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霞洞原文
古洞鴉路深,杳渺不知處。
忽見煙云來,疑從此中去。
詩詞問答
問:煙霞洞的作者是誰?答:李應(yīng)徵
問:煙霞洞寫于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煙霞洞是什么體裁?答:五絕
問:李應(yīng)徵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應(yīng)徵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絕句 押語韻 出處:御選明詩卷九十九
參考注釋
鴉路
鴉飛之路。比喻遙遠難行的路程。 唐 蕭穎士 《重陽日陪元魯山德秀登北城矚對新霽因以贈別》詩:“綿連 滍川 迴,杳渺鴉路深?!?唐 孟郊 《鴉路溪行呈陸中丞》詩:“鴉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有物飲碧水,高林掛青蜺?!?/p>
杳渺
悠遠,渺茫貌
豈可因事杳渺,人有妍媸,一并使之泯滅?——《鏡花緣》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云來
(1).如云飛卷而來。 馬總 《意林》卷五引 漢 仲長統(tǒng) 《昌言》:“英辭雨集,妙句云來?!?元 岑士貴 《凌煙閣賦》:“乘輿云來,貴臣于于?!?/p>
(2).“云孫”、“來孫”的并稱。泛指后代。 宋 蘇軾 《坤成節(jié)功德疏文》之七:“坐俟云來之養(yǎng),受祿無疆;屢觀甲子之周,與民同樂。” 宋 李綱 《謝親筆札子》:“顧臣煢然衰病,未知圖報之所。惟當(dāng)什襲祕藏,刻之金石,傳示云來,使天下后世知圣君不忘舊臣,樂取諸人以為善者?!?/p>
(3).傳說中的仙山 蓬萊山 的別稱。 晉 王嘉 《拾遺記·蓬萊山》:“ 蓬萊山 亦名 防丘 ,亦名 云來 ?!?/p>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dān)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