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一百則原文
與君放出關(guān)中主,放箭之徒莫莽鹵。取箇眼兮耳必聾,舍箇耳兮目雙瞽。
可憐一鏃破三關(guān),的的分明箭后路。
君不見玄沙有言兮,大丈夫先天為心祖。
詩詞問答
問:頌一百則的作者是誰?答:釋重顯
問:頌一百則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重顯的名句有哪些?答:釋重顯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出關(guān)
(1).出關(guān)口;到塞外。《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姓名以出 關(guān) 。”《漢書·終軍傳》:“ 軍 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jié)東出 關(guān) 。” 蔡寅 《大錯》詩:“入海 魯連 羞兩帝,出 關(guān) 李耳 自千秋。”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父親的還鄉(xiāng),還是我哥哥出關(guān)萬里尋親接回的。”
(2).謂和尚或佛教信徒坐餓關(guān)結(jié)束。 茅盾 《子夜》十八:“ 四小姐 很想別轉(zhuǎn)了臉走過,可是 張素素 拉住了她。‘啊喲!坐關(guān)和尚出關(guān)了么?這是值得大筆特書的!’”
中主
(1).中等才德的君主?!秴问洗呵铩?yīng)同》:“中主猶且為之,況於賢主乎?”《后漢書·爰延傳》:“帝游 上林苑 ,從容問 延 曰:‘朕何如主也?’對曰:‘陛下為 漢 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對曰:‘尚書令 陳蕃 任事則化,中常侍黃門豫政則亂,是以知陛下可與為善,可與為非?!薄肚迨犯濉ざY志三》:“子孫但能守成,即為中主?!?梁啟超 《立憲法議》:“專制之國,遇令辟則治,遇中主則衰,遇暴君則亂?!?/p>
(2).中心,主宰。 漢 嚴(yán)遵 《道德指歸論·說目》:“冥冥混沌,道為中主?!?/p>
(3). 南唐 立國,凡歷三世, 宋 馬令 《南唐書》仿《三國志·蜀志》之例,稱之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 李璟 ,又稱“中主”。如 宋 黃昇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所選 李澋 之詞,即標(biāo)為“ 李中主 ”。
放箭
用弓射箭時握住及放松箭的方式;射箭
莽鹵
(1).粗疏;馬虎。 唐 寒山 《詩》之一六一:“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莽鹵。” 宋 王禹偁 《觀鄰家園中種黍示嘉祐》詩:“播種甚莽鹵,苗稼安能起?!?宋 葉適 《太府少卿福建運判直寶謨閣李公墓志銘》:“上玩下怠,施置莽鹵,恐禍不可測?!?/p>
(2).模糊不明。 宋 葉適 《寄題鍾秀才詠歸堂》:“課兒讀《易》夜參五,香燼銷沉燈莽鹵?!?/p>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shù)量少或質(zhì)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chǎn)
三關(guān)
(1).古代三個重要關(guān)隘的合稱。著名者有:(1) 上黨關(guān) 、 壺口關(guān) 、 石陘關(guān) 。約在今之 山西 東南部?!逗鬂h書·馮衍傳上》:“夫 上黨 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guān),西為國蔽,奈何舉之以資彊敵?” 李賢 注:“三關(guān),謂 上黨關(guān) 、 壺口關(guān) 、 石陘關(guān) ?!?2) 陽平關(guān) (今 陜西 沔縣 西)、 江關(guān) (今 四川 奉節(jié) 東)、 白水關(guān) (今 四川 舊 昭化 西北)?!段倪x·干寶〈晉紀(jì)總論〉》:“三關(guān)電掃, 劉禪 入臣?!?李善 注:“蜀有 陽平 、 江關(guān) 、 白水關(guān) ?!?3) 平靖關(guān) 、 武勝關(guān) 、 黃峴關(guān) 。在今 河南 信陽 南。《南齊書·州郡志下》:“ 泰始 中,立州於 義陽郡 。有三關(guān)之隘。”(4) 溢津關(guān) 、 瓦橋關(guān) 、 淤口關(guān) 。在今 河北 雄縣 、 霸縣 一帶?!缎挛宕贰ぶ苁雷诩o(jì)》“﹝六年夏四月﹞辛丑,取 益津關(guān) ,以為 霸州 。癸卯,取 瓦橋關(guān) ,以為 雄州 ” 宋 徐無黨 注:“ 世宗 下三關(guān), 瓦橋 、 益津 以建州及見, 淤口關(guān) 止置寨,故舊史、實録皆闕不書?!?5) 明 代以 雁門 、 寧武 、 偏頭 為外三關(guān),在今 山西 太原 之北;以 居庸 、 紫荊 、 倒馬 為內(nèi)三關(guān),在今 河北 曲陽 之北。《明史·翟鵬傳》:“增游兵三支,分駐 雁門 、 寧武 、 偏頭 ……又於 宣 、 大 三關(guān)間,各設(shè)勁兵。”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三關(guān)者, 雁武 、 寧武 、 偏頭 也。在 太原 之北, 大同 之南。” 清 馮桂芬 《費樹臣飲馬長城圖小影序》:“ 曲陽 在 居庸 、 紫荊 、 倒馬 內(nèi)三關(guān)之南,距 倒馬 百二十里?!?/p>
(2).指人體的三個重要部分,說法不一。(1)指耳、目、口?!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夫目妄視則淫,耳妄聽則惑,口妄言則亂。夫三關(guān)者,不可不慎守也?!?2)指口、手、足?!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三關(guān)》:“三關(guān)之中精氣深,九微之內(nèi)幽且陰?!?梁丘子 注:“據(jù)下文,口、手、足為三關(guān)。又 元陽子 以明堂、洞房、丹田為三關(guān)?!?/p>
(3).特指下丹田?!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脾長》:“閉塞三關(guān)握固停?!?梁丘子 注:“臍下三寸為元關(guān),亦曰三關(guān),言固精護(hù)氣不妄施泄?!?前蜀 杜光庭 《王宗玠宅弘農(nóng)郡夫人降圣日修大醮詞》:“正身心於九室,撿神氣於三關(guān)?!薄段饔斡洝返谒囊换兀骸绊汈чg,氣透三關(guān),轉(zhuǎn)明堂,衝開孔竅,叫了一聲:‘師父?。 ?/p>
(4).中醫(yī)學(xué)名詞。小兒指紋診斷法的三個部位,又稱三指關(guān)。即風(fēng)關(guān)、氣關(guān)、命關(guān)?!夺t(y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四診總括》:“四診總括:惟憑面色識因病,再向三關(guān)診熱寒?!弊ⅲ骸叭P(guān)者,手虎口處風(fēng)、氣、命三關(guān)也?!?/p>
的的
(1) 明白,昭著
(2) 副詞。的確;實在
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dān)憂,的的非吾所忍。——清· 林覺民《與妻書》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dāng)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后路
(1) 軍隊背后的運輸線或退路
抄敵人后路
(2) 比喻回旋的余地
留條后路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墩撜Z·憲問》:“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薄睹献印るx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楊伯峻 注:“有言,意為有善言?!?/p>
(2).泛指有話。如:有言在先。
大丈夫
有志氣、有節(jié)操、有作為的男子
先天
自出生即存在的或自出生開始的
先天畸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