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寄原文
趙郎趁我弛擔初,為寄肘后楊炎書。
盈編專備瘴嶺病,仁及來世功誰如。
城南老廬有別舍,我來埽榻成燕居。
坐忘不復一念起,寸田自治何須鋤。
養(yǎng)生防患不知此,從事方藥亦已疏。
飛鳶未妨隨溪水,黃茅正使侵庭除。
玄膺晨漱已可飽,脯膳況復馀米魚。
聊將此書一過讀,寄語庶不憂鄉(xiāng)閭。
詩詞問答
問:酬寄的作者是誰?答:劉摯
問:酬寄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劉摯的名句有哪些?答:劉摯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魚韻
參考注釋
弛擔
(1).放下?lián)樱⒓纭?宋 何薳 《春渚紀聞·張道人異事》:“一日樵歸,於山道遇二道人對棊,弛擔就觀。”
(2).指推卸責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掣籤授官》:“初行時,主者既以權衡弛擔,幸謝揣摩,得者亦以義命自安,稍減怨懟,亦便計也?!?/p>
(3).指棲息。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追先寺》:“往雖弛擔為 梁 ,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節(jié),能始能終?!?元 黃溍 《杭州送兒侄歸里》詩:“息肩弛擔今何處?明朝過我 三釜山 ?!?蔡有守 《師子林》詩:“今日嫁 吳門 ,弛擔輒訪尋?!?/p>
肘后
謂隨身攜帶的。指醫(yī)書或藥方。 唐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詩:“肘后符應驗,囊中藥未陳。” 前蜀 貫休 《宿赤松山觀題道人水閣兼寄郡守》詩:“珠殿香軿倚翠稜,寒棲吾道寄 孫登 ,豈應肘后終無分,見説仙中亦有僧。” 明 唐順之 《題贈施心菊醫(yī)士》詩:“肘后傳方多已試,鼎中留藥不嫌貧?!?清 方文 《京口訪鄔沂公感舊》詩:“獨憐肘后方書在,我欲從君隱市門。”參見“ 肘后方 ”。
來世
(1) 來生
(2) 死后的存在狀態(tài)
佛教有來世的說法
別舍
別第。《隋書·列女傳·華陽王楷妃》:“及 江都 之亂, 楷 遇 宇文化及 之逆,以妃賜其黨 元武達 。 武達 初以宗族之禮,置之別舍?!?唐 王勃 《春思賦》:“ 河陽 別舍抵長 河 ,丹輪紺幰相經過?!?/p>
燕居
(1).退朝而處;閑居?!抖Y記·仲尼燕居》:“ 仲尼 燕居, 子張 、 子貢 、 言游 侍。” 鄭玄 注:“退朝而處曰燕居。”《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子孫勝冠者在側,雖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司馬貞 索隱:“燕謂閒燕之時?!?宋 蘇軾 《四菩薩閣記》:“始吾先君於物無所好,燕居如齋,言笑有時?!?清 沉初 《<西清筆記>自序》:“入春雨雪匝旬,燕居多暇。”
(2).閑居之所。 唐 陸贄 《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六條》之一:“假欲崇飾燕居,儲備賜與,天子之貴,寧憂乏財?” 明 宋濂 《凈慈山報恩光孝禪寺住持仁公塔銘》:“別筑燕居於寺之西麓,曰 潛庵 ,將有終焉之志?!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呕兀骸澳弦婚g算個燕居,北一間作為臥室。”
坐忘
道家謂物我兩忘、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肚f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郭象 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跡,又忘其所以跡者,內不覺其一身,外不識有天地,然后曠然與變化為體而無不通也?!?唐 孟浩然 《游精思題觀主山房》詩:“漸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清 錢謙益 《<顏子疏解>敘》:“不違仁者三月也,不違如愚者終身也。忘仁義,忘禮樂,而至于坐忘也。”
一念
(1).一動念間;一個念頭。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一念起關山,千里顧兵窟?!?唐 陳鴻 《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宋 陸游 《自規(guī)》詩:“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賢亦本與人同?!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澳憧蓵缘靡荒畈贿`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p>
(2).佛家語。指極短促的時間?!度释醢闳舨_蜜經·觀空品》:“九十剎那為一念?!?北魏 曇鸞 《無量壽經優(yōu)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剎那為一念?!薄斗g名義集·時分》:“一念中有九十剎那。”
寸田
(1).道教語。指三丹田。 宋 蘇轍 《舟中風雪》詩之三:“幽人永夜歌《黃竹》,賴有丹砂暖寸田?!眳⒁姟?寸田尺宅 ”。
(2).心田,心。 宋 蘇軾 《和飲酒》詩:“寸田無荊棘,佳處正在茲。”
自治
行政上相對獨立,有權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務
自治領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養(yǎng)生
保養(yǎng)身體
養(yǎng)生之道
得養(yǎng)生焉。——《莊子·養(yǎng)生主》
防患
防止禍患。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俞序》:“故次以言怨人不可邇,敵國不可狎,攘竊之國不可使久親,皆防患為民除患之意也?!?明 葉憲祖 《鸞鎞記·合譖》:“一朝得勢便擬包彈,乘其未發(fā)急宜防患?!?/p>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從事
(1) 干某項事業(yè)
他已經從事貿易工作多年
(2) 處理;處置
而行之既久,是又以軍法從事。——蘇軾《教戰(zhàn)守》
慎重從事
(3) 辦事;辦理事務
朝夕從事
(4) 官職名
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資治通鑒》
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方藥
中醫(yī)藥方中開的藥。也指方劑
飛鳶
(1).飛翔的鳶?!逗鬂h書·馬援傳》:“仰視飛鳶砧砧墮水中?!?/p>
(2).古代的飛行器?!读凶印珕枴罚骸胺?班輸 之云梯, 墨翟 之飛鳶,自謂能之極也?!?/p>
未妨
不妨。表示可以這樣做。 宋 陸游 《夜聞雨聲》詩:“未妨剩擁寒衾臥,贏取孤吟入斷編?!?/p>
溪水
指從山里流出來的水流?!度龂尽侵尽ぶ旎競鳌罚骸俺峭庥邢?,去城一里所,廣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淺者半之,諸軍勒兵渡去, 桓 自斷后。” 唐 王建 《贈華州鄭大夫》詩:“ 少華 山云當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夢珂》:“從山頂流下許多條溪水,又清,又亮,又甜?!?/p>
黃茅
(1).茅草名。 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官舍黃茅屋,人家苦竹籬?!?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黃茅、香茅、芭茅數(shù)種……黃茅似菅茅,而莖上開葉,莖下有 * ,根頭有黃毛,根亦短而細硬無節(jié),秋深開花穗如菅。可為索綯,古名黃菅?!?/p>
(2).本謂長有黃茅的荒冢,借指死亡。 宋 楊萬里 《曾伯貢主簿挽詩》之二:“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黃茅?!?/p>
正使
(1).縱使;即使。《東觀漢記·光武帝紀》:“正使 成帝 復生,天下不可復得也?!薄度龂尽の褐尽じ哔F鄉(xiāng)公髦傳》“ 高貴鄉(xiāng)公 卒” 裴松之 注引《漢晉春秋》:“帝乃出懷中版令投地,曰:‘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所懼?況不必死邪!’” 宋 蘇軾 《奏浙西災傷第一狀》:“正使自今雨止,已非豐歲?!?/p>
(2).外國派來或派往外國的正式使臣。對副使而言。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 嘉慶 十年,女汗之子嗣立,特遣正使來至邊界議禮,不合而返。”
庭除
庭前階下,庭院
不獨春光堪醉客,庭除長見好花開。——李咸用《題陳將軍別墅》
玄膺
(1).道教指咽頭和喉頭的中央部位?!饵S庭內景經·天中》:“舌下玄膺生死岸?!?梁丘子 注:“玄膺者,通津液之岸也?!薄饵S庭外景經·上部經》:“玄膺氣管受精府?!?務成子 注:“喉中之央則為玄膺。” 宋 蘇軾 《歲暮作和張常侍》詩:“我生有天祿,玄膺流玉泉?!?/p>
(2).黑胸。 宋 張耒 《鳴雞賦》:“峨峨朱冠,丹頸玄膺。蒼距矯攫,秀尾翹騰?!?/p>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p>
(2).何況,況且?!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才未半古,尸素若茲?!?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p>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p>
寄語
傳話給某人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陸游《漁家傲·寄仲高》
寄語故人
鄉(xiāng)閭
亦作“鄊閭”。1.古以二十五家為閭,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xiāng),因以“鄉(xiāng)閭”泛指民眾聚居之處?!豆茏印び坠佟罚骸伴f男女之畜,修鄉(xiāng)閭之什伍。”《南齊書·禮志上》:“郡縣有學,鄉(xiāng)閭立教?!?宋 王安石 《原教》:“夫婦者無失其為夫婦也,率是也有賞,不然則罪,鄉(xiāng)閭之師,族酇之長?!?/p>
(2).家鄉(xiāng);故里。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少稱鄉(xiāng)閭,長聞邦國?!?宋 曾鞏 《應舉啟》:“足跡不游於場屋,姓名不署於鄉(xiāng)閭。”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曲:“壯歲鄉(xiāng)閭,養(yǎng)志閑居?!?清 朱彝尊 《題張上舍劭竹林獨坐圖》詩:“十年不對鄉(xiāng)閭竹,垞北垞南思 * 。” 清 汪文桂 《秋日同季弟歸里和韻》:“秋深才得返鄊閭,弱弟偕行賦《遂初》?!?/p>
(3).鄉(xiāng)親;同鄉(xiāng)。《后漢書·朱儁傳》:“ 儁 以孝致名,為縣門下書佐,好義輕財,鄉(xiāng)閭敬之?!薄杜f唐書·高季輔傳》:“丑言過行,見嗤於鄉(xiāng)閭;忘義私昵,取擯於親族?!?宋 蘇轍 《巢谷傳》:“予以鄉(xiāng)閭,故幼而識之?!?明 無名氏 《白兔記·祭賽》:“鄉(xiāng)閭來朝賀,社戶保災非?!?/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