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生有號復(fù)有官,不畏隆暑兼冬寒。歸來山中侶松檜,無愧太上翔云冠。
我比同庵有余樂,云山百好無一惡。
喜君宏度如容波,愧我大匏真濩落。
乃今漂流如無何,進退未果徒鐫磨。
夢魂游揚欲舞蝶,歸意浩蕩遄飛梭。
得歸沖嗇雖當(dāng)侵伐后,一醉尚可同詠歸山歌。
詩詞問答
問:《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的作者是誰?答:曹勛
問:該詩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曹勛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勛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個習(xí)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qū)θ朔Q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dāng)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fēng)水等為職業(yè)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jīng)。——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yī)生
隆暑
酷熱;盛暑。 晉 陸機 《從軍行》:“隆暑固已慘,涼風(fēng)嚴且苛?!?南朝 梁 蕭統(tǒng) 《扇賦》:“雖復(fù)草木燋枯,金沙銷鑠,火山熾,寒泉涸,能使凄兮似秋,隆暑斯卻?!?明 劉基 《深居精舍記》:“且靜僻無妄人跡,雖隆暑不汗?!?鄭澤 《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予心憚隆暑,念此將誰嗤?!?/p>
冬寒
冬季寒冷的天氣
竹梅耐冬寒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無愧
沒有什么對不起別人之處
于心無愧
太上
(1).最上,最高?!赌印びH士》:“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孫詒讓 間詁:“太上,對其次為文,謂等之最居上者。”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極矣?!?宋 秦觀 《心說》:“太上見心而無所取捨,其次無心,其次虛心,其次有心?!?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續(xù)篇》七:“我們的作為國家而存在的太上支配權(quán)已經(jīng)是老早 * 在了別的一些什么人手里?!?/p>
(2).猶太古,上古?!抖Y記·曲禮上》:“太上貴德?!?鄭玄 注:“太上,帝皇之世。” 陸德明 釋文:“太上,謂三皇五帝之世?!薄段倪x·應(yīng)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悠悠太上,民之厥初?!?李善 注:“太上,太古也?!?/p>
(3).指皇帝?!稘h書·淮南厲王劉長傳》:“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國便事,而欲以親戚之意望於太上,不可得也?!?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太上,天子也。”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刺史見太上圣明,股肱竭力?!?/p>
(4).指上帝,天帝。 明 烏斯道 《月下彈琴記》:“太上以其影留下界,恐人褻慢,將命六丁取之?!?/p>
(5).太上皇。 晉 干寶 《晉紀總論》:“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號,而有免官之謡。”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忠義》:“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質(zhì)東宮?!?清 李漁 《玉搔頭·奸圖》:“那時節(jié)啊,我龍床肯讓,愿為太上?!?/p>
(6).道教最高最尊之神的名前常冠以“太上”二字,以示尊崇?!对企牌呋`》卷九:“太上曰:‘心有神識,識道可尊。’”此指 太上道君 。
云冠
(1).像帽子一樣蓋覆在上面的云。 晉 陸機 《擬青青陵上柏》詩:“飛閣纓虹帶,曾臺冒云冠?!?/p>
(2).僧道或隱者的帽子。 晉 陸機 《贈潘尼》詩:“舍彼玄冕,襲此云冠。遺情市朝,永志丘園?!薄端疂G傳》第五九回:“﹝ 朱武 ﹞道服裁棕葉,云冠剪鹿皮?!?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 干王 ﹞一時解了龍袍角帽,改換云冠便服?!?/p>
(3).高帽。《舊唐書·音樂志二》:“《景舞樂》,舞八人,花錦袍,五色綾袴,云冠,烏皮靴?!?明 袁宏道 《大人壽日戲作》詩:“白馬繫垂楊,云冠高峨峨?!?郭沫若 《芍藥及其他·銀杏》:“在暑天你為多少的廟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
余樂
不盡之樂。 晉 陶潛 《桃花源詩》:“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宋 梅堯臣 《望仙亭》詩:“公來有餘樂,所樂為郡間?!?/p>
云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云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云起 太華山 ,云山共明滅?!?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云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p>
(2).高聳入云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fēng)千里兮揚塵沙?!?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云山遠,東風(fēng)道路長?!?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shù)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云山似阻幾千層?!?/p>
(3).遠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許由 ?!?胡之驥 注:“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云山莫厭看經(jīng)坐,便是浮生得道時?!?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云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p>
宏度
大度量。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咨宏度之峻邈,壯大業(yè)之允昌?!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二年》:“尚志所以立本也,正心所以決事也,養(yǎng)氣所以制敵也,宏度所以用人也,寬隱所以明德也?!?/p>
濩落
原謂廓落。引申謂淪落失意。 唐 韓愈 《贈族姪》詩:“蕭條資用盡,濩落門巷空。” 唐 王昌齡 《贈宇文中丞》詩:“僕本濩落人,辱當(dāng)州郡使?!?宋 蘇軾 《欲就蒜山松林中卜居》詩:“我材濩落本無用,虛名驚世終何益?” 沉礪 《感懷》詩之四:“莫更生涯嗟濩落, 天津橋 畔有啼鵑?!?/p>
乃今
而今;方今;如今?!蹲髠鳌は骞吣辍罚骸拔崮私穸笾胁敷?。”《莊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成玄英 疏:“立身以來,方今始悟?!薄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臣聞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金 元好問 《范寬秦川圖》詩:“乃今得子胸中 秦 ,作詩一笑君應(yīng)聞。” 清 方苞 《與劉函三書》:“僕聞而慨然以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乃今復(fù)有其人!”
迺今:而今,如今?!稘h書·鄒陽傳》:“臣聞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漂流
(1) 漂浮流動
隨波漂流
(2) 漂泊,行蹤無定
漂流四方
無何
(1) 不久;很短時間之后
亡何國變。(亡通“無”。)——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無何宰以卓異聞。——《聊齋志異·促織》
無何他二人就言歸于好
(2) 沒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自覺無何
進退
(1) 前進和后退
進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進退無顏儀。——《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進退坐作之方。——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進退維谷
(2) ∶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指言行適度
不知進退
未果
沒有實現(xiàn);未成事實。 晉 陶潛 《桃花源記》:“ 南陽 劉子驥 ,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 宋 歐陽修 《與程文簡公書》:“某自病起,益疲,不能復(fù)舊,豈遂衰邪?碌碌處此,思去未果?!?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擬請 劉石庵 補書,而代葺此屋……因循未果,不識何日償此愿也?!?/p>
鐫磨
亦作“鎸磨”。1.雕刻;磨磋。 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士題名碑》詩:“是時科目獨崇重,勒名巨石精鎸磨?!?/p>
(2).比喻道德文章的砥礪錘煉。 宋 王安石 《得子固書因寄》詩:“舊學(xué)待鐫磨,新文得刪拾。” 宋 曾鞏 《王制一》:“聰明先物不自于鐫磨,孝愛絶人非繇于奬勵?!?宋 葉適 《祭陳益之待制文》:“耆舊昔聞, 汝潁 今評;攄吐宿慮,鐫磨晚生。”
夢魂
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 唐 劉希夷 《巫山懷古》詩:“頽想臥瑤席,夢魂何翩翩?!?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 謝 橋?!?元 薩都剌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詞:“ 楚 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yīng)不到 江 東?!?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自別 滄浪 ,夢魂常繞。”
游揚
(1).宣揚;傳揚?!妒酚洝ぜ静紮璨剂袀鳌罚骸皟W游揚足下之名於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僕之深也!” 清 張尚瑗 《謁韓文公祠》詩:“濟濟 伊 洛 徒,游揚復(fù) 羅 李 ?!?孫中山 《建國方略·行易知難六》:“此皆 加爾根氏 在 倫敦 各報為吾游揚之言論也。”
(2).幽晦貌。 南朝 梁 何遜 《暮秋答朱記室》詩:“游揚日色淺,騷屑風(fēng)音勁?!薄端鍟ひ魳分局小罚骸熬硎嬖茪鵀E,游揚日浸微?!?/p>
宣揚,傳揚。 唐 駱賓王 《與程將軍書》:“曲垂提奬,廣借游揚?!?明 康海 《中山狼》第四折:“那負朋友的,受他的周濟,虧他的游揚,真是如膠似漆,刎頸之交;稍覺冷落,卻便到處去趨炎趕熱。”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續(xù)集·某少君》:“請為君游揚閭里,以訓(xùn)童蒙,亦自食其力之一道也?!?/p>
浩蕩
形容水勢洶涌壯闊
青冥浩蕩。——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浩蕩的長江
遄飛
勃發(fā);疾速飛揚。 唐 王勃 《滕王閣序》:“遙吟俯暢,逸興遄飛?!?明 高攀龍 《武林游記》:“ 汝定 、 益卿 清興遄飛,鼓余仍勿舟而命趾?!?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四十九》:“所以社會上的狀態(tài),先是‘少年老成’;直待彎腰曲背時期,才更加‘逸興遄飛’,似乎從此以后,才上了做人的路?!?/p>
侵伐
興兵越境討罪;進攻他國?!蹲髠鳌せ腹辍罚骸?鄭 人怒,請師於 齊 , 齊 人以 衛(wèi) 師助之,故不稱侵伐?!薄洞呵铩せ腹辍贰?齊侯 、 衛(wèi)侯 、 鄭伯 來戰(zhàn)于 郎 ” 晉 杜預(yù) 注:“改‘侵伐’而書‘來戰(zhàn)’。” 孔穎達 疏:“然則侵伐者,師旅討罪之名也。” 宋 蘇轍 《禮義信足以成德論》:“ 周 衰,凡所以教民之具既廢,而戰(zhàn)攻侵伐之役交橫于天下?!薄肚貋懔鶉皆挕肪砩希骸靶菝葢?zhàn)攻侵伐之謀,共享安凈和平之福?!?曹禺 等《膽劍篇》第一幕:“ * 前四百九十四年, 吳 王 夫差 侵伐 越國 , 越國 大敗?!?/p>
尚可
合格的,能通過檢查的
詠歸
《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焙笏煲浴霸仛w”作為很多人聚合一起吟詩作賦之典?!逗鬂h書·仲長統(tǒng)傳》:“諷於舞雩之下,詠歸高堂之上?!?唐 獨孤及 《唐故右補闕安定皇甫公集序》:“每舞雩詠歸,或 金谷 文會,曲水修禊,南浦愴別,新意秀句,輒加於常時一等,才鐘於情故也?!?/p>
山歌
短小質(zhì)樸、節(jié)奏自由的民間歌曲,流行于中國南方農(nóng)村或山區(qū)
舟子在那里一面搖櫓,一面唱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