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原文
世疑狄文惠,不知婁師德。婁公吾不賢,此意人未識(shí)。
古來嫌忌間,吾道憂比跡。
詩詞問答
問: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的作者是誰?答:楊維楨
問: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元代
問:楊維楨的名句有哪些?答:楊維楨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文惠
文德恩惠。后多用為謚號(hào)?!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外教諸侯,光施文惠,明以義理?!?/p>
不知
是指對(duì)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師德
眾德。《漢書·禮樂志》:“《安世房中歌》:‘浚則師德,下民咸殖。’” 顏師古 注:“師,眾也?!?/p>
婁公
婁敬 的尊稱。亦即 劉敬 , 漢 初 齊 人。因首勸 劉邦 建都 長(zhǎng)安 有功,賜姓 劉 氏。拜為郎中,號(hào) 奉春君 ,后封 建信侯 。是時(shí) 匈奴 兵強(qiáng), 劉敬 提出和親之策,并徙六國(guó)貴族后代及豪強(qiáng)大族十萬余人充實(shí) 關(guān)中 。 宋 劉克莊 《水龍吟》詞:“ 周公 留 召 , 婁公 容 狄 ?!?清 孫枝蔚 《書懷呈家衣月太史》詩:“ 婁公 能忍辱, 韓信 但酬恩。”參閱《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不賢
(1).不賢明;無才能?!墩撜Z·子張》:“賢者,識(shí)其大者。不賢者,識(shí)其小者?!薄俄n非子·王道》:“是故不賢而為賢者師,不智而為智者正?!?漢 劉歆 《移書讓太常博士》:“賢者志其大者,大賢者志其小者?!?/p>
(2).不賢惠;無德行。《豆棚閑話·黨都司死梟生首》:“無如 伯甫 口嘴肥甜,一心信道團(tuán)練是個(gè)好人,反把妻子駡個(gè)不賢不慧,生出事來?!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七十回:“説來也難,娶了一個(gè)好的來也罷了;倘使娶了個(gè)不賢的,那非但自己終身之累,就是小孩子對(duì)付晚娘也不容易?!?/p>
(3).不善,不好?!秴问洗呵铩げ旖瘛罚骸吧虾环ㄏ韧踔??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p>
古來
自古以來
古來如此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jìn)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清· 林覺民《與妻書》
嫌忌
猜忌;疑忌
吾道
我的學(xué)說或主張?!墩撜Z·里仁》:“子曰:‘ 參 乎!吾道一以貫之?!?唐 杜甫 《屏跡》詩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薄端问贰さ缹W(xué)傳二·楊時(shí)》:“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書》:“聞 孫逸仙 亦倡是説,竊幸吾道不孤。”
比跡
亦作“比蹟”。齊步;并駕。謂彼此相當(dāng)?!逗鬂h書·皇后紀(jì)上·和熹鄧皇后》:“齊蹤 虞妃 ,比跡 任姒 。” 唐 劉知幾 《史通·疑古》:“蓋欲比跡 堯 舜 ,襲其高名者乎?” 宋 曾鞏 《相制二》:“朕觀前代君臣之際,圣賢相與之盛,慨然忻慕,愿比跡焉?!?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huì)通引》:“昭代綦隆,鉅儒輩出,諸所撰造,比跡 黃 虞 ?!?嚴(yán)復(fù) 《論滬上創(chuàng)興女學(xué)堂事》:“此后有志之女,若能努力,何患不能比跡于西人?!?/p>
見“ 比跡 ”。


精彩推薦:
- 作者:項(xiàng)安世,朝代:宋代書生無炎涼,市道有贏詘。世方重陶猗,君獨(dú)師賣屈。反生自求良,背已方成黻。樂地名教中,金珠彼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