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八十五首原文
雁山云,臺嶠月。或卷或舒,或圓或缺。
兩兩三三,朝游暮往,袈裟角,拄杖頭,挑底挑,裹底裹,不妨自怡自悅。
若到瑞巖定是打教棒折,而今什么時節(jié)。
詩詞問答
問:偈頌八十五首的作者是誰?答:釋妙倫
問:偈頌八十五首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妙倫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妙倫名句大全
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雁山
亦作“鴈山”。1.即 雁門山 。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 遼水 無極, 雁山 參云?!币槐咀鳌傍e山”。 唐 陳子昂 《送魏大從軍》詩:“ 雁山 橫 代 北, 狐塞 接 云中 ?!?唐 楊憑 《邊塞行》:“細叢 榆塞 迥,高點 雁山 晴?!眳⒁姟?雁門 ”。
(2).即 雁蕩山 。 宋 陸游 《菖蒲》詩:“ 雁山 菖蒲 崑山 石, 陳叟 持來慰幽寂?!?錢仲聯(lián) 校注引《嘉泰會稽志》:“今 會稽 有一種,葉有脊如劍,謂之 雁蕩 菖蒲?!眳⒁姟?雁蕩山 ”。
兩兩三三
(1).謂三兩為群。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今 冀州 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觝?!?唐 張致和 《漁夫歌》:“釣臺漁夫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元 楊載 《宿浚儀公湖亭》詩:“兩兩三三白鳥飛,背人斜去落漁磯?!?/p>
(2).形容稀疏。 胡韞玉 《哭唐守楩集放翁句》:“凄涼 江夏 秋風里,兩兩三三鬼火青?!?/p>
袈裟
和尚披的法衣,由許多長方形布片拼綴而成
杖頭
(1).手杖的頂端。 宋 陸游 《對酒戲作》詩:“杖頭高掛百青銅,小立旗亭滿袖風。”
(2).“ 杖頭錢 ”的省稱。指買酒錢。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阮宣 杖頭, 畢卓 甕下。” 明 許自昌 《水滸記·謀成》:“不要説刼將來可以肥家,就是供我們酒貲,亦是好的。我每苦杖頭告乏,取供潦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丐仙》:“ 高 曰:‘……且君杖頭空虛,亦不敢煩作東道主?!?陳 固邀之曰:‘盃酒耳,亦無所費。’”
(3).泛指少量的錢。 清 捧花生 《畫舫馀談》卷一:“無業(yè)游民,畧熟《西游記》,即挾漁鼓,詣諸姬家,探其睡罷浴后,演説一二回,藉消清倦。所給不過杖頭,已足為伊餬口?!眳⒁姟?杖頭錢 ”。
不妨
(1)
最好還是
你不妨現(xiàn)在就告訴他
(2)
無任何害處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3)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我不妨說,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
自怡
自樂;自娛。 唐 張九齡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詩:“行李豈無苦,而我方自怡?!?明 鄧雅 《偶題》詩:“阿女顧予哂,予心還自怡。”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藏書》者何?言此書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書》也?!?清 戴震 《沉處士戴笠圖題詠》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為適然,獨孜孜不怠,以學自怡,竟老而不劵?!?/p>
而今
現(xiàn)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毛 * 《憶秦娥·婁山關》
什么
(1)
(2) 表示詢問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質(zhì)
你從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3) 表示詢問某物或某事的情況
告訴我你在找什么
(4) 虛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聞到一種什么花香
(5) 表示否定
他算什么,你竟掛念他
(6) 表示責難
你笑什么?
(7) 表示詢問在它前面的詞或一系列的詞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
這是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還是別的什么東西
(8) 表示驚訝或激動
什么,不吃早餐啦!
(9) 一切事物
無論大地——生育一切的母親——出產(chǎn)什么
(10) 用在“也”前,表示所說的范圍之內(nèi)無例外
他什么也不怕
(11) 用在“都”前,表示所說的范圍之內(nèi)無例外
只要認真學,什么都能學會
時節(jié)
(1) 季節(jié);時令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時節(jié);秋收時節(jié)
(3) 時候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