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秦皇墓原文
左崗青虬盤,右坂白1*1虎踞。誰識(shí)此中陵,祖龍藏身處。
別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珠華翔青鳥,玉影耀白兔。
山河一易姓,萬事隨人去。白晝盜開陵,玄冬火焚樹。
哀哉送死厚,乃為棄身具。死者不復(fù)知,回看漢文墓。
詩詞問答
問:經(jīng)秦皇墓的作者是誰?答:鮑溶
問:經(jīng)秦皇墓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唐代
問:鮑溶的名句有哪些?答:鮑溶名句大全
鮑溶經(jīng)秦皇墓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虬盤
亦作“虯盤”。1.虬龍盤曲。亦喻懷才隱居。 唐 獨(dú)孤授 《漢武帝射蛟賦》:“洶洶旭旭,虯盤龍騁?!?唐 元稹 《四皓廟》詩:“捨大以謀細(xì),虬盤而蠖伸?!?/p>
(2).盤曲貌。 唐弢 《友誼的選擇》:“ 廣州 的榕樹往往披掛著可以遮住幾畝乃至幾十畝田地的枝葉:老干虬盤,綠蔭如蓋?!?/p>
虎踞
(1).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 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十:“ 商容 與 殷 民觀 周 師之入……見 太公 ,曰:‘吾新君也?!?容 曰:‘非也。其人虎踞而鷹趾,當(dāng)敵將眾,威怒自倍?!?/p>
(2).喻指地形的雄壯險(xiǎn)要?!短接[》卷一五六引 晉 張勃 《吳錄》:“ 劉備 曾使 諸葛亮 至京,因觀 秣陵 山阜,乃嘆曰:‘ 鐘山 龍?bào)矗?石頭 虎踞,帝王之宅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石頭 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 江 去。”
(3).形容怪石雄偉之狀。 唐 王績 《游北山賦》:“石當(dāng)階而虎踞,泉度牖而龍吟。”
中陵
(1).山陵之中。《詩·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毛 傳:“中陵,陵中也?!?晉 陸云 《南征賦》:“臨川屯於廣陸,武騎被乎中陵?!?/p>
(2).中等高度的丘陵?!豆茏印さ貑T》:“中陵十五施,百五尺而至於泉?!?尹知章 注:“施者,大尺之名也,其長七尺?!?/p>
祖龍
(1).指 秦始皇 ?!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三十六年﹞秋,使者從 關(guān) 東夜過 華陰 平舒道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 滈池君 ?!蜓栽唬骸衲?祖龍 死?!?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祖,始也;龍,人君象。謂 始皇 也。” 唐 胡曾 《詠史詩·東?!罚骸白允?祖龍 先下世,不關(guān)無路到 蓬萊 ?!?明 許時(shí)泉 《武陵春》:“只弄得 上蔡門 兔犬酸心, 望夷宮 馬鹿攢眉,鮑魚車風(fēng)動(dòng) 祖龍 歸,四海內(nèi)干戈鼎沸。” 清 梁佩蘭 《易水行》:“ 荊卿 不得刺 秦王 , 無且 在殿提藥囊,為謀不成實(shí)天意, 祖龍 膽落 荊卿 死。”
(2).借指其他帝王。 唐 溫庭筠 《湖陰詞》:“祖龍黃鬚珊瑚鞭,鐵驄金面青連錢?!卑矗稌x書·明帝紀(jì)》:“帝母 荀氏 , 燕 代 人,帝狀類外氏,鬚黃?!贝酥?晉明帝 。
藏身
躲藏;把身體隱蔽起來,不讓人看見
無處藏身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huì)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dòng)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dòng)的范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
泉路
泉下,地下。指陰間。 唐 張說 《馮府君神道碑》:“朱轓象服,寵及泉路,榮其親兮?!?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六:“今則膏肓已逼,氣息僅存,泉路非遙,圣時(shí)永隔?!?清 周亮工 《哭馮九》詩:“少年無故友,泉路欲誰依。”
青鳥
(1).青色的禽鳥。 漢 張衡 《西京賦》:“翔鶤仰而不逮,況青鳥與黃雀。”《文選·江淹<雜體詩·效阮籍“詠懷”>》:“青鳥海上游,鸒斯蒿下飛?!?劉良 注:“青鳥,海鳥也?!?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益愿狎青鳥,拂衣棲江濆?!?清 顧炎武 《張隱君元明于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征詩紀(jì)之》詩之二:“垣外白榆隨宿列,樹頭青鳥候風(fēng)翻。” 冰心 《山中雜記·鳥獸不可與同群》:“西方人以青鳥為快樂的象征,我看最恰當(dāng)不過。”
(2).神話傳說中為 西王母 取食傳信的神鳥?!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鳥居之?!?郭璞 注:“三青鳥主為 西 王母 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薄端囄念惥邸肪砭乓灰f題 漢 班固 《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 漢武帝 )於 承華殿 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 東方朔 , 朔 曰:‘此 西 王母 欲來也。’有頃, 王母 至,有兩青鳥如烏,俠侍 王母 旁?!焙笏煲浴扒帏B”為信使的代稱。 南朝 陳 伏知道 《為王寬與婦義安主書》:“玉山青鳥,仙使難通?!?唐 李商隱 《無題》詩:“ 蓬山 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lǐng)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之四:“但煩青鳥常通訊,貪住 蓬萊 忘憶家?!?歐陽予倩 《人面桃花》第二場(chǎng):“聽他言來心煩悶,想不回家萬不能,哪有青鳥傳芳信?”
(3).指青鴍。《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 玄丹之山 。有五色之鳥,人面有髮。爰有青鴍、黃鷔、青鳥、黃鳥,其所集者其國亡。” 袁珂 校注:“此經(jīng)之下文‘青鳥、‘黃鳥’亦即上文‘青鴍、黃鷔’矣?!眳⒁姟?青鴍 ”。
(4).即青鳥氏。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于時(shí)青鳥司開,條風(fēng)發(fā)歲。” 宋 李長民 《廣汴賦》:“當(dāng)青鳥之司扉,開條風(fēng)之研暖?!?/p>
(5).借指春季。 唐 陳子昂 《春臺(tái)引》:“嘉青鳥之辰,迎火龍之始?!眳⒁姟?青鳥氏 ”。
(6).即青烏。鳥,系“烏”字之訛。指 青烏子 。傳說中的古代堪輿家。 晉 葛洪 《抱樸子·極言》:“﹝ 黃帝 ﹞相地理則書 青鳥 之説?!?孫星衍 校:“《藝文類聚》《御覽》引‘鳥’作‘烏’?!?孫人和 校補(bǔ):“作‘烏’是也?!?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白馬旒旐,青鳥墓田?!眳⒁姟?青烏 ”。
(7).即青烏。鳥,系“烏”字之訛。指堪輿之術(shù)。 明 張居正 《葬地論》:“且青鳥之書,始于 郭璞 ?!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安老爺 道:世兄,你是曉得我向來不解‘青鳥之術(shù)’。”參見“ 青烏 ”。
(8).羊的別稱。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古人説:羊一名胡髯郎,又名青鳥?!?/p>
玉影
猶玉光。 唐 鮑溶 《經(jīng)秦皇墓》詩:“珠華翔青鳥,玉影耀白兔?!?/p>
白兔
(1).亦作“ 白菟 ”。白色的兔子。古代以為瑞物?!逗鬂h書·光武帝紀(jì)下》:“ 日南 徼外蠻夷獻(xiàn)白雉、白兔?!薄逗鬂h書·桓帝紀(jì)》:“十一月, 西河 言白菟見?!薄端问贰畲螽悅鳌罚骸笆雷?祥 避地 醴陵 ,因家焉。 祥 事親孝,親亡哀毀,泣盡繼以血,廬墓終身,有白芝、白烏、白兔之瑞?!?/p>
(2).月亮的代稱。傳說月中有白兔,故稱。 北周 庾信 《宮調(diào)曲》之三:“金波來白兔,弱木下蒼烏?!?唐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詩之一:“此時(shí)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唐 方干 《歲晚苦寒》詩:“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p>
(3).相傳為 秦始皇 的駿馬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 秦始皇 有名馬七:一曰追風(fēng),二曰白兔……七曰晨鳧?!?唐 鮑溶 《經(jīng)秦皇墓》詩:“珠華翔青鳥,玉影耀白兔?!?/p>
(4).《古詩源·竇玄妻〈古怨歌〉》:“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沉德潛 注:“ 玄 狀貌絶異,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書及歌與 玄 。時(shí)人憐之。”后用為棄婦的典故。
山河
山嶺和河流,指國家的疆土
錦銹山河
易姓
古代帝王把國家視為一姓之家業(yè),故稱改朝換代為“易姓”。《史記·歷書》:“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漢書·谷永傳》:“如使危亡之言輒上聞,則 商 周 不易姓而迭興?!?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上:“ 太祖 承 五代 易姓之后,知人心未固?!?明 李贄 《藏書·武臣傳·李勣》:“蓋至于易姓受命,改 唐 為 周 ,然后知其罪不獨(dú)在 李勣 、 許敬宗 ,而在 褚遂良 、 長孫無忌 等矣?!?/p>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隨人
猶嫁人。 清 珠泉居士 《雪鴻小記》:“詢伊長嫂愛奴,乃知 瓏 雖年少,早已矢脫風(fēng)塵,而志在隨人,又不愿作勢(shì)家姬妾?!?/p>
白晝
在白天;在光天化日之下
白晝見鬼
玄冬
冬天;冬季。《漢書·揚(yáng)雄傳上》:“於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 顏師古 注:“北方色黑,故曰玄冬?!?唐 韓愈 《明水賦》:“或?qū)㈧雸A丘于玄冬,或?qū)⒓婪綕捎谥煜摹!?明 劉基 《送陳庭學(xué)之成都衛(wèi)照磨任》詩:“長夏雪山連 太白 ,玄冬熱海蒸坤維?!?清 孫枝蔚 《與李岸翁潘江如》詩:“玄冬縱苦漫漫夜,轉(zhuǎn)眼須臾斗柄東?!?/p>
送死
(1) 自尋死路
何必白白去送死
(2) 指父母喪葬之事
養(yǎng)生者不足以當(dāng)大事,惟送死可以當(dāng)大事。——《孟子·離婁下》
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史記·貨殖列傳序》
棄身
(1).猶舍身。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長驅(qū)蹈 匈奴 ,左顧凌 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p>
(2).謂不顧自身的名聲?!读簳ば烀銈鳌罚骸胺峭綏壢眨耸菞壣?,身名美惡,豈不大哉!可不慎歟?”
死者
已死的人
死者與生者
漢文
(1). 漢文帝 劉恒 的省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duì)》:“ 漢文 中年,始舉賢良?!?唐 劉長卿 《長沙過賈誼宅》詩:“ 漢文 有道恩猶薄, 湘水 無情弔豈知?”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庶幾 貞觀 之年,刑措成風(fēng),不減 漢文 之世?!?/p>
(2).漢語;漢字。 南朝 梁 僧祐 《梵漢譯經(jīng)音義同異記》:“或善梵義而不了漢音,或明漢文而不曉梵意?!?清 昭槤 《嘯亭雜錄·錢文敏》:“ 錢某 漢文優(yōu)長,尚可寬貸。” 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四十六》:“畫著幾方小圖,大意是罵主張廢漢文的人的?!?/p>
(3). 漢 代的文章。 清 胡廣 等《性理大全書·論文》:“ 韓 文力量,不如 漢 文, 漢 文不如 先秦 、 戰(zhàn)國 。”
(4).劍名?!稏|觀漢記·章帝紀(jì)》:“帝賜尚書劍各一,手署姓名: 韓稜 楚 龍泉, 郅壽 蜀 漢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