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日旰陟高山原文
日旰陟高山,山高鳥不飛。徒步愁力弱,策馬畏險(xiǎn)巇。
猱狖隨我行,豺豕怒我啼。
輕身先儔侶,勇往多捷蹊。
去去莫復(fù)留,被甲平東夷?!?h2>詩詞問答
問:從軍行·日旰陟高山的作者是誰?答:羅頎
問:從軍行·日旰陟高山寫于哪個(gè)朝代?答:明代
問:羅頎的名句有哪些?答:羅頎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日旰
天色晚;日暮?!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衛(wèi)獻(xiàn)公 戒 孫文子 、 寧惠子 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杜預(yù) 注:“旰,晏也?!?楊伯峻 注:“旰,日晚也。”《漢書·張湯傳》:“ 湯 每朝奏事,語國家用,日旰,天子忘食?!?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箴規(guī)》:“ 韓滉 專政,每奏事或日旰,它相充位而已?!?/p>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盾髯印駥W(xué)》:“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薄度龂尽の褐尽ざ喷軅鳌贰捌涞萌诵娜绱恕?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篤 《杜氏新書》:“今吾亦冀眾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舉舉西州士,來為邦國華。藝文尤爾雅,經(jīng)術(shù)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眳⒁姟?高山景行 ”。
(2).傳說中的山名?!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雄黃。”
(3).少數(shù)民族名。 清 魏祝亭 《兩粵傜俗記》:“其在西者,種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p>
高鳥
(1).高飛的鳥。 晉 陶潛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詩:“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唐 杜甫 《巴西驛亭觀江漲呈竇十五使君》詩之一:“霄漢愁高鳥,泥沙困老龍?!?章炳麟 《獄中聞湘人某被捕有感》詩:“神狐善埋搰,高鳥喜回翔?!?/p>
(2).比喻信使。 唐 張九齡 《感遇》詩之二:“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yuǎn)情?!?/p>
徒步
(1) 用腳行走
徒步則汗出。——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徒步入華山。—— 明· 顧炎武《復(fù)庵記》
徒步行軍
(2) 平民的代稱。古時(shí)平民外出無車,故稱
集中營內(nèi),多為徒步
(3) 步兵
策馬
用馬刺抽打馬
險(xiǎn)巇
見“ 險(xiǎn)戲 ”。
猱狖
泛指猿猴。 唐 韓愈 《南山詩》:“微瀾動(dòng)水面,踴躍躁猱狖?!?唐 羅隱 《讒書·代韋徵君遜官疏》:“豈知宸造過聽,好爵下授,所謂飾猱狖以冠帶,饗爰居以酒食者也?!?/p>
我行
猶言我這里?!端疂G傳》第十四回:“ 雷橫 又駡道:‘賊頭賊臉賊骨頭,必然要連累 晁蓋 !你這等賊心賊肝,我行須使不得?!?/p>
豺豕
豺和野豬。兩者均為兇殘的獸類,因以比喻兇狠 * 的惡人。《文選·桓溫<薦譙元彥表>》:“方今六合未康,豺豕當(dāng)?shù)馈!?張銑 注:“豺豕,喻亂賊也?!?前蜀 杜光庭 《都監(jiān)將軍周天醮詞》:“況臣頃因扈衛(wèi),時(shí)屬艱憂,豺豕欺天,霧霾蔽日。” 宋 黃庭堅(jiān) 《金刀坑迎將家待追漿坑十馀戶山農(nóng)不至因題其壁》詩:“遂令五百里,化為豺豕墟?!?/p>
輕身
指不珍重自己的生命
老夫已矣,汝復(fù)輕身而昧大義,…——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儔侶
(1).伴侶;朋輩。 三國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軍贈(zèng)詩》之一:“徘徊戀儔侶,慷慨高山陂?!?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二:“村深絶賔客,窗晦無儔侶。” 蘇曼殊 《耶婆堤病中伏枕奉答兼呈曠處士》詩:“遠(yuǎn)行戀儔侶,此志常落拓?!?/p>
(2).指結(jié)為伴侶或朋友。
勇往
奮勇前進(jìn)。 宋 楊萬里 《觀水嘆》詩之二:“回風(fēng)打別港,勇往遮不住?!薄都魺粜略挕ぬ撍痉▊鳌罚骸盎蚧鹌潇?,或沉其像,勇往不顧,以是人亦以膽氣許之?!?魯迅 《故事新編·補(bǔ)天》:“然而這詫異使伊喜歡,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繼續(xù)著伊的事業(yè)?!?/p>
去去
越去越遠(yuǎn)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宋· 柳永《雨霖鈴》詞
東夷
(1).古代對我國中原以東各族的統(tǒng)稱?!抖Y記·曲禮下》:“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東夷獻(xiàn)其樂器, 肅慎 貢其楛矢。” 唐 杜甫 《八哀詩·贈(zèng)司空王公思禮》:“司空出東夷,童稚刷勁翮?!?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huì)研究》第二篇序說:“ 河北 、 山西 的北部是所謂北狄, 陜西 的大部分是所謂西戎, 黃河 的下游是所謂東夷?!?/p>
(2).指 三國 吳 。《文選·曹植<王仲宣誄>》:“嗟彼 東夷 ,憑 江 阻湖,騷擾邊境,勞我?guī)熗??!?李善 注:“ 東夷 ,謂 吳 ?!?/p>
(3).特指 清 朝統(tǒng)治者。 清 顧炎武 《羌胡引》:“東夷跳梁歷三世,四十五年稱偽帝?!?/p>
(4).舊指我國東方 日本 、 朝鮮 等國家。 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今世所用摺疊扇,亦名聚頭扇,吾鄉(xiāng) 張東海 先生以為貢於東夷…… 東坡 謂 高麗 白松扇,展之廣尺餘,合之止兩指許,正今摺扇,蓋自 北宋 已有之。 倭 人亦製為泥金面、烏竹骨充貢。出自東夷果然?!?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倭緞》:“凡倭緞製起東夷, 漳 泉 海濱效法為之?!?/p>
詩文賞析
【注釋】:(正統(tǒng)十四年,甌閩皆叛,里中有從南討者歸,言其事,
頎因感夫軍中苦樂,援筆寫其道路之思,作《從軍》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