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坡原文
扶筇剝啄一山中,幽興偏於此處濃。前屏樹柯呈列岫,旁開林隙出奇峰。
座迎夜月分吾石,樽度朝云對汝松。
俗客不來人籟寂,省心時聽數(shù)聲鐘。
詩詞問答
問:后坡的作者是誰?答:徐僑
問:后坡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徐僑的名句有哪些?答:徐僑名句大全
徐僑后坡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剝啄
亦作“剝琢”。1.象聲詞。敲門或下棋聲。 宋 蘇軾 《次韻趙令鑠惠酒》:“門前聽剝啄,烹魚得尺素?!?清 錢謙益 《觀棋絕句》之六:“疎簾清簟 楚 江秋,剝啄叢殘局未收?!?清 阮升基 《修宜興縣舊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聞剝琢聲,出視無所見?!?/p>
(2).可重迭使用。 唐 韓愈 《剝啄行》:“剝剝啄啄,有客至門?!?/p>
亦作“剝琢”。1.叩擊,敲打。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啄,亦從烏帽自欹斜?!?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見叢樹中,有茅屋數(shù)椽,門懸韋箔,繞以笆籬。方將剝啄,而老人已扶笻出?!?/p>
(2).謂用喙刮啄。 郭沫若 《山中雜記·菩提樹下》:“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食,互相擠擁,互相踐踏,互相剝啄著?!?/p>
幽興
(1).微奧的旨趣。
(2).幽雅的興味。 唐 裴迪 《木蘭柴》詩:“緣谿路轉(zhuǎn)深,幽興何時已?!?宋 葉適 《項君先有幽興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詩:“更欲添幽興,惟消桂幾枝?!?清 王貴一 《李三十六拙隱草堂》詩:“年年花事好,幽興獨(dú)徘徊。”
樹柯
樹枝。 劉白羽 《戰(zhàn)斗的幸福》:“他開始仔細(xì)地順著露出在雪面上的草枝樹柯一件一件尋視著、觀察著?!?/p>
旁開
(1).廣開。 三國 魏 劉劭 《趙都賦》:“九衢交錯,三門旁開。”
(2).向四旁展開。 唐 韓伯庸 《幽蘭賦》:“嫩葉旁開,浮香外襲。”
出奇
不同尋常
熱得出奇
月分
亦作“ 月份 ”。1.猶月限。指規(guī)定的時限?!端问贰け疚濉罚骸拔迓妨x勇……其人數(shù)少處,只作一番,兩番,不須滿所教月分;其年已上番者,止教半月?!?/p>
(2).指懷孕足月、將要分娩的期限。《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趕到該著月分兒了,大家都在那里掐著指頭算著,盼他養(yǎng),白説他可再也不養(yǎng)了。大是過了不差甚么有一個多月呢!”
(3).指某一個月。 清 王有光 《吳下諺聯(lián)·有利無利看三個十二》:“正月十二、二月十二、三月十二,此三日天晴,則年穀順成而有利,天雨反是。顧世多混傳自去年十二月十二,至本年二月之十二為三個,非本旨也。乃粘帶月分之悮。” 蔣子龍 《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九月份,上級發(fā)下來一個文件,工廠可以從利潤里按比例提取獎金?!?/p>
(4).指一個月的時間?!短煊昊ā返诙兀骸吧┥﹨s似坐喜一般,目今有幾個月份了?”
(5).指按月所支的份額?!都t樓夢》第七八回:“我悄悄的把他丫頭的月錢止住,我的月分銀子里批出二兩銀子來給他,不過使他自己知道,越發(fā)小心效好之意?!?/p>
朝云
(1). 巫山 神女名。 戰(zhàn)國 時 楚懷王 游 高唐 ,晝夢幸 巫山 之女。后好事者為立廟,號曰“朝云”。 唐 元稹 《白衣裳》詩:“閒倚幈風(fēng)笑 周昉 ,枉拋心力畫 朝云 ?!眳⒁姟?朝云暮雨 ”。
(2).人名。 北魏 河間王 元琛 之婢。 唐 朱揆 《釵小志·善吹箎》:“ 河間王 侍兒 朝云 ,善吹箎,諸 羌 叛,王令 朝云 假為老嫗吹箎, 羌 皆流涕復(fù)降,語曰:‘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箎?!?/p>
(3).人名。 宋 蘇軾 之妾。本為 錢塘 妓,姓 王 , 蘇軾 官 錢塘 時納為妾。初不識字,后從 軾 學(xué)書,并略通佛理。 軾 貶官 惠州 ,數(shù)妾散去,獨(dú) 朝云 相隨。 清 陳維崧 《浣溪沙·逮下為閻牛叟賦》詞:“每遣 白公 留 阿素 ,卻教 坡老 買 朝云 ?!眳㈤?宋 蘇軾 《朝云墓志銘》、《<悼朝云詩>引》。
(4).早晨之云。 三國 魏 曹植 《贈丁儀》詩:“朝云不歸山,霖雨成川澤?!?/p>
俗客
(1).指不高雅的客人。 唐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竹洞》:“洞門無鎖鑰,俗客不曾來?!?宋 梅堯臣 《舟中夜與家人飲》詩:“且獨(dú)與婦飲,頗勝俗客對。” 清 查慎行 《雨夜過徐淮江》詩之一:“五經(jīng)自課佳兒讀,半刺曾嫌俗客通。”
(2).指塵世間人,與神仙或出家、隱逸之人相對。 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李衛(wèi)公靖》:“ 靖 俗客,非乘云者,奈何能行雨?”《三國演義》第三八回:“ 孔明 吟罷,翻身問童子曰:‘有俗客來否?’童子曰:‘ 劉皇叔 在此,立候多時?!?/p>
不來
(1).不歸。《詩·小雅·采薇》:“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朱熹 集傳:“來,歸也?!?/p>
(2).逸詩《貍首》的別稱。因貍一名不來,故稱。《漢書·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靈王 即位。時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設(shè)射《不來》?!卑础妒酚洝し舛U書》作“設(shè)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廣 曰:“貍,一名不來?!?/p>
人籟
(1).人 * 所發(fā)出的音響?;[,古代管樂器。一說即排簫?!肚f子·齊物論》:“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 成玄英 疏:“籟,簫也,長一尺二寸,十六管,象鳳翅, 舜 作也?!薄肚f子·齊物論》:“ 子游 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 王先謙 集解:“以竹相比而吹之?!?魯迅 《集外集·“音樂”?》:“然而皮是粗定了;不幸而‘拊不留手’的竟不是我的皮,還能聽到什么 莊周 先生所指教的天籟、地籟和人籟?!?/p>
(2).泛指人發(fā)出的聲音。 金 黨懷英 《睡覺門外月色如晝霜風(fēng)過翏然成聲》詩:“始知天籟非人籟,吹萬由來果不同?!?葉圣陶 《倪喚之》五:“早起勞作的人們發(fā)出種種聲響,匯合成躍動的人籟。”
(3).指人力精工制作的作品。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無題之詩,天籟也,有題之詩,人籟也。天籟易工,人籟難工?!?/p>
省心
不費(fèi)心;少操心
孩子進(jìn)了托兒所,我省心多了
時聽
時人的視聽。 漢 蔡邕 《朱公叔謚議》:“懼禮廢日久,將詭時聽?!?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后序》:“雖其言鄙野,足以備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動時聽,夸示后學(xué)。”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凡典雅之詩,皆不合時聽?!?/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