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日侍皇太后宴原文
皓氣澄秋日日加,山莊重九更堪誇。
登高全攬川原美,獻(xiàn)壽欣當(dāng)風(fēng)物嘉。
綺嶺低昂綴紅葉,芳階錯落綻黃花。
宮中行樂真行樂,玉塞彤庭總一家。
詩詞問答
問:重陽日侍皇太后宴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重陽日侍皇太后宴寫于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重陽日侍皇太后宴是什么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出處:御制詩三集卷二十六
參考注釋
秋日
(1).秋天。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三:“秋日多悲懷,感慨以長嘆。” 晉 潘岳 《秋興賦》:“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唐 王維 《出塞作》詩:“暮云空磧時驅(qū)馬,秋日平原好射鵰?!?/p>
(2).秋天的太陽。 南朝 宋 鮑照 《園葵賦》:“春風(fēng)夕來,秋日晨映,獨酌南軒,擁琴孤聽。” 南朝 梁 江淹 《望荊山》詩:“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 唐 杜甫 《雨》詩之一:“秋日新霑影,寒江舊落聲?!?/p>
(3).秋季的白晝。 唐 韓愈 《秋懷》詩之六:“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p>
日加
猶日益。 魯迅 《彷徨·孤獨者》:“不知怎地雖然因此記起,但他的面貌卻總是逐漸模胡;然而又似乎和 * 加密切起來,往往無端感到一種連自己也莫明其妙的不安和極輕微的震顫?!?/p>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重九
即重陽,陰歷九月九日
登高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jié)登山的風(fēng)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川原
(1).江河之源?!秶Z·周語下》:“且絶民用以實王府,猶塞川原而為潢污也,其竭也無日矣。”
(2).指江河。《漢書·溝洫志贊》:“中國川原以百數(shù),莫著於 四瀆 ,而 河 為宗?!?/p>
(3).河流與原野。 唐 陳子昂 《晚次樂鄉(xiāng)縣》詩:“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唐 杜甫 《垂老別》詩:“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4).指原野。 宋 王安石 《出郊》詩:“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樹冥冥不見花?!?陳毅 《過黃泛區(qū)書所見》詩:“三過黃泛區(qū),走蹌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滿目凄涼?!?/p>
獻(xiàn)壽
獻(xiàn)禮祝壽。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乃命執(zhí)事,獻(xiàn)壽羞璧?!?唐 杜甫 《元日示宗武》詩:“賦詩猶落筆,獻(xiàn)壽更稱觴。” 清 孫枝蔚 《菩薩蠻·憶故鄉(xiāng)棗》詞:“歸鄉(xiāng)空有意,獻(xiàn)壽非吾事?!?/p>
當(dāng)風(fēng)
(1).正對著風(fēng)。 晉 葛洪 《抱樸子·道意》:“當(dāng)風(fēng)臥濕,而謝罪於靈祇;飲食失節(jié),而委禍於鬼魅。” 唐 陸龜蒙 《春思》詩之二:“ 江 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緑旆當(dāng)風(fēng)懸。” 田漢 《洪水》第一幕:“天氣一天天涼了,這兒又當(dāng)風(fēng),你們怎么受得了呢?!?/p>
(2).擋得住風(fēng)。喻敢于迎戰(zhàn)。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打脊賊徒每怎敢反國家!怕更有當(dāng)風(fēng)的快出馬?!?凌景埏 校注:“當(dāng)風(fēng)的,擋得住風(fēng)的,敢於出頭交鋒的。”
低昂
起伏;時高時低
這條道路低昂不平,極不適于開車
良時無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雜詩》
紅葉
(1).秋天,楓、槭、黃櫨等樹的葉子都變成紅色,統(tǒng)稱紅葉。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bǔ)闕》詩:“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萬株紅葉滿?!?唐 杜牧 《朱坡》詩:“倚川紅葉嶺,連寺緑楊堤?!?元 馬致遠(yuǎn) 《夜行船·秋思》套曲:“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陳毅 《題西山紅葉》詩:“ 西山 紅葉好,霜重色愈濃?!?/p>
(2). 唐 代有“紅葉題詩”的佳話,后因以“紅葉”為傳情的媒介。 宋 晏幾道 《虞美人》詞:“一聲長笛倚樓時,應(yīng)恨不題紅葉寄相思。” 明 沉受先 《三元記·慶緣》:“一段姻緣天上來,何須紅葉良媒?!?清 龔自珍 《小重山令》詞:“碧玉寒門產(chǎn) 麗華 。誤隨紅葉去,到天涯?!?/p>
(3).借指媒人。 沉從文 《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著說:‘少爺歡喜,要總爺做紅葉,可以去說親?!眳⒁姟?紅葉題詩 ”。
錯落
交錯地排列
蒼松翠柏錯落其間
黃花
(1) 幾種開黃色花或黃花占優(yōu)勢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種
(2) 黃花菜的花,金針菜的通稱
(3) 菊花
(4) 沒有經(jīng)過性行為的女性
黃花閨女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tài)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真行
(1).指行書而兼真書筆意的一種書體。 唐 張懷瓘 《書斷》卷四:“ 太宗 為真草書屏風(fēng)以示羣臣,筆力遒利,為一時之絶;購求得人間真行凡三百九十紙,裝為七十卷。” 明 陸深 《書輯》:“ 劉德昇 小變楷法,謂之行書,兼真謂之真行,帶草謂之行草?!?/p>
(2).真書與行書。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沉簡庵詞翰品行》:“ 沉簡庵 先生草圣擅一時,真行皆佳。”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書學(xué)·隸書》:“ 五代 、 宋 、 元 而下,全以真行為宗,隸書之學(xué),亦漸泯沒?!?/p>
玉塞
玉門關(guān) 的別稱?!稌x書·禿發(fā)傉檀載記論》:“控弦 玉塞 ,躍馬 金山 ?!?南朝 宋 謝莊 《舞馬賦》:“辭水空而 南傃 ,去 輪臺 而東洎,乘 玉塞 而歸寳,奄芝庭而獻(xiàn)祕。” 宋 陸游 《芳華樓夜宴》詩:“少日壯心輕 玉塞 ,暮年幽夢墮 滄洲 ?!眳⒁姟?玉門關(guān) ”。
彤庭
亦作“ 彤廷 ”。1. 漢 代宮廷。因以朱漆涂飾,故稱。 漢 班固 《西都賦》:“於是玄墀釦砌,玉階彤庭?!?/p>
(2).泛指皇宮。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宋 蘇軾 《次韻答滿思復(fù)》:“自甘茅屋老三間,豈意彤廷綴兩班?!?清 趙翼 《木蘭較獵》詩:“行闕嵯峨倚翠屏,名王俱入宴彤廷?!?/p>
總一
統(tǒng)一?!妒酚洝ざY書》:“人道經(jīng)緯萬端,規(guī)矩?zé)o所不貫,誘進(jìn)以仁義,束縛以刑罰,故德厚者位尊,祿重者寵榮,所以總一海內(nèi)而整齊萬民也?!?漢 桓寬 《鹽鐵論·復(fù)古》:“今意總一鹽鐵,非獨為利入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若《雅》《鄭》而共篇,則總一之勢離,是 楚 人鬻矛譽(yù)楯,兩難得而俱售也?!薄端鍟け钡覀鳌な翼f》:“其南者為 契丹 ,在北者號 室韋 ,分為五部,不相總一。”《明史·華允誠傳》:“人主所以總一天下者,法令也?!?/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