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郎以扇索書為賦一闋原文
鐵笛鈿箏,還記得、白頭陳九。曾消受、妓堂絲管,球場花酒。
籍福無雙丞相客,善才第一琵琶手。
嘆今朝寒食草青青,人何有? 弱息在,佳兒又;玉山皎,瓊枝秀。
喜門風(fēng)不墜,家聲依舊。
生子何須李亞子,少年當(dāng)學(xué)王曇首。
對(duì)君家兩世濕青衫,吾衰丑。
詩詞問答
問:陳郎以扇索書為賦一闋的作者是誰?答:陳維崧
問:陳郎以扇索書為賦一闋寫于哪個(gè)朝代?答:清代
問:陳郎以扇索書為賦一闋是什么體裁?答:滿江紅
問:陳維崧的名句有哪些?答:陳維崧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鐵笛
鐵制的笛管。相傳隱者、高士善吹此笛,笛音響亮非凡。 宋 朱熹 《武夷精舍雜詠·鐵笛亭序》:“﹝ 武夷山 中之隱者 劉君 ﹞善吹鐵笛,有穿云裂石之聲?!?元 薩都剌 《升龍觀夜燒香印上有呂洞賓老樹精》詩:“鐵笛一聲吹雪散,碧云飛過 岳陽樓 ?!?清 龔自珍 《湘月·朱純子留宿釣魚村兼乞梅花》詞:“鐵笛吹殘,瑤箋譜賸,料得憐幽獨(dú)?!?/p>
記得
想得起來;沒有忘記
一切都還記得
白頭
(1) 白頭發(fā),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消受
禁受;忍受;享受(多用于否定)
無福消受
妓堂
第宅中女妓歌舞處。 唐 白居易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詩:“何處風(fēng)光最可憐?妓堂階下砌臺(tái)前?!?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屋宅》:“ 京口 東南有 謝公 妓堂遺跡?!?/p>
絲管
弦樂器與管樂器。泛指樂器。亦借指音樂。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高陽王寺》:“入則歌姬舞女,擊竹吹笙,絲管迭奏,連宵盡日?!?唐 杜甫 《贈(zèng)花卿》詩:“ 錦城 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金 王若虛 《恒山堂記》:“每府僚宴集其上,綺羅照野,絲管沸天,游人指點(diǎn)咨嗟,邈在仙境?!?清 馮班 《鈍吟雜錄·正俗》:“古人之詩皆樂也,文人或不閑音律,所作篇什,不協(xié)於絲管?!?/p>
球場
進(jìn)行各種球類比賽(如草地網(wǎng)球、手球、籃球、足球、壘球、板球運(yùn)動(dòng))的場地
花酒
舊時(shí)由妓女陪著飲酒作樂叫吃花酒
無雙
沒有可相比的;獨(dú)一無二
精妙世無雙。——《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程藝天下無雙。—— 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丞相
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wù)的職位最高的大臣
善才
唐代用來稱呼彈琵琶的藝人或樂師。意為“能手”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質(zhì)量第一
琵琶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gè)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shí),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今朝
(1) 今天
(2) 現(xiàn)在
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寒食
(1).節(jié)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shí) 晉文公 負(fù)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于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guān); 晉 陸翽 《鄴中記》、《后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huì)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后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shí)記》:“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fēng)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zhí)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yè)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qū)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jié)。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jié),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dá)夫 《釣臺(tái)的春晝》:“繞了一個(gè)大彎,趕到故鄉(xiāng),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jié)前?!眳㈤啞短接[》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逗鬂h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薄侗碧脮n》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3).猶冷食。指寒食節(jié)吃的冷的食物。《歲時(shí)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shí)雜記》:“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diào)以薑豉,故名焉?!薄稓q時(shí)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shí)雜記》:“寒食以糯米合采蒻葉裹以蒸之?;蚣右贼~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于其下者?!?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shí)紀(jì)勝·時(shí)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p>
青青
(1) 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薺麥青青。——宋· 姜夔《揚(yáng)州慢》
(2) 墨綠色
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何有
(1).有什么?!对姟ぺL(fēng)·谷風(fēng)》:“何有何亡,黽勉求之?!?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zèng)陸機(jī)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p>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墩撜Z·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巴跞绾秘?,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jì)倪內(nèi)經(jīng)》:“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fù)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俺異?,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注:“何有,古人習(xí)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薄秴问洗呵铩ぶ印罚骸叭酥?,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guān)。《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討,國何有焉?” 杜預(yù) 注:“言討家臣,無與國事?!薄蹲髠鳌ぐЧ吣辍罚骸叭衾局?,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茍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吉 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 游 ?” 楊伯峻 注:“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明 李贄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廢棄歟?” 魯迅 《熱風(fēng)·反對(duì)“含淚”的批評(píng)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凈;倘竟如此不凈,則即使‘授受不親’后來也就會(huì)‘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shí)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風(fēng)》?”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矮@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yù) 注:“何有猶何得?!?/p>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段倪x·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注:“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p>
(8).哪里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后漢書·賈琮傳》:“刺史當(dāng)遠(yuǎn)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zèng)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弱息
(1).幼弱的子女。 南朝 梁簡文帝 《大同哀辭》:“含精鬱抑,嘆嗟何極。云誰之悲,悲予弱息。”按, 大同 , 簡文帝 第十九子也,生于仲秋,殞于冬末。 明 沉鯨 《雙珠記·二友推恩》:“小兒從軍,杳無音訊……無端弱息戍天涯,雁過 衡陽 信也無?!?清 錢謙益 《貴州按察司副使繆國維授中憲大夫母張氏加贈(zèng)恭人制》:“撫弱息于一絲,嚴(yán)霜下墜;寄孤生于再世,燎火晝寒。迨厥子之有聞,乃畢志而長往?!?清 劉大櫆 《書方節(jié)婦事》:“節(jié)婦 余氏 , 桐城 人,年十八歸 方 氏,夫曰 錫庸 ,十年生二子一女,而其夫亡。節(jié)婦念上有老姑,下有弱息,乃忍死以待?!?/p>
(2).專指女兒。 明 陸采 《明珠記·酬節(jié)》:“老年無子,痛《太玄》之失傳:弱息知書,幸 中郎 之有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媼曰:‘老身 秦 姓,并無誕育;弱息僅存,亦為庶產(chǎn)?!?何垠 注:“弱息,女也?!?/p>
佳兒
(1).好兒子,稱心的兒子。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張蒼梧 是 張憑 之祖,嘗謂 憑 父曰……‘汝有佳兒?!?唐 司空曙 《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歸省》詩:“ 張馮 本名士, 蔡廓 是佳兒?!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斑@ 安老爺 此番出京……重歸故里,再見鄉(xiāng)關(guān),況又保全了一個(gè)佳兒,轉(zhuǎn)添了一個(gè)佳婦。”
(2).聰明的孩子?!端问贰げ茜齻鳌罚骸?琮 幼時(shí),從主入禁中, 太宗 置膝上,拊其背曰:‘ 曹 氏有功我家,此亦佳兒也。’” 明 李贄 《史綱評(píng)要·東漢紀(jì)·桓帝》:“能問父優(yōu)劣,亦是佳兒。”
玉山
中國臺(tái)灣島山脈。北起三貂角,南接屏東平原,長約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歸線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僅為臺(tái)灣最高山峰,也為中國東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藥用和化工用植物資源豐富
瓊枝
(1).傳說中的玉樹。《楚辭·離騷》:“溘吾游此 * 兮,折瓊枝以繼佩?!?洪興祖 補(bǔ)注:“瓊,玉之美者?!秱鳌吩唬耗戏接续B,其名為鳳;天為生樹,名曰瓊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圍,以琳瑯為實(shí)?!?明 楊慎 《藝林伐山·瓊枝旃檀》:“佛經(jīng)云:瓊枝寸寸是玉,旃檀片片皆香,比之圣賢,欲無德不備;喻之詩文,欲無字不二也?!?/p>
(2).喻嘉樹美卉。 唐 王涯 《望禁門松雪》詩:“金闕晴光照,瓊枝瑞色封。” 金 元好問 《同漕司諸人賦紅梨花》詩之二:“瓊枝玉蘂靜年芳,知是何人與點(diǎn)粧?!?明 沉璟 《義俠記·取威》:“看瓊枝玉樹,偏將凍蕊爭開?!?冰心 《莊鴻的姊姊》:“他便走到窗下,掀起窗簾看了一看,回頭笑說:‘是不是庭院里的玉樹瓊枝?’”
(3).喻賢才。 唐 李德裕 《訪韋楚老不遇》詩:“今來招隱逸,恨不見瓊枝?!?明 高啟 《北郭秋夜喜徐幼文遠(yuǎn)來兼送南游》詩:“瓊枝何以先舊色,客路風(fēng)塵亦勞矣?!?/p>
(4).喻皇族子孫。 唐 蕭穎士 《為揚(yáng)州李長史賀立太子表》:“瓊枝挺秀,玉葉資神?!?/p>
(5).喻美女。 唐 韋應(yīng)物 《黿頭山神女歌》:“皓雪瓊枝殊異色,北方絶代徒傾國?!?宋 秦觀 《虞美人》詞:“瓊枝玉樹頻相見,只是離人遠(yuǎn)。”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bǔ)遺》卷三引 張?jiān)r庭 《無題》詩:“珍重 瀛 壺 無限好,文鸞端合占瓊枝?!?/p>
(6).喻燈燭。 明 劉基 《正月十五夜燈火大開作》詩:“夜寒衾冷漏聲遲,臥看瓊枝綻金粟?!?/p>
(7).木棉樹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樹木·棉》:“木棉,一名瓊枝?!?/p>
門風(fēng)
舊指某一家、某一族或某一流派世代相傳的言行準(zhǔn)則和風(fēng)氣
篤學(xué)修行,不墜門風(fēng)。——《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
不墜
(1).不辱?!秶Z·晉語二》:“知禮可使,敬不墜命。”
(2).猶不失?!侗饼R書·李渾傳》:“﹝ 梁武帝 ﹞謂之曰:‘ 伯陽 之后,久而彌盛, 趙 李 人物,今實(shí)居多。常侍曾經(jīng)將領(lǐng),今復(fù)充使,文武不墜,良屬斯人?!?/p>
家聲
家庭的名聲
依舊
依然像從前一樣
書房的陳設(shè)依舊未變
生子
(1).剛成人的少年?!稌ふ僬a》:“王乃初服。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孔 傳:“言王新即政,始服行教化,當(dāng)如子之初生,習(xí)為善則善矣?!卑?,古以十五歲的少年為“生子”。參閱 漢 王充 《論衡·率性》。
(2).生育幼子;生兒子?!对姟ご笱拧ど瘛罚骸安豢档氺?,居然生子?!?唐 杜甫 《杜鵑》詩:“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 宋 辛棄疾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 ,生子當(dāng)如 孫仲謀 ?!?/p>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dǎo)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dǎo)師呢?”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gè)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君家
(1).敬詞。猶貴府,您家。《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薄赌鲜贰ゎ佈又畟鳌罚骸癌z 顏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為公?’” 唐 韓愈 《醉贈(zèng)張秘書》詩:“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勸君?!?/p>
(2).敬稱對(duì)方。猶您?!独m(xù)資治通鑒·宋寧宗嘉泰三年》:“我與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鴻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秦樓此日招鳳侶,遣妾每特來執(zhí)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諧結(jié)髮。” 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隨儕侶問來因?!?/p>
青衫
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書生
江州司馬青衫濕。——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