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郝仲雨游梁百韻原文
讀君百詠魏中梁,始僭諸侯又僭王。孟子兩言無識者,六王亡更七王亡。
詩詞問答
問:跋郝仲雨游梁百韻的作者是誰?答:方回
問:跋郝仲雨游梁百韻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中梁
屋的正梁。 南朝 梁 沉約 《瑯琊王歌辭》:“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梁柱?!?唐 于濆 《田翁嘆》詩:“手植千樹桑,文杏作中梁?!?/p>
諸侯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宋· 蘇洵《六國論》
僭王
謂越分稱王。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昔 侯芭 張衡 之倫,推《太玄》比於圣經(jīng),然世或謂其非圣而作經(jīng),如 吳 楚 之僭王。” 清 王鳴盛 《蛾術編·邵氏史學》:“若天王,則《春秋》所以稱天子, 周 王號加‘天’以別僭王者。 秦 以下兼皇帝號,而改曰王?!?/p>
孟子
(1). 春秋 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 宋國 子 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蹲髠鳌る[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杜預 注:“ 子 , 宋 姓。” 孔穎達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孟、伯俱長也……婦人以字配姓,故稱 孟子 ?!庇种M言同姓通婚,亦稱與國君同姓的夫人為“孟子”。《左傳·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吳 ,故不書姓。” 杜預 注:“諱娶同姓,故謂之 孟子 ,若 宋 女。” 楊伯峻 注:“國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稱‘ 吳姬 ’或‘ 孟姬 ’,顯然違‘同姓不婚’之禮,故改稱‘ 吳孟子 ’?!?/p>
(2). 戰(zhàn)國 時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軻 ,字 子輿 。其言行被編為《孟子》一書。
兩言
三言兩語。謂少量幾句話?!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罚骸皬闹Γ瑑裳远鴽Q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
無識
不懂;無知?!秾O子·九地》:“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張預 注:“使人不可知也?!薄盾髯印しㄐ小罚骸霸谷苏吒F,怨天者無識。” 楊倞 注:“無識者,不知天命也?!薄斗ㄔ分榱帧肪硪灰欢渡硰浤峤浣?jīng)》:“心閉意塞,世世愚癡,不值大道,其心無識。”
沒有標記。識,通“ 誌 ”?!冻o·劉向<九嘆·遠逝>》:“路曼曼其無端兮,周容容而無識?!?洪興祖 補注:“識,音志?!?/p>
六王
(1).指 夏啟 、 商湯 、 周武王 、 周成王 、 周康王 、 周穆王 ?!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胺蛄醵?,皆所以示諸侯禮也?!?杜預 注:“六王, 啟 、 湯 、 武 、 成 、 康 、 穆 也。”
(2).指 周 之 文王 、 武王 、 成王 、 厲王 、 宣王 、 幽王 ?!对姟ば〈笱抛V》“《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西都 豐 鎬 之時詩也” 唐 孔穎達 疏:“以此二雅,正有 文 、 武 、 成 ,變有 厲 、 宣 、 幽 ,六王皆居在 鎬 豐 之地,故曰 豐鎬 之時詩也?!?/p>
(3).指戰(zhàn)國 齊 、 楚 、 燕 、 韓 、 魏 、 趙 六國之王?!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 * ,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唐 杜牧 《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
七王
(1).指七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及至縱橫之世,史職猶存。 秦 并七王,而 戰(zhàn)國 有《策》?!薄稌x書·地理志上》:“陵夷至於 戰(zhàn)國 ,遂有七王。”原注:“ 韓 、 魏 、 趙 、 燕 、 齊 、 秦 、 楚 ?!?/p>
(2).指 漢景帝 時 吳 、 楚 、 趙 、 膠西 、 濟南 、 菑川 、 膠東 等七個叛亂的諸侯王。 明 徐光啟 《聞楚變有感》詩:“我聞 漢景 時,作難自七王?!?/p>
(3). 南宋 追封 高宗 時抗金諸將 韓世忠 為 蘄王 、 劉安世 為 鄜王 、 張俊 為 循王 、 岳飛 為 鄂王 、 楊存中 為 和王 、 吳玠 為 涪王 、 吳璘 為 信王 ,合稱七王。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名臣下·七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