步步就死,兀兀不知人間?!?/p>
(3).幽昧,昏暗。 唐 黃滔 《課虛責有賦》:“夫如是則洞啟幽玄,曾無險隘。”
(4).猶幽冥。陰間?!逗鬂h書·皇后紀下·靈思何皇后》:“逆臣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p>
寒云
寒天的云。 晉 陶潛 《歲暮和張常侍》詩:“向夕長風起,寒云沒西山?!?唐 郎士元 《盩厔縣鄭礒宅送錢大》詩:“荒城背流水,遠雁入寒云。”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誰知早作西行讖,老木寒云 秀野亭 ?!?/p>
烹茶
煮茶或沏茶
翠竹
綠竹。 南朝 齊 謝朓 《游后園賦》:“積芳兮選木,幽蘭兮翠竹?!?唐 鮑溶 《云溪竹園翁》詩:“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明 何景明 《過馬溪田村居》詩:“宛宛清河曲,團團翠竹村?!?葉圣陶 《線下·金耳環(huán)》:“綠意彌漫的原野在兩旁平轉;時時有一叢深樹或翠竹一閃而過,標識著那里有村落。”
清響
(1).清脆的響聲。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二:“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唐 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詩:“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魯迅 《彷徨·傷逝》:“在久待的焦躁中,一聽到皮鞋的高底尖觸著磚路的清響,是怎樣地使我驟然生動起來呵!”
(2).聲音清脆宏亮。 徐遲 《牡丹》:“她的聲音明亮如山泉,但這方面,她也嚴格地控制著自己,因而連她的細若游絲的行腔也是清響激越的?!?/p>
無來
(1).不知所自來?!尔i冠子· * 》:“夫德知事之所成,成之所得,而后曰我能成之。成無為,得無來。”
(2).猶言無一來者。 晉 丘道護 《道士支曇諦誄》:“渟心獨得,標想千仞。虛以應物,無來不順?!?/p>
(3).沒有到來。 宋 蘇軾 《聞辯才法師復歸上天竺以詩戲問》:“昔年本不住,今者亦無來。此語竟非是,且食白楊梅。”
深秋
秋季的末期
風生
(1).起風。 晉 潘岳 《為諸婦祭庾新婦文》:“室虛風生,牀塵帷舉?!?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詩:“水退池上熱,風生松下涼?!?/p>
(2).猶言雷厲風行?!稘h書·趙廣漢傳》:“見事風生,無所廻避?!?顏師古 注:“風生,言其速疾不可當也?!?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遇事風生,吏民稱快?!?/p>
(3).形容氣氛活躍。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七寶山座》:“惟 張九齡 論辯風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階也?!?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俄而 文皇 到來,精彩驚人,揖而坐。神氣清朗,滿坐風生,顧盼偉如也?!?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十五:“區(qū)上并不了解他,只覺得他談吐風生,學問淵博,對他非??蜌猓簿拖嘈帕怂?。”
苔錢
苔點形圓如錢,故曰“苔錢”。 南朝 梁 劉孝威 《怨詩》:“丹庭斜草徑,素壁點苔錢?!?宋 司馬光 《和宋復古小園書事》:“東家近亦富,滿地布苔錢?!?清 金農 《寄閔八》詩:“簡雨疎風草堂閉,定知一夕長苔錢?!?/p>
自省
自我反省
好好自省一番
浮塵
(1).空中飛揚或物面附著的灰塵。 宋 林逋 《寺居》詩:“不壓浮塵擬何了,片心難舍此緣中?!?宋 蘇轍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之十六:“浮塵掃欲盡,火棗行當成?!?峻青 《黎明的河邊·馬石山上》:“他們的身上,落著一層黃色的浮塵?!?/p>
(2).見“ 浮塵子 ”。
難住
(1) 不能確定并往往因之而感到困惑
被許多事難住了
(2) 使困惑,使為難,使窘困
他們提的第一個問題就把他難住了
永年
(1).長壽?!稌ぎ吤罚骸百Y富能訓,惟以永年。” 漢 傅毅 《舞賦》:“娛神遺老,永年之術?!?三國 魏 曹操 《龜雖壽》詩:“盈縮之期,不獨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靳以 《泥路》:“她知道他是不會永年的,死亡時時可以喚著他?!?/p>
(2).指長久。 晉 陸機 《辯亡論下》:“敦率遺典,勤民謹政,循定策,守常險,則可以長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留連
不愿意離開
留連忘返
明日
明天
明日復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明日徐公來。——《戰(zhàn)國策·齊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依依
(1) 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
楊柳依依
(2) 戀戀不舍的樣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覺民《與妻書》
(3) 依稀;隱約
依依墟里煙
黯然
(1) 陰暗的樣子
工地上千萬盞電燈光芒四射,連天上的星月也黯然失色
(2) 心神沮喪的樣子
我才見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淚下。——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