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原文
半年雨旸時(shí),夏末乃望雨。
滌暄蠲病疾,沛澤利蕎黍。
枕上聞殷雷,心怦遑寢處。
祇愁勢(shì)不優(yōu),為時(shí)果刻許。
涼風(fēng)未宣暢,何以消煩暑。
怨咨民恒情,思艱實(shí)慚汝。
詩詞問答
問:夜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夜雨寫于哪個(gè)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語韻 出處:御制詩二集卷三十五
參考注釋
雨旸
語本《書·洪范》:“曰雨,曰暘?!敝^雨天和晴天。《魏書·天象志三》:“皆雨暘失節(jié),萬物不成候也。” 宋 陸游 《乞祠祿札子》:“今春以來,雨暘尤為調(diào)適,二麥繼熟,民間亦以為所收倍於常年。” 清 趙翼 《出郭》詩:“自慚游惰無營(yíng)業(yè),高柳陰中話雨暘?!?/p>
病疾
(1).疾病?!赌印ぬ熘局小罚骸叭酥挥吆我??病疾禍祟也?!?漢 焦贛 《易林·旅之蒙》:“火宿口中,民多病疾。”《漢書·韓信傳》:“人有病疾,涕泣分食飲。”
(2).猶病革。病重?!侗饼R書·段榮傳》:“今病疾如此,殆將不濟(jì),宜善相翼佐,克茲負(fù)荷?!薄短綇V記》卷一二六引 北齊 顏之推 《還冤記·羊聃》:“ 聃 病疾,恒見 簡(jiǎn)良 等曰:‘枉豈可受,今來相取,自由黃泉。’經(jīng)宿死?!?/p>
沛澤
(1).沼澤,水草茂密的低洼地?!豆茏印ま穸取罚骸盁搅郑圃鏊?,焚沛澤,逐禽獸?!薄豆騻鳌べ夜哪辍罚骸癌z 桓公 ﹞於是還師濱海而東,大陷于沛澤之中?!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靶罢h暴行又作,園囿、污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2).指古代 沛邑 的大澤。傳說為 漢高祖 斬白蛇之處。 漢 班彪 《王命論》:“ 唐 據(jù)火德,而 漢 紹之。始起 沛澤 ,則神母夜號(hào),以彰 赤帝 之符?!?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啟》:“鹿走 周 原,輔 秦 圖而興霸;蛇分 沛澤 ,翼 唐 運(yùn)以基皇?!?/p>
(3).盛大的恩澤。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六十餘年,幽枉無訴,宜沾沛澤,用慰泉扃?!?清 張遂辰 《屯房行》:“風(fēng)雷雖行沛澤遠(yuǎn),氓愚無知或驚喘?!?/p>
上聞
(1).向朝廷呈報(bào)?!尔i冠子·王鈇》:“柱國(guó)不政,使下情不上聞,上情不下究?!薄稘h書·谷永傳》:“臣聞王天下有國(guó)家者,患在上有危亡之事,而危亡之言不得上聞?!?唐 韓愈 《與華州李尚書書》:“愚以為茍慮有所及,宜密以上聞,不宜以疎外自待?!?清 侯方域 《宦官論》:“今也,外臣不敢與聞內(nèi)事,而中貴苛刻暴橫,民間私語,皆採以上聞?!?/p>
(2).古賜爵名。《呂氏春秋·下賢》:“﹝ 魏文侯 ﹞虜 齊侯 獻(xiàn)諸天子,天子賞 文侯 以上聞?!薄秴问洗呵铩ど限r(nóng)》:“農(nóng)不上聞,不敢私籍于庸?!?許維遹 集釋引 孫詒讓 曰:“上聞,賜爵也,亦謂通名于官也。”《漢書·樊噲傳》:“﹝ 噲 ﹞下 戶牖 ,破 李由 軍,斬首十六級(jí)。賜上聞爵?!?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得徑上聞也?!?/p>
殷雷
轟鳴的雷聲。亦指大雷。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動(dòng)滴瀝以成響,殷雷應(yīng)其若驚?!?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殷雷輷磕於龍潛之月,凝霜肅殺乎朱明之運(yùn)?!?唐 溫庭筠 《公無渡河》詩:“ 黃河 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清史稿·災(zāi)異志一》:“ 東萊 清嶺 鳴聲如殷雷?!?臧克家 《運(yùn)河》詩:“晴天里鐵鍬閃起了電火,一串殷雷爆響在心窩?!?/p>
寢處
(1).猶坐臥,息止。《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臣為隸新,然二子者,譬如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薄犊鬃蛹艺Z·五儀》:“夫?qū)嬏幉粫r(shí),飲食不節(jié),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 宋 陳鵠 《西塘集耆舊續(xù)聞》卷一:“公即棄官,逕歸其家,筑草堂三間於家側(cè),日夜寢處其中?!?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宮夢(mèng)弼》:“惟一客 宮夢(mèng)弼 , 陜 人,生平無所乞請(qǐng)。每至,輒經(jīng)歲。詞旨清灑, 柳 與寢處時(shí)最多?!?/p>
(2).猶言食肉寢皮?!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子雅 不可,曰:‘彼其髮短而心甚長(zhǎng),其或?qū)嬏幬乙印!?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宮夢(mèng)弼》:“ 和 擊桌曰:‘曩年非姥憐賜一甌粥,更何得旋鄉(xiāng)土!今欲得而寢處之?!眳⒁姟?寢皮食肉 ”。
為時(shí)
從時(shí)機(jī)或時(shí)間上看
為時(shí)只十有一月。——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為時(shí)過早
涼風(fēng)
清涼的風(fēng)
涼風(fēng)掠面
宣暢
(1).宣揚(yáng);傳布。《詩·大雅·崧高》“四方于宣” 漢 鄭玄 箋:“四方恩澤不至,則往宣暢之?!薄逗鬂h書·順帝紀(jì)》:“夷狄叛逆,賦役重?cái)?shù),內(nèi)外怨曠,惟咎嘆息。其遣光祿大夫案行,宣暢恩澤,惠此下民,勿為煩擾?!?明 王守仁 《答顧東橋書》:“圣學(xué)既遠(yuǎn),霸術(shù)之傳積漬已深,雖在賢知,皆不免於習(xí)染。其所以講明修飾,以求宣暢光復(fù)於世者,僅足以增霸者之藩籬,而圣學(xué)之門墻遂不復(fù)可覩。”
(2).舒散;抒發(fā)。 唐 陸贄 《奉天論赦書事條狀》:“宣暢鬱堙,不可不洞開襟抱;洗刷疵垢,不可不盪去瘢痕?!?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圣人知聲音之道,足以感人也,拊石截竹,八音克諧,定其律呂,授以節(jié)奏,調(diào)攝志氣,宣暢性情,使聞其聲者,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p>
(3).流暢?!对企牌呋`》卷三十:“﹝鼻﹞兩孔之下源是死氣之門,元生君嚴(yán)固守之,使精神宣暢于百節(jié),血液盈滿于千關(guān)?!?明 李贄 《讀律膚說》:“故性格清徹者音調(diào)自然宣暢,性格舒徐者音調(diào)自然疏緩?!?/p>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為什么
何以出爾反爾
煩暑
悶熱;暑熱?!赌鲜贰ち何淞晖跫o(jì)傳》:“季月煩暑,流金鑠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 宋 辛棄疾 《御街行》詞:“好風(fēng)催雨過山來,吹盡一簾煩暑?!?明 楊慎 《漁家傲》詞:“六月 滇 南波漾渚,水云鄉(xiāng)里無煩暑。” 鄭澤 《夏夜作》詩:“煩暑不我蒸,靈宮自澄澈?!?/p>
怨咨
亦作“ 怨訾 ”。怨恨嗟嘆?!稌ぞ馈罚骸跋氖钣?,小民惟曰怨咨。”《禮記·緇衣》引作“怨資”。 陳澔 集說:“資,《書》作咨,此傳寫之誤?!薄兑葜軙ぬ訒x解》:“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為帝。” 孔晁 注:“訾,嘆恨也?!?唐 皮日休 《原謗》:“是其怨訾恨讟,蓰倍於天矣?!?宋 陸游 《雨雪兼旬有賦》:“祁寒人怨咨,千載語猶驗(yàn)?!?劉師培 《悲佃篇》:“如 趙甲 四十頃分給二十家, 甲 止得五十畝,寧不怨咨?”
恒情
常情。 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況復(fù)道絶恆情,理隔常照?!?明 張居正 《壽陳松谷相公》:“其為慶幸,萬倍恆情也。”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覺世訓(xùn)》:“此無他,顧眼前,忽長(zhǎng)遠(yuǎn),恆情也?!?梁?jiǎn)⒊?《小說與群治之關(guān)系》:“人之恆情,於其所懷抱之想像,所經(jīng)閲之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習(xí)矣不察者?!?/p>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