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原文
盛德總?cè)河?,高標仰國楨。獨安巡狩日,曾掩趙張名。
業(yè)就難辭寵,朝回更授兵。
曉川分牧馬,夜雪覆連營。
長策威殊俗,嘉謀翊圣明。
畫圖規(guī)陣勢,夢筆紀山行。
綬拂池中影,珂搖竹外聲。
賜歡征妓樂,陪醉問公卿。
卻憶經(jīng)前事,翻疑得此生。
分深存沒感,恩在子孫榮。
覽鏡愁將老,捫心喜復驚。
豈言沈族重,但覺殺身輕。
有淚沾墳典,無家集弟兄。
東西遭世難,流浪識交情。
閱古宗文舉,推才慕正平。
應憐守貧賤,又欲事躬耕。
詩詞問答
問: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的作者是誰?答:盧綸
問: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qū)懹谀膫€朝代?答:唐代
問: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是什么體裁?答:五排
問:盧綸的名句有哪些?答:盧綸名句大全
全唐詩:卷278_20
參考注釋
盛德
(1) 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高標
(1).高枝,高樹?!段倪x·左思<蜀都賦>》:“ 羲和 假道於峻岐,陽烏回翼乎高標?!?劉逵 注:“言山木之高也?!?呂延濟 注:“高標,高枝也。馭日至此,礙於高樹,故假道而行?!?/p>
(2).泛指高聳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難》詩:“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王琦 注:“高標,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為一方之標識者言也。 呂延濟 注以為高樹之枝,恐非?!?唐 杜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 仇兆鰲 注:“首言塔不易登,領(lǐng)起全意。”
(3).高聳,矗立。 唐 韓愈 《新竹》詩:“高標陵秋嚴,貞色奪春媚?!?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上:“ 荊公 手種松在 定林庵 前,高標挺然,上侵霄漢?!?郭沫若 《星空·春潮》:“你請學著那森森的林木高標!自由地、剛毅地、穩(wěn)慎地,高標出,向那無窮的蒼昊!”
(4).比喻出類拔萃的人。 唐 盧照鄰 《還京贈別》詩:“戲鳬分斷岸,歸騎別高標。” 唐 張九齡 《謝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狀·御批》:“卿學府高標,士林貞干?!?/p>
(5).比喻高深的造詣。 唐 韓愈 《送靈師》詩:“古氣參《彖》《繫》,高標摧《太玄》?!?宋 劉克莊 《跋趙明翁詩稿》:“因讀 明翁 絶句,有云‘留取葡萄浮大白,肯將容易博 涼州 ’,嘆其高標卓識,為之爽然自失?!?/p>
(6).高名次;高榜。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四折:“再不説階梯一句,作怎么道千圣會中無影跡,萬人叢里奪高標。”
(7).指科舉考試得中高榜,名列前茅。 明 吳承恩 《壽賈百松障詞》:“中臺選俊,喜驥子之高標;上國掄才,諒龍光之可待?!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斑@回書話表 安老爺 家報喜的一聲報道:‘公子中了,并且高標第六!’闔家歡喜非常?!?/p>
(8).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李元禮 風格秀整,高自標持?!焙笠浴案邩恕敝盖甯呙撍椎娘L范?!杜f唐書·外戚傳·武攸緒》:“王( 武攸緒 )高標峻尚,雅操孤貞?!?明 劉基 《梅花絕句》之五:“借問高標誰得似?白頭 蘇武 在 天山 ?!?明 何景明 《畫鶴賦》:“假孤致於墨華,得高標於毫素?!?/p>
(9).古代雜技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玩戲·高竿》:“高標,《山堂肆考》,亦即上高竿也?!?/p>
國楨
國家的支柱,喻能負國家重任的人才。《文選·任昉<出郡傳舍哭范仆射>詩》:“平生禮數(shù)絶,式瞻在國楨?!?李善 注:“國楨, 范云 也?!?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觀乎《舂陵》作,欻見俊哲情。復覽《賊退》篇, 結(jié) 也實國楨?!?清 魏源 《<圣武記>敘》:“官無不材,則國楨富;境無廢令,則國柄強?!?/p>
巡狩
見“ 巡守 ”。
趙張
(1). 漢 趙廣漢 與 張敞 的并稱。二人都曾任京兆尹,治績卓異?!稘h書·趙尹韓張兩王傳贊》:“自 孝武 置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而吏民為之語曰:‘前有 趙 張 ,后有三 王 ?!?唐 岑參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樹降甘露》詩:“卻笑 趙 張 輩,徒稱今古稀?!?宋 陳傅良 《送謝希孟歸黃巖》詩之二:“簿書積丘山, 趙 張 眼愈明。”
(2). 后漢 張讓 與 趙忠 的并稱。 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下:“ 東漢 宦者 張讓 、 趙忠 持國權(quán),引用屠沽人登清貴。 靈帝 語左右曰:‘ 張常侍 是我父, 趙常侍 是我母?!首湟詼?漢 者, 趙 張 是也。”
(3). 宋 相 趙鼎 和 張浚 的并稱。 宋 楊萬里 《初入淮河四絕句》之二:“ 劉 岳 張 韓 宣國威, 趙 張 二相策皇基?!?明 楊慎 《磨衲集》:“《磨衲集》, 王庭秀 作于 紹興 壬子,考其論議……詆 趙 張 二相尤力?!?/p>
辭寵
(1).辭謝寵幸。 晉 陸機 《豪士賦》序:“禍積起於寵盛,而不知辭寵以招福?!?/p>
(2).指失寵。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主簿<怨情>》:“相逢詠《靡蕪》,辭寵悲 班 扇?!?/p>
授兵
古代藏兵器于國,有戰(zhàn)事經(jīng)祭告后發(fā)給兵士?!吨芏Y·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以待軍事。及授兵,從司馬之法以頒之。及其受兵輸,亦如之。” 孫詒讓 正義引 惠士奇 曰:“古者兵器藏於國,有事而后授兵,既事復還兵?!薄蹲髠鳌る[公十一年》:“ 鄭伯 將伐 許 ,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宮?!?杜預 注:“大宮, 鄭 祖廟?!薄顿Y治通鑒·魏邵陵厲公嘉平元年》:“太傅 懿 以皇太后令,閉諸城門,勒兵據(jù)武庫,授兵出屯 洛水 浮橋。”
牧馬
(1).牧放馬匹?!肚f子·徐無鬼》:“七圣皆迷,無所問涂,適遇牧馬童子問涂焉?!?唐 杜牧 《上李太尉論北邊事啟》:“暖日廣川,牧馬養(yǎng)習,以俟強大?!?/p>
(2).古代作戰(zhàn)多用戰(zhàn)馬,故常以“牧馬”指駐防、戍邊或胡騎南侵。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 偃師 張幕, 河陽 牧馬,雖接戰(zhàn)於 富平 ,已連營於 官渡 。” 唐 溫庭筠 《送并州郭書記》詩:“塞城牧馬去,烽火射鵰歸。” 唐 無名氏 《胡笳曲》:“ 漢 家自失 李將軍 ,單于公然來牧馬?!?宋 楊萬里 《國勢》中:“是時虜之創(chuàng)痍未盡,而勢力未全盛也。而今者狠然有窺吾 淮 甸,南下牧馬之意?!?/p>
(3).放牧的馬。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側(cè)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 唐 李益 《塞下曲》:“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羣嘶邊草緑?!?/p>
(4).引申指胡騎或征騎。 唐 杜甫 《近聞》詩:“近聞 犬戎 遠遁逃,牧馬不敢侵 臨洮 ?!?清 顧炎武 《哭楊主事廷樞》詩:“牧馬飲 江 南,真龍起 芒碭 。”
連營
(1).扎營相連。《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帝聞 備 兵東下,與 權(quán) 交戰(zhàn),樹柵連營七百餘里。”《北史·宇文護傳》:“ 護 連營漸進,屯軍 弘農(nóng) ?!?/p>
(2).指連綿不絕的營寨。 唐 李白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詩:“ 函谷 絶飛鳥, 武關(guān) 護連營?!?清 王省山 《秣陵紀事》詩:“沿江數(shù)十里,連營高壘起?!?/p>
(3).星名?!稌x書·天文志上》:“貫索九星在其前,賤人之牢也……一曰連營,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強也?!?/p>
長策
上策;萬全之計;效用長久的方策
治國安邦之長策
殊俗
(1).風俗、習俗不同?!叮荚姡敬笮颉罚骸皣愓?,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薄蛾套哟呵铩柹鲜恕罚骸肮耪甙倮锒惲暎Ю锒馑??!?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胡惠生 《南游吟》:“蠻語生鄉(xiāng)感,殊俗惹客愁?!?/p>
(2).指風俗不同的遠方。 漢 賈誼 《過秦論上》:“ 始皇 既沒,餘威振於殊俗?!?唐 岑參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時封公兼鴻臚卿》詩:“坐參殊俗語,樂雜異方聲。” 宋 陳與義 《舟行遣興》詩:“殊俗問津言語異,長年為客路歧難?!?/p>
(3).異于流俗。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今空語同知有達人而無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內(nèi)不失正?!薄端螘す鶈⑿鳌罚骸吧硭乐?,妻子凍餒,志操殊俗,良可哀悼?!?/p>
嘉謀
高明的經(jīng)國謀略?!稌ぞ悺罚骸盃栍屑沃\嘉猷,則入告爾后于內(nèi),爾乃順之于外?!薄稘h書·成帝紀》:“冀聞切言嘉謀,匡朕之不逮?!?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嘉謀定國垂青史,盛事傳家有素風?!?鄭觀應 《盛世危言·建都》:“安土重遷,誰敢輕議及此,藉曰有之亦必樞密嘉謀,草野惡得而妄參耶?”
翊圣
謂輔佐天子。 唐 岑參 《左仆射相國冀公東齋幽居同黎拾遺所獻》詩:“成功云雷際,翊圣天地安?!?唐 劉禹錫 《送華陰尉張苕赴邕府使幕》詩:“翊圣崇國本,保賢正朝倫。”
畫圖
圖畫(多用于比喻)
這些詩篇構(gòu)成了一幅農(nóng)村生活的多彩的畫圖
陣勢
(1) 作戰(zhàn)的陣容部署
用策略取得有利的陣勢
(2) 情勢;場面
夢筆
《晉書·王珣傳》:“ 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矶郾?,哀冊謚議,皆 珣 所草。”《南史·文學傳·紀少瑜》:“ 少瑜 嘗夢 陸倕 以一束青鏤管筆授之,云:‘我以此筆猶可用,卿自擇其善者?!湮囊虼隋龠M。”又《江淹傳》:“ 淹 少以文章顯,晚節(jié)才思微退……又嘗宿于 冶亭 ,夢一丈夫自稱 郭璞 ,謂 淹 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 淹 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絶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夢筆事類頗多,大抵用以指才思敏捷,文章華美。 唐 李商隱 《江上憶嚴五廣休》詩:“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明 吳承恩 《賞花釣魚賦詩謝表》:“ 上林 欲賦,殊非夢筆之才;下澤雖逢,豈有釣璜之手?!?/p>
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登嶺始山行,野曠沙岸浄?!?元 劉迎 《車轣轆》詩:“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車轣轆?!?/p>
外聲
音韻學術(shù)語。指開口呼和合口呼。 章炳麟 《國故論衡·音理論》:“闔口、開口皆外聲,撮口、齊齒皆內(nèi)聲也?!?/p>
妓樂
(1).指妓人表演的音樂舞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及輔政,而修室第園館,麗車服,雖朞功之慘,不廢妓樂。”《舊五代史·唐書·郭崇韜傳》:“晝夜妓樂歡宴,指天畫地?!?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婦女·南和伯妾》:“ 琇 至各家飲,俱設(shè)妓樂,比更衣,即與妓亂?!?/p>
(2).樂妓,舞妓。《舊五代史·唐書·郭崇韜傳》:“ 莊宗 初聞 崇韜 欲留 蜀 ,心已不平,又聞全有 蜀 之妓樂珍玩,怒見顏色?!?/p>
(3).猶聲色。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吏部·二胡暴貴不終》:“ 宗憲 在 江 南亦恣情妓樂,自負 嫪毐 之器?!?/p>
公卿
(1).三公九卿的簡稱?!秲x禮·喪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薄墩撜Z·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后漢書·陳寵傳》:“及 竇憲 為大將軍征 匈奴 ,公卿以下及郡國無不遣吏子弟奉獻遺者?!?劉師培 《悲佃篇》:“試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約五萬九千四百餘人?!?/p>
(2).泛指高官。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 始元 元年,春二月。黃鵠下 建章宮 太液池中,公卿上壽?!?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賢彥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為君子矣,雖不為公卿,無害也;為公卿而不足為君子,其如公卿何。” 嚴復 《和荊公<賈生>》詩:“賦鵬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p>
(3).指丈夫?!抖鼗颓釉~·鳳歸云》:“待公卿迴故日,容顏憔悴,彼此何如?!?蔣禮鴻 曰:“‘公卿’指丈夫,這和阿曹婆詞稱丈夫為‘君王’相同。俗文學里的所謂‘官人’,實際和公卿的意義也相同。”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
前事
過去的事情
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史記·秦始皇紀》
此生
這輩子。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二:“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斑@十年裡,我便課子讀書,成就出一個兒子來,也算不虛度此生了?!?/p>
存沒
同“ 存歿 ”。 南朝 宋 顏延之 《登巴陵城樓作》詩:“存沒竟何人,耿介在明淑?!?清 黃遵憲 《吳季清明府》詩:“聞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沒?!?唐 宋之問 《魯忠王挽詞》之二:“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宋 蘇軾 《與范元長書·北歸》之一:“今託 少游 議其詳,餘惟節(jié)哀自重。某不敢拜狀郡君,惟千萬俯為存沒寬心自重?!?/p>
子孫
(1) 兒子和孫子
子孫荷擔者三夫。——《列子·湯問》
(2) 泛指后代
子孫相繼為王。——《戰(zhàn)國策·趙策》
(3) 又
子孫侯者。
人主之子孫。
遠者及其子孫。
覽鏡
(1).照鏡。 南朝 宋 謝靈運 《豫章行》:“覽鏡睨頽容,華顏豈久期?!?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鏡影成相字》:“ 宋璟 未第時,因於日中覽鏡,鏡影忽成‘相’字, 璟 因此自負,遂脩相業(yè),后如其志。” 清 趙翼 《偶得》詩之七:“清晨自覽鏡,苒苒老已至?!?/p>
(2).比喻借鑒?!逗鬂h書·楊震傳》:“陛下宜覽鏡既往,順帝之則。”
捫心
撫 * 口。表示反省。 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唐 盧綸 《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詩:“覽鏡愁將老,捫心喜復驚?!?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此事不以口舌爭,君捫心清夜,先自問其何如?!钡釀 蛾J宮》:“你所做下的罪孽,捫心想想,也應拔劍 * !”
沈族
滅族。封建時代的一種殘酷刑罰。一人犯罪,全族受誅。語本《書·泰誓上》:“罪人以族?!?孔 傳:“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 唐 盧綸 《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詩:“豈言沉族重,卻覺殺身輕。”
殺身
舍生;喪生?!赌印ぜ鎼壑小罚骸澳巳舴蛏偈?、惡衣、殺身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薄妒酚洝こ兰摇罚骸皻⑸悦骶?,臣之愿也?!?唐 盧綸 《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詩:“豈言沉族重,但覺殺生輕?!薄端疂G傳》第四回:“提轄恩念,殺身難報?!?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 明 末,真有被謠言弄得遭殺身之禍的?!?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 李泌 的歸隱是要避免殺身的災難。”
墳典
三墳、五典的并稱,后轉(zhuǎn)為古代典籍的通稱?!叮紩拘颉罚骸坝懻搲灥??!薄峨`釋·漢太尉劉寬碑》:“幼與同好鐫墳典於第廬?!?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先生既窮觀墳典,又兼綜奇祕?!薄缎绿茣ぱυ瑐鳌罚骸拔┑钕铝T馳射之勞,留情墳典,豈不美歟!” 宋 蘇軾 《求婚啟》:“稟粹德門,教成家廟。 中郎 墳典之付,豈在他人?” 章炳麟 《再與劉光漢書》:“自頃輈張,退息墳典,匈懷相契,獨有 黃生 ?!?/p>
家集
(1).家人的著作集。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家集二百編,上下馳皇王。” 宋 蘇轍 《奉使契丹·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之三》:“誰將家集過 幽都 ,逢見胡人問 大蘇 。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p>
(2).指私家之著述?!独m(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 燾 以 司馬光 《百官表》未有繼者,乃徧求正史、實録,旁采家集、野史,增廣門類,起 建隆 ,迄 靖康 ,分新舊官制,踵而成書?!?/p>
(3).家人宴集聚會。 宋 洪邁 《夷堅丁志·王厚蘿卜》:“ 王厚 , 韶 之長子,位至節(jié)度使,為邊帥,晚年歸京師。一日家集,菜楪內(nèi)蘿卜數(shù)十莖,忽起立,須臾行於案上,眾皆愕然, 厚 怒形於色,悉撮食之?!?/p>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親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間的稱呼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世難
當世的災難、禍亂。《三國志·蜀志·劉焉傳》:“ 焉 內(nèi)求 交阯 牧,欲避世難?!薄吨軙ぶ芑葸_傳》:“嘗使至 洛 , 魏孝武 與 惠達 語及世難?!?唐 盧綸 《長安春望》詩:“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 秦 關(guān)?!?明 劉基 《次韻和劉彥箕<憶山中>篇》:“世難有身空自累,詩成無鴈倩誰將?”
流浪
生活沒有著落,到處漂泊
流浪街頭
交情
互相交往而產(chǎn)生的情誼
老交情
正平
(1).公正持平。《管子·心術(shù)下》:“凡民之生也,必以正平;所以失之者,必以喜哀怒樂?!薄秴问洗呵铩っ锨铩罚骸皼Q獄訟,必正平?!薄缎绿茣た讘鑲鳌罚骸捌錇槿耍毓?jié)清苦,論議正平?!?/p>
(2).謂心境平靜?!肚f子·達生》:“夫欲免為形者,莫如棄世。棄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正平則與彼更生,更生則幾矣。”
貧賤
窮困又沒有社會地位
貧賤有此女。——《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欲事
男女 * 之事。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科諢》:“人間戲語儘多,何必專談慾事?即談慾事,亦有‘善戲謔兮,不為虐兮’之法。”
躬耕
古時天子親自下田的禮節(jié)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諸葛亮《出師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