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官池州原文
春空吹雨作余寒,去去扁舟不可扳。伊昔曾游三大水,到今獨記九華山。
想君脈脈征途遠(yuǎn),屬我悠悠夢境閒。
回首江山固無恙,懷人倚待好詩還。
詩詞問答
問:送人之官池州的作者是誰?答:樓鑰
問:送人之官池州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樓鑰的名句有哪些?答:樓鑰名句大全
樓鑰送人之官池州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余寒
大寒之后尚未回暖時的寒氣;殘馀的寒氣。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之一:“澗道餘寒歷氷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宋 陸游 《小舟游西涇度西岡而歸》詩:“小雨重三后,餘寒百五前?!?沙汀 《淘金記》十四:“等到早上的余寒退了,寡婦全家人便都從內(nèi)室里走出來,散坐在太陽下面。”
去去
越去越遠(yuǎn)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宋· 柳永《雨霖鈴》詞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xué)不可以已。——《荀子·勸學(xué)》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鑒》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伊昔
從前?!段倪x·陸機(jī)<答賈長淵>詩》:“伊昔有皇,肇濟(jì)黎蒸?!?李善 注:“《爾雅》曰:‘伊,惟也。’ 郭璞 曰:‘發(fā)語辭也?!?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王侍中》:“伊昔值世亂,秣馬辭帝京?!?唐 劉希夷 《相和歌辭·白頭吟》:“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p>
三大
(1).指道、天、地。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jìn)梁元帝表》:“擬茲三大,賓是四門。歷試諸難,咸熙庶績?!?吳兆宜 注引《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p>
(2).指君、父、夫。 清 龔自珍 《春秋決事比答問第五》:“《春秋》張三大,治三細(xì)……三大:君、父、夫;三細(xì):臣、子、婦?!?/p>
九華山
中國著名佛教勝地。在安徽省青陽縣西南,九座山峰形似蓮花,故名。有東巖、天臺正頂、肉身寶殿、祗園寺、回香閣等名勝。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脈脈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dá)情意。也用以形容水沒有聲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樣子
溫情脈脈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朱自清《荷塘月色》
征途
(1) 遠(yuǎn)行的途程
艱險的征途
(2) 比喻出征之路途
革命征途
悠悠
(1) 長久,遙遠(yuǎn)
悠悠長夜
(2) 遙遠(yuǎn)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閑自在
白云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夢境
夢中的情形
回首
(1) 把頭轉(zhuǎn)向后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江山
江河和山嶺,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quán)
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險固。——《資治通鑒》
江山如畫。——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無恙
(1) 無災(zāi)禍
歲亦無恙耶?——《國策·齊策》
安然無恙
(2) 平安;沒有疾病
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國語·齊策》
無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無恙也。——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別來無恙?
懷人
(1).思念遠(yuǎn)行的人?!对姟ぶ苣稀ぞ矶罚骸班滴覒讶?,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慕士情未忘,懷人首徒搔?!?/p>
(2).指思念家鄉(xiāng)的人。 明 楊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賦得蜀江》:“別后懷人更懷土,煩君時一到滄洲?!?/p>
(3).所懷念的人。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
倚待
立等。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文學(xué)上》:“ 荊州 信云:‘倚待 謝朓 ,執(zhí)筆便成,文無加點。’倚待如立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