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亂山滄海曲,中有橫陽道。束馬過銅梁,苕華坐堪老。
鳩鳴高崖裂,熊斗深樹倒。
絕壑無坤維,重林失蒼昊。
躋攀寡儔侶,扶接念輿皂。
俯仰栗嵌空,無因掇靈草。
梯窮聞戍鼓,魂續(xù)賴丘禱。
敞豁天地歸,縈紆村落好。
悠悠思蔣徑,擾擾愧商皓。
馳想永嘉侯,應傷此懷抱。
詩詞問答
問:《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的作者是誰?答:陳陶
問:該詩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么體裁?答:五古
問:陳陶的名句有哪些?答:陳陶名句大全
全唐詩:卷745-11
參考注釋
海曲
海隅;海灣。 晉 陸機 《齊謳行》:“ 營丘 負海曲,沃野爽且平?!?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屈 賈誼 於 長沙 ,非無圣主;竄 梁鴻 於海曲,豈乏明時?”《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十年》:“ 知慧 逃入海, 素 躡之至海曲?!?/p>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薄洞蟪肆x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tài)),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痹敗?中陰 ”。
陽道
(1).對外之事,政事。《禮記·昏義》:“故曰:‘天子聽男教,后聽女順。天子理陽道,后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后聽內(nèi)職?!?/p>
(2).為君之道。《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唐檀》:“ 檀 對曰:‘方今外戚豪盛,陽道微弱,斯豈嘉瑞乎?’”
(3).朝祀之事;嘉慶之事。《詩·小雅·裳裳者華》“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毛 傳:“左,陽道,朝祀之事;右, * ,喪戎之事?!?孔穎達 疏:“左,陽道,嘉慶之事,故言宜之。右, * ,為憂兇之事,不得言宜。”
(4).指房宿南二星中間的運行路線。《漢書·天文志》:“青赤出陽道,白黑出 * 。若月失節(jié)度而妄行,出陽道則旱風,出 * 則陰雨。”
(5).指男性 * 。《宋書·五行志五》:“ 義熙 末, 豫章 吳平 人有二陽道,重累生?!?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此骨之至強者,所以能補骨血,堅陽道,強精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女化男》:“ 山東 濟寧 有婦人,年四十餘,寡數(shù)年矣,忽生陽道,日與其子婦狎?!?/p>
(6).指 * 。《史記·孔子世家》“ 紇 與 顏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男八月生齒,八歲毀齒,二八十六陽道通,八八六十四陽道絶?!?/p>
束馬
(1).拴住馬?!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慶氏 之馬善驚,士皆釋甲束馬而飲酒?!?杜預 注:“束,絆之也。”
(2).駕御馬。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勸進今上箋》:“ 山戎 、 孤竹 ,束馬景從伐罪弔民,一匡靖亂。” 北齊 魏收 《后園宴樂》詩:“束馬輕 燕 外,獵雉陋 秦 中。” 唐 薛逢 《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龍山城并錫賚兩州刺史及部落酋長等》詩:“束馬凌蒼壁,捫蘿上碧岑?!?/p>
(3).包裹馬足,以防滑跌。形容山路險隘難行。 唐 駱賓王 《疇昔篇》:“ 蜀 路何悠悠, 岷 峰阻且脩……長途看束馬,平水見沉牛?!薄缎绿茣じ哌m傳》:“ 平戎 以西數(shù)城,皆窮山之顛,蹊隧險絶,運糧束馬之路,坐甲無人之鄉(xiāng)?!?宋 陳亮 《酌古論·鄧艾》:“使 瞻 能拒束馬之險,則 艾 將不戰(zhàn)而自沮?!?清 湯右曾 《辰龍關(guān)》詩:“束馬懸厓險,關(guān)門鬱不開。”參見“ 束馬懸車 ”。
銅梁
(1).產(chǎn)銅的山。 南唐 陳陶 《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詩:“束馬過銅梁,苕華坐堪老?!?/p>
(2).山名。在 四川省 合川縣 南。山有石梁橫亙,色如銅?!豆盼脑贰P雄<蜀都賦>》:“ 銅梁 金堂 ,火井龍湫?!?章樵 注:“ 銅梁山 在 宕渠縣 ?!?北周 庾信 《上益州上柱國趙王》詩之一:“ 銅梁 影棠樹,石鏡寫褰帷?!?倪璠 注:“ 銅梁 影棠樹者,言 趙王 出鎮(zhèn) 益州 巴 蜀 , 銅梁 是聽政之所,若 召伯 《甘棠》矣?!?/p>
苕華
美玉名?!吨駮o年》卷上:“ 癸 命 扁 伐 山民 , 山民 進女于 桀 二人,曰 琬 曰 琰 。后愛二人。女無子焉,斵其名于苕華之玉,苕是 琬 ,華是 琰 ?!焙笠灾傅氯菝篮玫呐印?明 徐復祚 《投梭記·鬻女》:“果是玉無瑕,休言價,愿將白璧聘苕華?!?清 龔自珍 《乙酉得漢鳳紐白玉印喜極賦詩》:“ 夏后 苕華刻, 周王 重璧臺。”
鳴高
自鳴清高。 清 袁枚 《答兩江制府尹公書》:“ 枚 已申明情節(jié),由 江寧 轉(zhuǎn)報,此實烏鳥私情,退而求息,并非膏肓泉石,借此鳴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陳亦韓 ﹞歸里后,著書設(shè)教,垂三十年。大臣以經(jīng)學薦,特旨賞國子監(jiān)司業(yè)銜。先生天爵自重,原非借此鳴高,而望實交孚,必不終聽其湮沒,營營者可以悟已!”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上海的少女》:“不但是《西游記》里的魔王, * 的時候必須童男和童女而已,在人類中的富戶豪家,也一向以童女為侍奉,縱欲,鳴高,尋仙,采補的材料?!?/p>
坤維
(1).指西南方。因《易·坤》有“西南得朋”之語,故以坤指西南?!段倪x·張協(xié)<雜詩>之二》:“大火流坤維,白日馳西陸?!?李善 注:“《毛詩》曰:‘七月流火?!?毛萇 曰:‘火,大火也?!痘茨献印吩唬骸ぞS在西南?!?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初 蜀 師之役,中軍 云侯 有終 ,辟公以行,如左右手。平定坤維,公有力焉?!?/p>
(2).指南方。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上當星紀,下裂坤維。” 清 李瀅 《望羅浮歌》:“ 豐隆 列缺 ,手劈坤維?!?/p>
(3).指大地之中央,正中?!端鍟ざY儀志一》:“四方帝各依其方, 黃帝 居坤維?!?/p>
重林
猶層林。常指遠望中眾多的樹木。 南朝 梁 江淹 《望荊山》詩:“悲風撓重林,云霞肅川漲。”
蒼昊
蒼天?!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據(jù)坤靈之寳勢,承蒼昊之純殷。” 張銑 注:“蒼昊,天也?!?唐 李白 《荊州賊亂臨洞庭言懷作》詩:“長叫天可聞,吾將問蒼昊?!?清 唐孫華 《七夕喜雨》詩:“有巧須從蒼昊乞,一傾靈液徧乾坤?!?郭沫若 《滿江紅·毛主席去安源》詞:“正前進,氣吞玉宇,志凌蒼昊?!?/p>
躋攀
亦作“ 躋扳 ”。猶攀登。 唐 杜甫 《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宋 劉克莊 《沁園春·送孫季藩吊方漕西歸》詞:“儘緣云鳥道,躋攀絶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長白山》:“云霧開散, 長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勝駭異。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獨癸巳諸君,躋扳尺寸,竭蹶終身?!?/p>
寡儔
(1).缺少同伴?!度龂尽の褐尽ざ褌鳌罚骸?曹公 愍其守志清恪,離群寡儔,故特遣使 江 東?!?唐 孟郊 《投贈張端公》詩:“鸞步獨無侶,鶴音仍寡儔。”
(2).猶無匹。 清 曾國藩 《答劉孟容書》:“ 孟 氏而下,唯 周子 之《通書》, 張子 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p>
扶接
扶持,幫助。 漢 班固 《 * 通·三綱六紀》:“夫婦者何謂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薄端螘の逍兄疽弧罚骸?陳郡 謝靈運 有逸才,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數(shù)人。” 唐 陳陶 《旅次銅山》詩:“躋攀寡儔侶,扶接念輿皁?!?/p>
輿皂
亦作“ 輿皁 ”。古代十等人中兩個低微等級的名稱。因用以泛稱賤役;賤吏?!端螘ぞ沽晖跽Q傳》:“驅(qū)迫士族,役同輿皁?!薄吨軙の牡奂o上》:“賊臣 高歡 ,器識庸下,出自輿皂,罕聞禮義?!?明 宋濂 《燕書》之九:“懇其人購以歸,驕其比鄰,矜其輿皁,自以為無敵也?!薄缎梁ジ锩笆觊g時論選集·論排外宜有別擇》:“則今之辦外交者,出其細弱,與彼之輿皂相殷勤?!?/p>
俯仰
(1) 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
左右周旋,進退俯仰?!蹲髠鳌ざü迥辍?/p>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時間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豸酥短m亭集序》
嵌空
1.亦作"嵌空"。 2.空闊。 3.凹陷。 4.玲瓏。無因
(1).無所憑借;沒有機緣?!冻o·遠游》:“質(zhì)菲薄而無因兮,焉託乘而上???”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怨年歲之易暮,傷后會之無因?!?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金剛經(jīng)鳩異》:“夢至荒野,遇大河,欲渡無因?!?清 吳偉業(yè) 《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lián)句》:“有待聞乾鵲,無因見皎蟾?!?/p>
(2).無故,無端。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眾莫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世說新語·雅量》“ 宣武 與 簡文 太宰共載” 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xù)晉陽秋》:“﹝帝﹞雅有局鎮(zhèn)。嘗與 桓溫 、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至板橋, 溫 密勑令無因鳴角鼓譟,部伍并驚馳……帝舉止自若?!?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對坐論歲暮,絃悲豈無因?!?/p>
(3).猶無須。 唐 元稹 《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擬馴鷗鳥,無因用弩機。” 唐 羅虬 《比紅兒》詩:“輕小休夸似燕身,生來占斷紫宮春。 漢 皇若遇 紅兒 貌,掌上無因著別人?!?/p>
靈草
(1).仙草,瑞草?!段倪x·班固<西都賦>》:“於是靈草冬榮,神木叢生?!?李善 注:“神木、靈草,謂不死藥也。”《文選·江淹<雜體詩·效郭璞“游仙”>》:“ 崦山 多靈草,海濱饒奇石?!?劉良 注:“靈草,芝草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朱明洞里得靈草,翩然放杖凌蒼霞?!?/p>
(2).對某些植物的美稱。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人》:“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姿?!贝酥覆琛?唐 皎然 《湛處士枸杞架歌》:“天生靈草生靈地,誤生人間人不貴?!贝酥歌坭?。 唐 蘇拯 《藥草》詩:“國忠在臣賢,民患憑藥力,靈草猶如此,賢人豈多得?!贝酥杆幉?。
戍鼓
邊防駐軍的鼓聲。 南朝 梁 劉孝綽 《夕逗繁昌浦》詩:“隔山聞戍鼓,傍浦喧棹謳?!?唐 杜甫 《月夜憶舍弟》詩:“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明 劉基 《彭澤阻風》詩:“塵埃漠漠城笳怨,蘆荻蕭蕭戍鼓愁。”
丘禱
《論語·述而》:“子疾病, 子路 請禱……子曰:‘ 丘 之禱久矣。’”后以“丘禱”指祈求消災祛病。 唐 張九齡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因賦詩言事》:“茲山藴靈異,走望良有歸。 丘 禱雖已久,甿心難重違?!?唐 黃滔 《莆山靈巖寺碑銘》:“子是謹祝金儀,益誓 丘 禱,以謝茲山之靈秀;刻銘貞石,兼補前賢之未述。” 南唐 陳陶 《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詩:“梯窮聞戍鼓,魂續(xù)賴 丘 禱?!?/p>
敞豁
寬廣;開闊。 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臺亭隨高下,敞豁當清川?!?明 沉德符 《野獲編·工部·京師營造》:“余幼時曾游城外一花園,壯麗敞豁,侔于勛戚?!?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馀壁敞豁,下以碧絨面地?!?/p>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
縈紆
盤旋彎曲;回旋曲折;縈回
云棧縈紆
村落
村莊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閑自在
白云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擾擾
形容紛亂的樣子
綠云擾擾,梳曉鬟也。——唐· 杜牧《阿房宮賦》
商皓
“ 商山四皓 ”的省稱,借指高士。 唐 王建 《題壽安南館》詩:“不緣塵駕觸,堪作 商 皓宅?!?宋 劉克莊 《滿江紅》詞:“恢鶴禁,迎 商 皓。開 兔苑 ,延 枚叟 ?!?明 高啟 《皇太子游東苑池上呈青坊諸公》詩:“從游伴 商 皓,忝竊愧何如?!?/p>
馳想
馳念;遐想。 唐 唐彥謙 《索蝦》詩:“別來歲云久,馳想空悠悠。” 宋 文天祥 《與豐羅宰子遠書》:“新年喜雨,燈前報命,馳想一方,臨紙悁悁。” 明 韓洽 《題李龍眠諸夷職貢圖》詩:“ 元豐 天子承平日,君臣競講強兵術(shù)。不知中國正雕殘,馳想海邦兼日出。”
永嘉
永嘉郡,治所在今浙江永嘉縣
展轉(zhuǎn)四明天臺,以至 永嘉。—— 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懷抱
胸懷
多年來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懷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