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泉悅性山房戲題原文
過亭不數(shù)武,則已洗心竟。
古檜曲倚石,為門護幽徑。
入門即山房,石壁聳屏映。
壁下噴泉出,味甘色愈凈。
竹爐妥帖陳,中人備已定。
那容拾松枝,何藉候火性。
當差彼實熟,清供我難稱。
持以告陸羽,卻走必弗應。
詩詞問答
問:試泉悅性山房戲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試泉悅性山房戲題寫于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制詩四集卷六十
參考注釋
不數(shù)
數(shù)不清;無數(shù)。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近古以來,亡代有三,穢國不數(shù)。” 汪繼培 箋:“穢,當作滅?!?彭鐸 校正:“不數(shù),即無數(shù)?!?宋 曾鞏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時,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率常不過三數(shù)人,其世之不數(shù),其人之難得如此?!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诎税嘶兀骸?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里,鐵棍皮鞭,諸刑咸備……打了個不數(shù)?!?/p>
不亞于。 明 汪道昆 《高唐夢》:“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shù) 莊生 陳説。”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畫船紀艷》:“噫嘻! 錢塘江 上畫船風景,誠不數(shù) 珠海 燈痕、 秦淮 月色也。”
洗心
(1).洗滌心胸。比喻除去惡念或雜念。《易·繫辭上》:“圣人以此洗心?!薄端囄念惥邸肪砣?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退洗心而內(nèi)訟,固亦未知其所從?!?唐 徐浩 《寶林寺作》詩:“洗心聽經(jīng)論,禮足蠲兇災?!?明 李東陽 《洗句亭》詩:“洗句復洗句,洗句先洗心?!?梁啟超 《澳亞歸舟雜興》詩之二:“盪胸海風和霞吸,洗心天樂帶濤聽?!?/p>
(2).比喻改過自新。《后漢書·隗囂傳》:“今臣之事,在於本朝,賜死則死,加刑則刑。如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薄杜f唐書·僖宗紀》:“如 王仙芝 及諸賊頭領能洗心悔過,散卒休兵,所在州府投降,便令具名聞奏,朝廷當議奬升。”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夜里又做一篇,原想嬉皮笑臉,而仍劍拔弩張,倘不洗心,殊難革面,真是嗚呼噫嘻,如何是好?!?/p>
幽徑
亦作“ 幽逕 ”。僻靜的小路。 唐 王績 《贈李徵君大壽》詩:“ 灞陵 幽徑近, 磻谿 隱路長?!?宋 楊萬里 《春晴懷故園海棠》詩:“一番過雨來幽逕,無數(shù)新禽有喜聲?!?陳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詩:“林深樹廣,幽徑縱橫?!?/p>
入門
(1) 初級讀物;任何知識或業(yè)務的初始門路
技術入門
(2) 初步學會
入門師傅
山房
(1).山中的房舍。《新唐書·李德裕傳》:“又按屬州非經(jīng)祠者,毀千餘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舍,寇無所廋蔽?!?宋 劉克莊 《木蘭花慢·又送鄭伯昌》詞:“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
(2).山中的寺宇。 唐 溫庭筠 《宿白蓋峰寺》詩:“山房霜氣晴,一宿遂平生?!?宋 蘇軾 《宿臨安凈土寺》詩:“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p>
(3).山中的書室。《宋史·李常傳》:“少讀書 廬山 白石僧舍 。既擢第,留所抄書九千卷,名舍曰 李氏山房 ?!?清 陳衍 《元詩紀事·李孟》:“君辭歸,筑山房,摘 李公 詩語為扁名?!?/p>
石壁
有相當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懸垂的懸崖或峭壁
噴泉
由地下噴射出地面的泉水;特指人工噴水設備
竹爐
亦作“ 竹罏 ”。一種外殼為竹編、內(nèi)安小缽、用以盛炭火取暖的用具。 唐 杜甫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詩之一:“易簡高人意,匡牀竹火爐。” 宋 韓駒 《夜與疏山清公對語因設果供戲成長句》:“竹罏篝火曲木牀,烏柏為燭楓脂香?!?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熏坑》:“時當冬月,坑火初燃……所費無多。 江 南柴灶, 閩 楚 竹爐,所需不啻什百也。” 傅尃 《重游惠山》詩:“竹爐未改前番火,松石強如我輩頑?!?/p>
妥帖
亦作“ 妥怗 ”。亦作“ 妥貼 ”。1.穩(wěn)當;合適。 晉 陸機 《文賦》:“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薄赌淆R書·文學傳·陸厥》:“岨峿妥怗之談,操末續(xù)顛之説?!?宋 梅堯臣 《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文字皆妥貼,業(yè)術無傾敧?!薄毒劳ㄑ浴に涡」賵F圓破氈笠》:“小人們商議,不如教他寫一紙靠身文書,方才妥帖?!?朱自清 《背影》:“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p>
(2).安定。 唐 杜甫 《故司徒李公光弼》詩:“擁兵鎮(zhèn) 河 汴 ,千里初妥貼?!薄顿Y治通鑒·唐德宗貞元元年》:“ 泌 曰:‘易帥之際,軍中煩言,乃其常理, 泌 到,自妥貼矣。’” 清 陳維崧 《 * ·上巳陰雨慨然成詠》詞:“賓朋妥貼,心情安頓?!?/p>
(3).平靜,寧靜。 唐 陸龜蒙 《奉和太湖詩·初入太湖》:“斯須風妥怗,若受命平秩。” 宋 史達祖 《醉落魄》詞:“江痕妥貼,日光熨動黃金葉?!?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門前山妥帖,窗外竹橫斜?!?/p>
(4).齊備,停當。《英烈傳》第四七回:“正在安置妥貼,只聽一聲炮響喨,即便同時發(fā)作起來?!薄独蠚堄斡洝返谑呕兀骸耙灰话才磐滋?。” 魯迅 《而已集·再談香港》:“十箱書收拾妥帖,至少要五點鐘?!?/p>
中人
(1) 在兩方之間調解、做見證或介紹買賣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監(jiān)織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漢· 賈誼《過秦論》
已定
(1).既定。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已定,不必問 君平 ?!?/p>
(2).一定。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那娘子已定出來也,我只在這里等待問他咱?!薄?* 詞話》第二回:“已定是記掛著間壁那個人?!?/p>
火性
(1) 容易發(fā)怒的暴躁脾氣
(2) 火的性能
當差
(1) 舊指做受人差遣的小官吏或當仆人
(2) 舊指男仆
清供
(1).清雅的供品。舊俗凡節(jié)日、祭祀等用清香、鮮花、清蔬等作為供品。 清 黃景仁 《元日大雪》詩:“不令俗物擾清供,只除哦詩一事無?!?/p>
(2).猶清玩。 明 袁宏道 《瓶史·器具》:“大抵齋瓶宜矮而小,銅器如花觚、銅觶、尊罍、方漢壺、素溫壺、匾壺、窰器如紙槌、鵝頸、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須形製短小者,方入清供?!?清 李漁 《閑情偶寄·器玩·制度》:“然此外更有一物,勢在必需,人或知之而多不設,當為補入清供……此物不須特製,竟用蓬頭小筆一枝,但精其管,使與濡墨者有別,與鍬箸二物同插一瓶,以便次第取用,名曰‘香帚’?!?/p>
卻走
亦作“卻走”。退避;退走?!俄n非子·初見秦》:“ * 在前,斧鑕在后,而卻走不能死也?!?漢 王充 《論衡·紀妖》:“ 田單 卻走,再拜事之,竟以神下之言聞于 燕 軍?!?唐 杜甫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迴鞭卻走見天子,朝飲 漢水 暮 靈州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漸流播,經(jīng)論日多,雜説亦日出,雖或悟無常而歸依,然亦或怖無常而卻走?!?/p>

