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亭吟梅用韻原文
玉輦瑤車具,飄飄銀臺路。群姬擁蓋羽,太真衣縞素。
夜宴瓊花圃,玉郎騎鶴赴。
翠衣凍欲仆,芳信誰傳付。
無夢高唐賦,酒闌散香霧。
詩詞問答
問:南山亭吟梅用韻的作者是誰?答:趙必象
問:南山亭吟梅用韻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趙必象的名句有哪些?答:趙必象名句大全
趙必象南山亭吟梅用韻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玉輦
天子所乘之車,以玉為飾。 晉 潘岳 《籍田賦》:“天子乃御玉輦,蔭華蓋。” 唐 杜牧 《洛陽長句》詩之二:“ 連昌 繡嶺 行宮在,玉輦何時父老迎?” 清 納蘭性德 《王明君》詩:“椒庭充選后,玉輦未曾迎?!?/p>
飄飄
(1).風(fēng)吹貌。 晉 陶潛 《與殷晉安別》詩:“飄飄西來風(fēng),悠悠東去云。” 唐 韓愈 《豐陵行》:“清風(fēng)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斾卷以舒?!?/p>
(2).飛揚貌。 漢 張衡 《西京賦》:“度曲未終,云起雪飛。初若飄飄,后遂霏霏?!?南唐 馮延巳 《春光好》詞:“飄飄輕絮滿南園,墻下草芊眠?!?元 張埜 《水龍吟·詠游絲》詞:“落花天氣初晴,隨風(fēng)幾縷來何處。飄飄冉冉,悠悠颺颺,欲留還去?!?/p>
(3).飛翔貌。《文選·潘岳<秋興賦>》:“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李善 注:“飄飄,飛貌?!?唐 李咸用 《投所知》詩:“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宋 王安石 《春從沙磧底》詩:“萬里卜鳳凰,飄飄何時至?”
(4).輕盈舒緩,超塵脫俗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説,飄飄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閒意?!?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飄飄凌云意,強御莫能懾?!?宋 蘇軾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清 劉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輝,飄飄乎云霞之態(tài)。”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十五:“﹝ 韓老六 ﹞把 楊老疙疸 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鐵鍬有幾個齒了?!?/p>
(5).形容動蕩不安、不平靜?!端鍟の膶W(xué)傳·孫萬壽》:“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飄如木偶,棄置同芻狗?!?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瀾飄飄,風(fēng)雨任運推轉(zhuǎn),何必越性干祈?!?宋 曾鞏 《寄孫正之》詩:“貌癯心苦氣飄飄,長餓空林不可招?!?/p>
(6).漂泊貌。形容行止無定。 晉 陸機 《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唐 劉長卿 《睢陽贈李司倉》詩:“飄飄 洛陽 客,惆悵 梁園 秋。” 明 王云鳳 《送客》詩:“云氣溟濛雨欲絲,飄飄游子別離時。”
(7).迅疾貌,倏忽貌?!痘茨献印け杂?xùn)》:“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元 劉伯亨 《朝元樂》套曲:“飄飄四季過,迢迢一年矣?!?明 何景明 《暮春》詩:“飄飄歲月此雙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遠。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志飄飄焉,嶢嶢焉,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文異水而涌泉,筆非秋而垂露?!?宋 王安石 《次韻酬陸彥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飄飄新句總堪傳?!?/p>
(9).形容遙遠、久遠。 三國 魏 徐干 《室思詩》:“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詞,飄飄不可寄,徙倚徒相思?!?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詩之二:“賔朋半海內(nèi),弟妹各天涯。駐馬臨岐處,飄飄獨望家?!?/p>
銀臺
(1).傳說中 王母 所居處?!段倪x·張衡<思玄賦>》:“聘 王母 於 銀臺 兮,羞玉芝以療飢?!迸f注:“ 銀臺 , 王母 所居?!?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 銀臺 之鳥, 穆王 之馬。” 胡之驥 注:“ 銀臺 , 王母 所居之處?!?明 唐寅 《七夕賦贈織女》詩:“ 銀臺 極夜留魚鑰,珠殿繁更繞鳳旗?!?/p>
(2).見“ 銀臺門 ”。
(3).見“ 銀臺司 ”。
(4).銀質(zhì)或銀色的燭臺。 唐 段懷然 《挽涌泉寺僧懷玉》詩:“唯有門前古槐樹,枝低只為掛銀臺?!?五代 劉保乂 《生查子》詞:“深秋更漏長,滴盡銀臺燭。” 明 謝讜 《四喜記·花亭佳偶》:“花簇銀臺巧,花映金樽好?!?/p>
擁蓋
《史記·管晏列傳》:“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后以“擁蓋”指乘車。 明 唐順之 《送林宜興遷官南部》詩:“誰言陋巷不容車,勞君擁蓋常造廬。”
太真
(1).原始混沌之氣?!段倪x·傅毅<舞賦>》:“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遺物而度俗?!?李善 注:“太真,太極真氣也。”《子華子·陽城胥渠問》:“太真剖割,通之而為一,離之而為兩,各有精專,是名陰陽?!?/p>
(2).仙女名?!对企牌呋`》卷九八:“ 太真夫人 者, 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羅 ,字 勃遂 。”
(3). 唐 楊貴妃 號。《舊唐書·后妃傳上·玄宗楊貴妃》:“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唐 羅隱 《牡丹》詩:“日晚更將何所似, 太真 無力憑欄干。”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傾國傾城之容, 西子 、 太真 之顏。”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豐若有餘,柔若無骨,嘖嘖 太真 、 飛燕 ,曠世兼長?!?/p>
(4).道教稱黃金為太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金》﹝釋名﹞引 陶弘景 曰:“仙方名金為太真?!?/p>
縞素
白色??c與素都是白色的生絹,引申為白色;指喪服;比喻儉樸
若是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zhàn)國策·魏策》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史記·留侯世家》
夜宴
晚上的宴會
花圃
種植花草的園圃。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寶光寺》:“云車接軫,羽蓋成陰,或置酒林泉,題詩花圃,折藕浮瓜,以為興適?!?唐 耿湋 《會鳳翔張少尹南亭》詩:“草簷宜日過,花圃任煙歸。” 宋 歐陽修 《答端明王尚書見寄兼簡景仁文裕二侍郎》詩之二:“尚有俸錢沽美酒,自栽花圃趁新陽?!?洪深 《劫后桃花》五:“ 劉花匠 是個有本事的人,雖也出來替人家藝花,自己家里還開著花圃?!?/p>
玉郎
(1).道家所稱的仙官名。 唐 韋渠牟 《步虛詞》之三:“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 唐 李商隱 《重過圣女祠》詩:“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馮浩 注引《登真隱訣》:“三清九宮并有僚屬,其高總稱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郎諸小輩,官位甚多?!?/p>
(2).對男子的美稱。 唐 元稹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詩:“想得玉郎乘畫舸,幾回明月墜云間。”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引 蔣文恪 詩:“馬上玉郎春應(yīng)醉,滿身香雪落梅花?!?/p>
(3).舊時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抖鼗颓釉~·魚歌子》:“雅奴卜,玉郎至,扶不(下)驊騮沉醉?!?前蜀 牛嶠 《菩薩蠻》詞:“門外柳花飛,玉郎猶未歸?!薄度阂纛愡x·完扇記·幽閣相思》:“玉郎消息,何日到 金陵 。千里關(guān)山勞夢魂,新啼痕間舊啼痕?!薄栋籽┻z音·嶺頭調(diào)·日落黃昏》:“拿過酒來斟上一杯,自斟自飲,閒解個悶,酒中好似玉郎陪?!?/p>
騎鶴
(1).謂仙家、道士乘鶴云游。 唐 賈島 《游仙》詩:“歸來不騎鶴,身自有羽翼?!?宋 張孝祥 《水龍吟·過浯溪》詞:“待相將把袂,清都歸路,騎鶴去、三千歲?!?清 李調(diào)元 《龍洞》詩:“昔者 李道人 ,騎鶴來棲宿。”《花月痕》第四八回:“仙佛不死,何不日日騎鶴,日日跨獅。”
(2).猶言騎鶴上 揚州 。 宋 陳師道 《送澤之過維揚》詩:“顧我老無騎鶴興,羨君行及看花天。” 金 元好問 《雪后招鄰舍王贊子襄飲》詩:“賣刀買犢未厭早,腰金騎鶴非所望?!?清 黃遵憲 《游箱根》詩:“纏腰更騎鶴,辟俗還食肉?!?/p>
翠衣
(1).綠色的衣服。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襄成君 始封之日,衣翠衣,帶玉劍,履縞舄,立於游水之上?!?元 王冕 《題王虛齋所藏鎮(zhèn)南王墨竹》詩:“帝子乘鸞謁紫清,滿天風(fēng)露翠衣輕?!?/p>
(2).翠鳥的羽毛。 宋 林逋 《聞靈皎師歸越以詩招之賡前韻》:“秋花挹露明紅粉,水鳥衝煙濕翠衣?!?/p>
(3).借指翠鳥。 宋 陸游 《檢舊詩偶見有感》詩:“正馳玉勒衝紅雨,又挾金丸伺翠衣。”
芳信
(1).花開的訊息。春日百花盛開,因亦以指春的消息。 宋 蘇軾 《謝關(guān)景仁送紅梅栽》詩之一:“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宋 尤袤 《入春半月未有梅花》詩:“幾度杖藜貪看早,一年芳信恨開遲?!?明 陸采 《懷香記·承明雪宴》:“ 建章 宮闕積瓊瑤,盡道梅花芳信到。”
(2).敬稱他人來信。 唐 白居易 《祇役駱口驛喜蕭侍御書至》詩:“忽驚芳信至,復(fù)與新詩并?!?/p>
(3).指閨中人的書信。 宋 史達祖 《雙雙燕·詠燕》詞:“應(yīng)自棲香正穩(wěn),便忘了天涯芳信?!?/p>
(4).猶佳音。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奉旨招婿》:“管取門楣得俊才,為傳芳信仗良媒?!?/p>
傳付
傳遞交付?!缎绿茣し楷g傳》:“俄與 韋見素 、 崔渙 奉冊 靈武 ,見 肅宗 ,具言上皇所以傳付意?!?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今殿內(nèi)有二人立而以冠傳付之貌,或云失二帝像而但存侍者故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三:“是吾平生著述,可傳付 中州 士大夫?!?/p>
高唐
(1). 戰(zhàn)國 時 楚國 臺觀名。在 云夢澤 中。傳說 楚襄王 游 高唐 ,夢見 巫山 神女,幸之而去。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昔者 楚襄王 與 宋玉 游於 云夢 之臺,望 高唐 之觀。” 北周 庾信 《望美人山銘》:“ 高唐 礙石, 洛浦 無舟。何處相望,山邊一樓?!?前蜀 韋莊 《謁巫山廟》詩:“亂猿啼處訪 高唐 ,路入煙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 宋玉 ,水聲猶似哭 襄王 。” 明 許自昌 《水滸記·邂逅》:“束素腰,橫波目,可使 高唐 賦夢?!焙笥脼?巫山 的代稱。 唐 杜甫 《晚晴》詩:“ 高唐 暮冬雪壯哉,舊瘴無復(fù)似塵埃?!?/p>
(2).借指男女幽會之所。 元 張可久 《折桂令·秋思》曲:“想像 高唐 ,縈損柔腸,夢見才郎。”《白雪遺音·銀紐絲·盼五更》:“矇矓方才睡,一夢赴 高唐 ,與才郎攜手只在 陽臺 上?!?/p>
(3).復(fù)姓。 遼 有 高唐英 。見《遼史·太宗紀(jì)下》。
闌散
(1).消沉;衰減。 唐 元稹 《春游》詩:“酒戶年年減,山行漸漸難。欲終心懶慢,轉(zhuǎn)恐興闌散?!?/p>
(2).冷落。 元 馬彥良 《一枝花·春雨》套曲:“凄涼也古墓上催春子規(guī),闌散了緑陰中巧舌黃鸝?!?/p>
(3).窘困,艱難。 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第二折:“這廝闌散了雖離我眼底,忔憎著又在心頭?!?/p>
香霧
(1).香氣。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送橘啟》:“南中橙甘,青鳥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風(fēng)味照座,劈之香霧噀人。” 明 張月塢 《一封書·次韻送別》曲:“離亭宴未終,玉肌消,金釧鬆,晴波香霧籠,人自傷心水自東。” 茅盾 《子夜》一:“而在這香霧中, 吳老太爺 看見一團蓬蓬松松的頭發(fā)亂紛紛地披在白中帶青的圓臉上?!?/p>
(2).指霧氣。 唐 杜甫 《月夜》詩:“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仇兆鰲 注:“霧本無香,香從鬟中膏沐生耳?!?宋 蘇軾 《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詩:“凄風(fēng)瑟縮經(jīng)絃柱,香霧凄迷著髻鬟。” 清 龔自珍 《南歌子》詞:“香霧漫空溼,珠簾窣地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