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侍中宋宣獻(xiàn)公挽詞五首原文
去歲洛城東,公歸秉樞務(wù)。今日國門西,輤車行哭度。
同此晚春節(jié),依舊西山路。
千古訣幽明,一年才旦暮。
遠(yuǎn)恨寄山川,余哀慘云霧。
平昔送公詩,何言歌薤露。
詩詞問答
問:司徒侍中宋宣獻(xiàn)公挽詞五首的作者是誰?答:蔡襄
問:司徒侍中宋宣獻(xiàn)公挽詞五首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蔡襄的名句有哪些?答:蔡襄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去歲
去年
樞務(wù)
樞府的政務(wù)。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五》:“樞務(wù)之重,軍國之殷,纘而承之,不可蹔闕?!?唐 白居易 《寄隱者》詩:“云是右丞相,當(dāng)國握樞務(wù)。”
今日
(1).本日;今天?!睹献印す珜O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薄端疂G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p>
(2).目前;現(xiàn)在?!斗Y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請(qǐng)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臺(tái)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臺(tái) 南 臺(tái)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hù)》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shí)的婦女。”
國門
(1)
(2) 舊指國都的城門,也指守護(hù)城門的小神,也指邊境;今指邊防哨所和海關(guān)
拒敵于國門之外
(3) 比喻國家政策、規(guī)定
打開國門,大膽吸收一切有用的東西
輤車
柩車。 宋 歐陽修 《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詩:“明朝已高塵,輤車引旌纛。” 宋 曾鞏 《胡太傅挽詞》之二:“輤車俄就路,瑞節(jié)始還鄉(xiāng)?!?/p>
行哭
放聲哭;且行且哭。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齊 隕 晏平 ,行哭致禮?!薄赌鲜贰埲趥鳌罚骸拔嵘街L(fēng)調(diào),何至使婦人行哭失聲?!?唐 馬戴 《河梁別》詩:“河梁送別者,行哭半非親。” 清 孫枝蔚 《挽范眉生客死燕中》詩:“輓歌但使皆名士,行哭何須是婦人?!?/p>
春節(jié)
(1) 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是我國的傳統(tǒng)盛大節(jié)日
(2) 春季
依舊
依然像從前一樣
書房的陳設(shè)依舊未變
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彎彎
千古
(1) 指久遠(yuǎn)的年代
千古風(fēng)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yuǎn)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聯(lián)、花圈等的上款
幽明
(1).指有形和無形的事物?!兑住だM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韓康伯 注:“幽明者,有形無形之象?!?宋 蘇軾 《與錢濟(jì)明》之三:“神藥希代之寶,理貫幽明,未敢輕議?!?/p>
(2).指晝夜;陰陽?!抖Y記·祭義》:“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鄭玄 注:“幽明者,謂日照晝,月照夜?!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順天地之紀(jì),幽明之占,死生之説,存亡之難?!?張守節(jié) 正義:“幽,陰;明,陽也?!?魯迅 《<兩地書>序言》:“﹝我們﹞所講的又不外乎學(xué)校風(fēng)潮,本身情況,飯菜好壞,天氣陰晴,而最壞的是我們當(dāng)日居漫天幕中,幽明莫辨?!?/p>
(3).指生與死;陰間與人間。 唐 元稹 《江陵三夢(mèng)》詩:“平生每相夢(mèng),不省兩相知,況乃幽陰隔,夢(mèng)魂徒爾為?!薄短綇V記》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冥音錄》:“幽明路異,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萬代一時(shí),非偶然也?!?/p>
(4).人與鬼神。 唐 李白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皇 唐 葉有六圣,再造八極,鏡照萬方,幽明咸熙?!?宋 王安石 《全椒張公有詩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悵然有感》:“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絶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神女》:“家君感大德,無以相報(bào),欲以妹子附為婚姻,恐以幽明見嫌也?!?/p>
(5).指善惡;賢愚?!稌に吹洹罚骸叭d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孔 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歲,則能否、幽明有別,黜退其幽者,升進(jìn)其明者。” 宋 曾鞏 《蔡燡河南運(yùn)判制》:“夫均通貨食,使物有羨贏;審覈幽明,使人知?jiǎng)裎??!?/p>
旦暮
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暫的時(shí)間
吾攻趙,旦暮且下。——《史記·魏公子列傳》
遠(yuǎn)恨
指遠(yuǎn)離家鄉(xiāng)所產(chǎn)生的惆悵怨恨之情。 唐 孟郊 《江邑春霖奉贈(zèng)陳侍御》詩:“天涯多遠(yuǎn)恨,雪涕盈芳辰。” 唐 唐彥謙 《柳》詩:“游客寂寥緘遠(yuǎn)恨,暮鶯啼叫惜芳時(shí)?!?/p>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哀慘
(1).指居父母之喪。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識(shí)量》:“比來朝官不依禮法,身有哀慘,陪廁朝賀,手舞足蹈,公違憲章,名教既虧,實(shí)玷皇化?!?/p>
(2).悲痛凄慘?!豆沤裥≌f·蔣興哥重會(huì)珍珠衫》:“﹝他兩箇﹞放聲大哭,就是哭爹哭娘,從沒見這般哀慘。” 蕭紅 《夜風(fēng)》四:“﹝ 長青 ﹞用哀慘的聲音呼著他的媽媽?!?/p>
云霧
云和霧,多比喻遮蔽或障礙的東西
平昔
以往,過去;
秋先平昔最恨的是攀枝折朵。—— 明· 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
我平昔很少讀小說,忽然來了興趣
薤露
(1).樂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對(duì)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晉 崔豹 《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喪歌也。出 田橫 門人, 橫 * ,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乎蒿里……至 孝武 時(shí),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 宋 葉適 《張?zhí)崤e挽詞》詩:“長年慣唱漁家曲,難聽茲晨《薤露》聲?!?明 吾丘瑞 《運(yùn)甓記·翦逆聞喪》:“歌《薤露》把泉臺(tái)卜葬?!?柳亞子 《題云間張瑞芝女士傳》詩:“ 九峰 三泖 魂歸未?怕聽人間《薤露》歌?!?/p>
(2).薤葉上的露水。 唐 裴铏 《傳奇·封陟》:“逝波難駐,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明 唐順之 《銅雀臺(tái)》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fēng)?!?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dá)之魂》:“酸風(fēng)夜鳴,薤露競落,其竊告人生之脆者歟?!?/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