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韻原文
我生垂四十,兩鬢抽素發(fā)。聲色不掛眼,豈羨凌波襪。
唯有學道心,了不見超越。
何由插羽翰,往造金門謁。
反觀金水性,端似天邊月。
本從無中來,一物肇恍惚。
玉兔吐寒光,琪樹遙清樾。
亭亭照八弦,圓影射滄渤。
斯言世豈聞,輕泄恐天罰。
吁嗟夸毗子,自分無仙骨。
狥財析秋毫,嗜酒醉深窟。
一迷不復返,長病如中暍。
空存玄牝門,金樞已摧闕。
猶為兒女計,白首戀簪笏。
詩詞問答
問:再用前韻的作者是誰?答:郭印
問:再用前韻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郭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印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我生
(1).我之行為?!兑住び^》:“六三:觀我生進退?!?孔穎達 疏:“我生,我身所動?!?朱熹 本義:“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親?!逗鬂h書·崔駰傳》:“豈無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殲夷?!?李賢 注:“我生,謂母也。”
垂四
謂涕淚交流。兩眼垂淚,兩鼻孔垂涕,故稱。 唐 韓愈 《寄皇甫湜》詩:“拆書放牀頭,涕與淚垂四。” 王伯大 音釋:“四,蓋以涕與淚分言之?!?/p>
素發(fā)
白發(fā)。 晉 潘岳 《秋興賦》:“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領?!?北魏 宗欽 《贈高允》詩:“素髮掩玄,枯顏落蒨?!?唐 錢起 《省中春暮酬嵩陽焦道士見招》詩:“流年催素髮,不覺映華簪?!?清 黃景仁 《雨中入山訪曹以南》詩之一:“邈思隘寰宇,素髮積憂患。”
聲色
(1) 說話時的語氣和臉色
聲色俱厲
(2) 指歌舞和女色
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漢· 司馬遷《貨殖列傳序》
不掛眼
不看在眼里。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拴,將繁華不掛眼?!?/p>
凌波襪
(1).美女的襪子。語出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凌波微步,羅韈生塵?!?唐 劉禹錫 《馬嵬行》:“履綦無復有,履組光未滅。不見巖畔人,空見凌波襪?!?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春瀟灑苔徑輕踏,香襯凌波襪?!?/p>
(2).指女子輕盈的腳步。 五代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九:“素洛春光瀲灧平,千里重媚臉初生。凌波羅襪勢輕輕。煙籠日照,珠翠半分明?!?明 陳所聞 《月云高·花下遲王美人不至》曲:“只有鶯聲在高柳,望不見凌波襪?!?/p>
學道
(1).學習道藝,即學習儒家學說,如仁義禮樂之類?!墩撜Z·陽貨》:“君子學道則愛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無財者謂之貧,學道不能行者謂之病。若 憲 ,貧也,非病也?!?宋 唐庚 《大觀四年作詩寄任因命舍弟同賦》:“學道一生凡幾化,不因到此始知非?!?明 唐順之 《萬思節(jié)以集中無名作詩見貽》之一:“學道頻年慕屢空,支離猶墮語言中?!?/p>
(2).學習道行。指學仙或學佛?!稘h書·張良傳》:“廼學道,欲輕舉?!?顏師古 注:“道謂仙道。” 宋 蘇軾 《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皇天遣出家,臨老乃學道?!薄段骱言挕じ饚X仙跡》:“從 左慈 學道,得九丹金液仙經(jīng)。” 魯迅 《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然而出來的題目就因此常常是難題,仍如飛劍一樣,非上 武當山 尋師學道之后,決計沒法辦。”
(3).即學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 廣東 學道。” 清 蒲松齡 《禳妒咒·入泮》:“酒色養(yǎng)的那脾胃嬌,那厭氣時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學道瞎,真是瞎學道?!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谑兀骸皳?jù)了他的學識,與他個學道,綽綽然做得過去,卻不肯把學道與他,偏與他個巡道?!眳⒁姟?學政 ”。
了不
絕不;全不。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宋 蘇軾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詩:“十年臥江海,了不見慍喜。” 金 元好問 《忻州天慶觀重建功德記》:“鶴既至,翔舞階庭,了不驚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既歸,灰心木坐,了不勾當家務?!?/p>
超越
逾越;勝過
超越權限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么途徑?!冻o·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愿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甕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云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插羽
古代軍書插羽毛以示迅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植義颺辭,務在剛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辭緩;露板以宣眾,不可使義隱。”《封氏聞見記·露布》引《魏武奏事》:“有警急,輒露版插羽。”
往造
謂前去拜訪。《晉書·嵇康傳》:“初, 康 居貧,嘗與 向秀 共鍛於大樹之下,以自贍給。 潁川 鐘會 ,貴公子也,精練有才辯,故往造焉。 康 不為之禮,而鍛不輟?!薄侗饼R書·崔瞻傳》:“有一 河東 人士姓 裴 ,亦為御史,伺 瞻 食,便往造焉?!?/p>
金門
(1).見“ 金馬門 ”。
(2).見“ 金明門 ”。
(3).代指富貴人家?!段簳こ>皞鳌罚骸胺蛉缡?,故綺閣金門,可安其宅;錦衣玉食,可頤其形?!?/p>
(4).指以黃金為裝飾的門。《封神演義》第六五回:“玉殿金門兩扇開,樂聲齊奏下瑤臺。”
反觀
(1).一種唯心的認識論。離開自己的感官和實踐,用所謂心和理去觀察世界。 宋 邵雍 《觀物內篇》十二:“夫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所以謂之反觀者,不以我觀物也。不以我觀物者,以物觀物之謂也,既能以物觀物,又安有我於其間哉?”
(2).猶反省。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補傳》:“特以‘毋自欺’三字,示以警省反觀之法?!?/p>
金水
(1).五行生克,金生水。后以喻交情深厚。《漢書·王莽傳上》:“有詔遣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廟,雜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謂“康強”之占,“逢吉”之符也?!?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金水相生也。” 北齊 魏收 《月下秋宴》詩:“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蘇?!?/p>
(2).金星與水星。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以為星火謬中,金水違用?!?/p>
(3).水名。在今 河南省 鄭州市 。 元 無名氏 《賈氏說林》:“ 子產(chǎn) 死,家無餘財,子不能葬。國人哀之,丈夫舍玦珮,婦人舍珠玉以賻之,金銀珠寶不可勝計。其子不受,自負土葬于 邢山 。國人悉輦以沉之河,因名 金水 。”
(4).水名。見“ 金水河 ”。
天邊
無限的空間
你從哪里來的,親愛的小東西?從天邊來到這里
一物
(1).一種事物;一件事物?!豆茏印ぐ仔摹罚骸叭欢觳粸橐晃锿髌鋾r,明君圣人亦不為一人枉其法?!薄妒酚洝ぶ鼙炯o》:“此一物足以釋 西伯 ,況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清 鄭燮 《同起林上人重訪仁公》詩之三:“莫教輕一物,可待報他生?!?馬南邨 《燕山夜話·共通的門徑》:“沒有無所不知的博學之士,也沒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專門家?!?/p>
(2).同類物;同一事?!吨芏Y·夏官·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藥有用根,或用莖葉,雖是一物,性或不同,茍未深達其理,未可妄用?!?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云耶,電耶,雨耶,雪耶,實一物也,不過因熱度之異而變耳。”
(3).猶一事。《禮記·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鄭玄 注:“物猶事也?!?南朝 梁武帝 《報侯景書》:“朕為萬乘之主,豈可失信於一物?!?/p>
(4).猶言一個標準。《墨子·尚賢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也?!?/p>
恍惚
(1)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精神恍惚
(2) 證名。指神思不定、慌亂無主。由于七情內傷、外邪內干、發(fā)汗過多而損傷心氣,以致精神不定
玉兔
(1)
(2) 月宮里的兔
(3) 又指月亮
玉兔東升
寒光
慘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閃,刀已出鞘
琪樹
(1).仙境中的玉樹。《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建木滅景於千尋,琪樹璀璨而垂珠?!?呂延濟 注:“琪樹,玉樹?!?唐 崔玨 《哭李商隱》詩:“應游物外攀琪樹,便著霓衣上玉壇?!?宋 范成大 《步虛詞》:“琪樹玲瓏珠網(wǎng)碎,仙風吹作步虛聲?!?元 薩都剌 《將游茅山》詩:“錯騎白鶴訪 茅君 ,琪樹秋聲隔夜聞?!?/p>
(2).樹名。 唐 李德裕 《金松賦》:“琪樹以垂珠而擅名,金松以潛熲而莫覿?!?唐 李紳 《琪樹》詩序:“琪樹垂條如弱柳,結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歲生者相續(xù),一年緑,二年碧,三年者紅,綴於條上,璀錯相間。” 宋 張敦頤 《六朝事跡·寶林寺》:“ 寳林寺 有琪樹,在法堂前?!?/p>
(3).比喻亭亭玉立的美人。 唐 溫庭筠 《女冠子》詞:“雪胸鸞鏡里,琪樹鳳樓前?!?五代 鹿虔扆 《女冠子》詞:“鳳樓琪樹,惆悵 劉郎 一去,正春深?!?/p>
(4).指枝條被雪覆蓋的樹。 宋 楊萬里 《賀吉州李州守臘雪》詩:“八邑山川一千里,盡種琪樹璣為英?!?宋 朱熹 《詠雪》:“不堪琪樹猶含凍,飜笑梅花許耐寒。”
亭亭
(1) 高聳直立的樣子
亭亭凈植。——宋· 周敦頤《愛蓮說》
亭亭獨立。——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亭亭如蓋。——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圓影
指月亮。
滄渤
東海 和 渤海 。泛指大海。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誠沖幼,竟敢將阿姨、阿母殘年期望,付諸 滄 渤 ?!?/p>
天罰
(1) 上天的誅罰。舊時帝王自謂稟承天意行事,其誅罰不臣常以此為名
(2) 舊稱遇父母喪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冻o·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p>
(2).嘆詞。表示贊美。 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犊鬃蛹艺Z·執(zhí)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薄都t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p>
夸毗
以諂諛、卑屈取媚于人?!对姟ご笱拧ぐ濉罚骸疤熘綉?,無為夸毗?!?毛 傳:“夸毗,體柔人也?!?朱熹 集傳:“夸,大;毗,附也。小人之於人,不以大言夸之,則以諛言毗之也?!薄逗鬂h書·崔駰傳》:“夫君子非不欲仕也,恥夸毗以求舉?!?李賢 注:“夸毗,謂佞人足恭,善為進退。”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三:“如何夸毗子,作色懷驕腸?!?宋 梅堯臣 《張斯立遂州司理》詩:“去勿藉芳草,世俗多夸毗?!?梁啟超 《變法通議》:“夸毗成風,憚于興作,但求免過,不求有功?!?/p>
諂媚阿諛。 唐 顧況 《擬古》詩之二:“任彼聲勢徒,得志方夸毗。”參見“ 夸毗 ”。
自分
自料,自以為?!稘h書·蘇武傳》:“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 武 ,請畢今日之驩,效死于前?!?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詔詩表》:“心離志絶,自分黃耇無復執(zhí)珪之望。” 宋 陳亮 《書趙永豐訓之行錄后》:“推公之志而揆公之才,固非自分於一死者,義之所在,不約而自隱其中之所存耳?!?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王公家書》:“當是時, 馮公 自分不免, 王公 備任慘毒?!?/p>
仙骨
(1).道教語。謂成仙的資質。《太平廣記》卷五引 晉 葛洪 《神仙傳》:“於是神人授以素書……凡二十五篇,告 墨子 曰:‘子有仙骨,又聰明,得此便成,不復須師?!?唐 許渾 《與侯春時同年南池夜話》詩:“尋仙在仙骨,不用廢牛刀?!?/p>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氣質。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p>
(3).喻不同凡響的藝術特質。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文獻》:“ 張南華 前輩真天才……今所流傳詩畫,氣韻絶高,自有仙骨?!?魯迅 《花邊文學·看書瑣記》:“一有變化,即非永久,說文學獨有仙骨,是做夢的人們的夢話。”
狥財
為財而死。狥,通“ 殉 ”。 漢 蔡邕 《釋誨》:“貪夫狥財,夸者死權?!眳⒁姟?狥名 ”。
秋毫
秋季鳥獸的毫毛。形容極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記·項羽本紀》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規(guī)蹈矩無損秋毫
酒醉
(1).飲酒過量而神志不清,失態(tài)?!段簳で蝹鳌罚骸?拔 酒醉,不覺 盛 之逃去?!薄段簳じ咴蕚鳌罚骸敖裰髸?,內外相混,酒醉喧譊,罔有儀式。”
(2).謂以酒浸漬食物。如:酒醉螃蟹。
一迷
一味;一個勁?!肚迤缴教迷挶尽た熳炖畲渖徲洝罚骸安粏柷嗉t與白皂,一迷將奴胡廝鬧?!?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兒家口沒遮攔,一迷的將言語摧殘?!薄端疂G傳》第三回:“ 魯達 心慌搶路,正不知投那里去的是,一迷地行了半月之上?!?/p>
中暍
中醫(yī)病名。即中暑。 漢 張仲景 《傷寒論·痓濕暍病》:“太陽中暍者,發(fā)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薄睹魇贰ざ鶄鳌罚骸俺悸勴曊呔谷昭菥殻袝l死者數(shù)人?!?/p>
玄牝
(1).道家指孳生萬物的本源,比喻道。《老子》:“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蘇轍 解:“玄牝之門,言萬物自是出也,天地自是生也?!?唐 黃滔 《課虛責有賦》:“囊括玄牝,箕張混元,暗造無為之域,潛臻不死之根?!?宋 陸游 《寄方瞳胡先生》詩:“安枕存玄牝,齋居養(yǎng)絳陵。” 清 魏源 《天臺紀游》詩:“廓然還虛無,舒卷嗟玄牝。”
(2).《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河上公 注:“玄,天也,於人為鼻;牝,地也,於人為口?!焙笠蛞孕蛑溉说谋呛涂?。 唐 李白 《北山獨酌寄韋六》詩:“于焉摘朱果,兼得養(yǎng)玄牝。”《云笈七籤》卷五九:“原其所稟之時,伏母臍下,混沌三月,玄牝具焉。”注:“玄牝者,口鼻也?!?/p>
金樞
(1).指北斗第一星的天樞星。比喻君位?!端螘ろ樀奂o》:“朕襲運金樞,纂靈瑤極?!?元 雅琥 《上執(zhí)政四十韻》:“玉燭調元氣,金樞運大鈞。”
(2).傳說中月亮沒入之處。 宋 周邦彥 《倒犯·新月》詞:“駐馬望素魄,印遙碧,金樞小?!?/p>
(3).門上轉軸的美稱。借指門戶。 唐 王勃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玄房霧轉,抗金樞於桂岊之前?!?蔣清翊 注:“文之金樞,似作樞戶解?!?五代 羅袞 《門銘》:“金樞玉鍵何足牢,止盈脩德后必高?!?/p>
兒女
(1) 兒子和女兒,子女
兒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兒女淚,君休滴
白首
(1).猶白發(fā)。表示年老?!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髡摗罚骸?范雎 、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説力少也?!?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 元 錢應庚 《春草碧·次韻酬復孺》詞:“西園長記前游,乘興重來看蘭藥。白首友於情,同憂樂?!?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邁,白首無成。獨坐無聊,老懷難遣?!?清 吳敬梓 《移家賦》:“羨白首之詞臣,久赤墀之記注?!?/p>
(2).謂男女相愛誓愿白頭偕老。 宋 陳師道 《送內》詩:“三歲不可道,白首以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詩:“深言匪曲衷,白首為所誤?!?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純潔的初戀,信托的心,白首的約,不辭的別?!?/p>
簪笏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員或官職。 南朝 梁簡文帝 《馬寶頌》序:“簪笏成行,貂纓在席?!?唐 杜甫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詩之三:“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宋 曾季貍 《艇齋詩話》:“ 山谷 ‘簡編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 退之 聯(lián)句‘爵勛逮僮隸,簪笏自懷繃’?!?清 方文 《壽姊氏姚夫人六十》詩之二:“簪笏夫家貴, 河 山嫂氏賢?!?/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