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原文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
樓上春山寒四面,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詩詞問答
問: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的作者是誰?答:馮延巳
問: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寫于哪個朝代?答:五代
問:馮延巳的名句有哪些?答:馮延巳名句大全
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繁茂枝頭,梅花飄落千萬片,落時猶多情,學著雪花隨風轉。昨夜歌舞草草散,酒醒又添愁無限。
樓上清寒,寒山圍四面,大雁過盡暮靄深深漫。半晌憑欄不見人,羅帕掩淚把他思量遍。
注釋
鵲踏枝:即《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商調曲。又名《黃金縷》《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用為詞牌始于宋。雙調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笙(shēng)歌:吹笙唱歌。容易:輕易。
征鴻:遠行的大雁。征鴻過盡,昭示著節(jié)令的轉換。
“暮景”句:遠處近處,只有濃濃淡淡的煙靄裝點著無邊的暮色。
一晌:表示時間,有片刻多時二意。
鮫綃(jiāo xiāo):傳說是南海鮫人所織之綃,這里指精美的手帕。掩(yǎn)淚:掩面而泣。
詩文賞析
從這首詞的結尾“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人們會知道它是一首寫思婦閨怨的艷詞,從全詞的內容看,也的確如此。而除了閨怨之外,這首詞還提供了獨特的審美聯(lián)想。
這首詞的開頭三句,似乎是在寫景。梅花似雪,隨風飄飛,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如果讀者把梅不僅僅當作景物,而是當作生命來看,這景象就是悲哀的了,“猶自多情”一句,更加重了濃厚的悲劇氣氛。如果再進一步,把這自然生命的悲劇與人生的種種悲劇聯(lián)系起來看,這三句就更具有了深廣的意蘊,如葉嘉瑩女士所說,“寫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臨無常之際的繾綣哀傷,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了。
這種聯(lián)想,并不是捕風捉影,而是由作品的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而來:“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大自然中的花落飄零,與人生中的良辰易逝、生命無常,是如此的相似,人們執(zhí)著地企圖在徹夜笙歌、沉酣美酒中去追求去把握生命,可是轉瞬之間,能把握的一切全都消失在虛空之中,正如同繁枝梅落,似雪隨風一樣。梅離枝頭,尚且流連“多情”;人生中的好景不長、笙歌散去,又怎不讓人感到可悲可嘆、無可奈何!
作者在這首詞中的感慨,似乎是飄忽無端、不可確指的。但通過合理的聯(lián)想,讀者似乎又可以窺見作者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痛苦和悲哀,想象“昨夜笙歌”這個詞所凝聚的人生失落的悲涼,懂得“梅落繁枝”所代表的多情生命之隕落的意義。而這些,正體現(xiàn)了馮延巳詞意蘊深廣、“堂廡特大”的特點。
馮延巳的詞里,不乏 * 的描寫。如“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鵲踏枝》)、“香閨寂寂門半掩,愁眉斂,淚珠滴破燕脂臉”(《歸自謠》)等等,與“花間”詞并無明顯的區(qū)別。但他也有些作品,既不同于溫庭筠的“艷”,也不同于韋莊的“淺”,更絕少《花間集》中的 * 味道。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這些詞的風格,那就是“雅”。


精彩推薦:
- 粉墻花低,梅花照眼花,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凈洗鉛華,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共燕喜。更可惜、雪中高土,香篝熏素被。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脆圓薦花,人正在、空江煙浪里。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div>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蛉酥嗯c,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不知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