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治鏡閣雜言原文
層樓聳埤堄,四圍俯碧瀾。
漾舟自遠過,真是鏡中看。
治鏡向予名,率已閱世年。
每一繹其義,言治誠亦難。
圖速則不達,無為近晏安。
萬民之衣食,諸吏之賢奸。
九州之豐歉,四海之經(jīng)權(quán)。
是均治所系,豈胥臻無愆。
治人先治己,克己思心官。
大公順應(yīng)物,庶幾如鏡懸。
詩詞問答
問:過治鏡閣雜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治鏡閣雜言寫于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制詩五集卷四十八
參考注釋
層樓
高樓。 漢 繁欽 《建章鳳闕賦》:“象玄圃之層樓,肖華蓋之麗天。” 宋 張先 《卜算子慢》詞:“縱西北層樓萬尺,望重城那見。” 元 薩都剌 《層樓即事》詩:“半空云氣層樓暗,四月 江 南欲雨天?!?賀敬之 《雷鋒之歌》:“我胸中的層樓呵,有八面來風(fēng)!”
埤堄
(1).城上呈凹凸形而有射孔的矮墻。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陳忌問壘》:“發(fā)者,所以當(dāng)埤堄也。” 清 錢謙益 《大學(xué)士孫公行狀》:“計關(guān)城埤堄三千有奇,量埤堄為信地?!?/p>
(2).泛指城墻、圍墻。 唐 李德裕 《懷崧樓記》:“此地舊隱曲軒,傍施埤堄,竹樹陰合,簷檻晝昏。”
四圍
四周;周圍
在房子四圍遍植花草
漾舟
泛舟?!段倪x·謝惠連<西陵遇風(fēng)獻康樂>詩》:“成裝候良辰,漾舟陶嘉月?!?李周翰 注:“漾舟,泛舟也?!?唐 王維 《藍田山石門精舍》詩:“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fēng)?!?宋 王安石 《桃源行》:“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
遠過
超過。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 仲宣 續(xù)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至於所善,古人無以遠過。” 唐 杜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豈但 祁岳 與 鄭虔 ,筆跡遠過 楊契丹 。” 明 黃寶 《<新書>序》:“﹝ 賈誼 ﹞高世之才……雖古之 伊 管 ,未能遠過?!苯裰高h遠超過。
真是
確實;的確
真是松了一口氣
中看
好看,令人悅目
這東西好吃不中看
閱世
經(jīng)歷時世。 唐 劉禹錫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詩之二:“視身如傳舍,閲世甚東流?!?宋 蘇軾 《樓觀》詩:“門前古碣臥斜陽,閲世如流事可傷?!?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硯﹞端凝靜默,有勵俗之守焉;厚重不毀,有閲世之壽焉?!?季羨林 《西諦先生》:“我們當(dāng)時差不多都才二十歲左右,閱世未深,尚無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p>
則不
不但,不止。 元 吳昌齡 《張?zhí)鞄煛返谝徽郏骸?封家姨 也,則不俺思凡。”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二折:“這錢則不那窮的每爭,便這富的每也爭?!?元 高文秀 《黑旋風(fēng)》第三折:“我解放了俺哥哥,則不俺哥哥一個人,我把這滿牢里人都放了?!?/p>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晏安
安樂;安定。《周書·庾信傳》:“居負 洛 而重世,邑臨 河 而晏安?!?前蜀 杜光庭 《白可球明真齋贊老君詞》:“次愿坤維肅穆,川境晏安?!薄睹魇贰ば⒆诩o》:“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三章三:“中原尚未平定,還不是晏安的時候?!?/p>
萬民
眾百姓,人民
外朝以詢?nèi)f民。——清· 劉開《問說》
衣食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種基本生活資料
九州
(1) 中國的別稱
(2) 日本四主島中最南的島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治所
舊指地方各級官吏的任職所在地
無愆
亦作“ 無諐 ”。1.沒有過失。《書·說命下》:“監(jiān)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漢 蔡邕 《太傅胡公碑》:“﹝公﹞彌綸古訓(xùn),貫萬品,研精微,用補前臣之所闕,十年而無愆?!薄逗鬂h書·韋彪傳》:“故大鴻臚 韋彪 ,在位無愆,方欲録用,奄忽而卒?!?/p>
(2).沒有喪失?!段倪x·王粲<贈士孫文始>詩》:“庶茲永日,無諐厥緒?!?呂延濟 注:“諐,失;厥,其;緒,業(yè)也?!?/p>
(3).沒有超過?!端螘ゎ櫽J之傳》:“﹝ 覬之 ﹞乃以其意命弟 愿 著《定命論》,其辭曰:‘……貧豪莫差,修天無爽,有允瑣辭,無愆鄙説,統(tǒng)而言之,孰往非命!’”
治人
(1).統(tǒng)治他人?!睹献印る墓稀罚骸皠谛恼咧稳耍瑒诹φ咧戊度?。” 宋 曾鞏 《思政堂記》:“正己而治人,故謂之政?!?王闿運 《<老子注>序》:“觀其詞意,務(wù)欲勝民、久國、治人、用道?!?/p>
(2).指治理國家的人才。《荀子·君道》:“有治人,無治法……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宋 秦觀 《任臣上》:“ 李石 當(dāng)國,薦弟 福 可任治人,繇監(jiān)察御史為戶部侍郎。”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原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p>
克己
舊時商店自稱價錢公道,不多賺錢
要價特別克己
思心
(1).憂思;思慮。《楚辭·九章·悲回風(fēng)》:“糺思心以為纕兮,編愁苦以為膺?!?南朝 宋 顏延之 《饗神歌》:“思心睿,謀筮從?!?/p>
(2).思念之情。舊題 漢 蘇武 《詩》之二:“ 胡 馬失其羣,思心常依依?!?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明 劉基 《將進酒》詩:“酌言進之,思心洋洋?!?/p>
(3).思戀愛慕之心?!端挠斡洝とA光來千田國顯靈》:“公主捲起神幔,看見 華光 寳像,便有思心?!?/p>
大公
(1).謂以天下為公。 漢 劉向 《說苑·至公》:“古有行大公者,帝 堯 是也……得 舜 而傳之,不私於其子孫也?!?/p>
(2).極其公正。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徽宗 嘗對輔臣語及 元祐 、 紹圣 事,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扶偏救弊?!?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吾道貴大公,片言折邪妄。” 鄒韜奮 茅盾 等《我們對于國事的態(tài)度和主張》:“深望領(lǐng)導(dǎo)抗戰(zhàn)之領(lǐng)袖與政府,以大勇大公之心,毅然決然,當(dāng)機立斷。”
即 太公望 ( 呂尚 )。輔佐 武王 滅 商 有功,封于 齊 。《左傳·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 周 室!’” 劉文淇 疏證:“ 太公 ,謂 呂尚 也…… 梁履繩 曰:‘始封之君,子孫尊為太公。《齊世家》: 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 ?!短锞粗偈兰摇芬喾Q 田和 為太公,是也?!?/p>
應(yīng)物
(1).順應(yīng)事物?!肚f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yīng)物無方?!?鍾泰 發(fā)微:“‘應(yīng)物無方’,言不執(zhí)滯也?!薄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芭c時遷移,應(yīng)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宋 歐陽修 《道無常名說》:“無常以應(yīng)物為功,有常以執(zhí)道為本。”《西游記》第二回:“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后,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yīng)物隨心?!?/p>
(2).猶言待人接物?!稌x書·外戚傳·王濛》:“虛己應(yīng)物,恕而后行。”《隋書·循吏傳·劉曠》:“ 劉曠 ,不知何許人也。性謹厚,每以誠恕應(yīng)物。” 明 孫柚 《琴心記·挑動春心》:“你看他清標(biāo)應(yīng)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氣逼人,似野鶴之出羣。”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雖庸愚不肖,茍筮之而見所以處事應(yīng)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p>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